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斑节对虾养殖由于受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虾病的影响,养殖难度逐年增大,养殖面积呈萎缩趋势。本文以高位水泥池为试验池塘,通过对斑节对虾的高位池养殖试验,为高位池斑节对虾的养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6.
白斑病,是斑节对虾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尤其是1992年,在广东省夏季放养的斑节对虾中,此病大面积发生,给养虾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汕尾市放养的近700公顷斑节对虾,发病后病情迅速蔓延,发病率很快高达80%,而且病虾死亡率很高,不少虾池死亡率高达100%。白斑病已成为当前困扰斑节对虾养殖的一大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斑节王又名南非斑节对虾,其亲虾为来源于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斑节王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相对于国内原先养殖的斑节对虾而言,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但对水温、盐度、pH值等要求基本相同。斑节王被引入中国养殖已经有好几年,但因产量低、成活率不高、不耐低温、不能多茬连养等劣势,养殖表现一直不温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以来,广东省自东至西,如潮阳、惠东和湛江等市县,养殖对虾相继发生大面积虾病暴发,尤以斑节对虾发病最为严重,使广东刚步入稳定发展的虾业又受到新的挫折。斑节对虾的病害有多种,其中发病最普遍而又危害最大应属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其来势之猛,是人们预料不及,加之病毒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而及时了解其危害性、诊断和预防这一病害漫延就成为当前虾业十分迫切的课题。现以潮阳县的养殖斑节对虾为材料进行该病毒研究的结果阐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虾【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爆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  相似文献   

11.
一、虾池内出现五须虾和敌害鱼的问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出现大量五须虾和敌害鱼类,其原因主要是:清塘除害不彻底,或进水闸网的网目太大,闸网烂破等,使虾和鱼的卵、幼体或成体随水进入池内,由于五须虾繁殖很快,它不但会伤害刚蜕皮(壳)的斑节对虾,而且还会与斑节对虾争食、争氧,影响斑节对虾的正常生长;敌害鱼不但干扰虾的栖息与活动,而且还大量吞食斑节对虾,危害更大。如1989年在海康县海田乡堵海虾场的56只虾池中,有42只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养殖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节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盐度广、耐高温等特点,是海水虾类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广东省湛江市地处亚热带,宜于养殖斑节对虾。近几年,特别是1990年养殖斑节对虾的地区,普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探讨提高斑节对虾养殖技术,本文着重就当前斑节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生产、技术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天津市虾类养殖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但该虾已经出现种质退化现象,虾病也呈多发趋势,因此,开发新的虾类养殖品种势在必行。天祥水产公司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在微成水中养殖斑节对虾并取得成功,填补了天津市斑节对虾养殖的空白,对促进天津市对虾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斑节对虾养殖的试验结果及主要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斑节对虾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大面积养殖斑节对虾已有数年。近2~3年来,由于各种虾病的危害,至使养殖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走出困境,使斑节对虾养殖能够顺利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养殖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养殖斑节对虾的新方法。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5.
莫佛素  翁雄 《水产科技》1992,(6):15-16,18
白斑病,是斑节对虾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危害性越来越大。今年在我省夏季放养的斑节对虾中,此病大面积发生,给养虾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汕尾市放养的近700公顷斑节对虾,此病迅速蔓延,发病率高达80%,而且病虾死亡率很高,不少虾池高达100%。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白斑病的症状和病因,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花虾,在我国浙江以南沿海广泛公布。斑节对虾耐高温,具广盐性,适宜于我省沿海尤其珠江口海区高温、低盐且盐度变化大的特殊环境,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斑节对虾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耐干性强能销售活虾,故养殖斑节对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斑节对虾不仅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并且斑节对虾杂食性,很适合人工养殖。在养殖斑节对虾过程中,大多数疾病是由于水质、底质恶劣或温度、盐度不适,影响正常蜕皮而引发的。今简略介绍斑节对虾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如下: 一、黑鳃症(烂鳃症) 病虾的鳃部附着大量污物呈黑色或棕黄色。真菌感染,水质不良,重金属中毒,缺乏维生素C等都可能导致黑鳃。黑鳃病全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  相似文献   

18.
正1对虾养殖病害现状及措施1.1对虾养殖的病害威胁我国养殖产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a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墨吉明对虾(F.merguienrsis)等[1]。但是目前养殖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对虾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对虾疾病之一,尤其弧菌病是当前造成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连续发生大面积暴发型流行性病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班节对虾都难以幸免,斑节对虾尤其突出,损失极为严重。为探索养殖对虾抗病防病途径,旨在群众性养虾生产中可推广应用,巩固,促进养虾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Liao  I 卢祖丽 《水产科技情报》1989,16(1):27-29,26
引言台湾省的对虾养殖业已得到世界各国养殖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其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台湾称草对虾)Penaeus monodon,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长尾对虾P.penicillatus,其中斑节对虾年产已超过18000吨。台湾省对虾养殖业的成功在于:1、已具备了幼虾养殖技术,且幼虾价格合理;2、已研制并能生产供应2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