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2.
<正>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连南,稻田养鱼已流传千百年。从养在深闺无人知到身价暴涨,这条稻田鱼日渐被世人喜爱,这其中离不开当地政府和连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推广站")的努力。推广站站长榻翠屏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该站承担起了活化祖传宝物——稻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正值稻田鱼上市的黄金季节。9月20日,首届连南"稻田鱼"节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盛大开幕。据了解,首届"稻田鱼"节由连南县政府主办,连南县旅游局承办,连南县科技和农业局协办,旨在向外界推介连南稻田鱼,并以此为契机,引领集休闲、观光和饮食于一体的稻田鱼生态旅游潮流,推动当地生态旅游及稻田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整个节庆活动为期8天,由下田捕捉稻田鱼、稻田鱼品尝、千人捕鱼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5万亩,主要分布在韶关市乐昌和乳源、清远市连南和阳山等粤北山区,主要养殖品种是鲤鱼,以及部分鲫鱼、泥鳅、小龙虾等. 韶关市有开展稻田养鱼的悠久历史.早在200多年前,在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东冲村就有农户在稻田里养殖禾花鱼;1983年,在韶关召开了全省首次稻田养鱼现场会,随后全市稻田养鱼面积...  相似文献   

5.
我区地处湘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可养鱼稻田60多万亩。据1987年统计全区已推广放养226710亩,亩产鲜鱼15公斤左右。稻田养鱼已成为我区农民致富的一项生产门路。为了进一步摸索稻田养鱼高产技术,使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1987年我们在双峰县深扶乡进行了常年沟凼结合和普通田凼沟相结合的稻田养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 1.稻田。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的稻田四丘,面积4.5亩,加固筑高田埂0.6米以上,开设鱼沟,鱼凼。其中:桥端丘面积1.7亩,在田中用石头砌成“井”字形常年沟凼,其沟宽1米,沟深0.8米,上平泥面,鱼凼4个,宽1.5米,长2米,深1.5米,沟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7%;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国家确定的农业重点推广技术之一。由于其周期短,具有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等特点,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四小工程"(小粮仓、小银行、小水库、小肥料厂)。广东连南山区气候适宜,溪水丰足,农田种植以生产单季稻为主,在稻禾整个生长期一般不用农药、少用化肥其耕作特点和地理、气候、环境极适合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在连南瑶区历  相似文献   

7.
我县渔业在农村经济的第二步改革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八五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03吨,在八四年基础上增长了14.1%,其中稻田养鱼55000亩,产鱼440吨,占总产量的54.8%。稻田养鱼是我县渔业的一大优势,渔业要有新的开拓,稻田养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们要把发展稻田养鱼作为我县渔业生产的一大战略措施来部署。一、改革养殖方式、挖掘生产潜力我县稻田养鱼是在中稻田里养殖呆鲤,且以养食用鱼为主,普遍实行稻鱼并作的养殖方式,鱼类随着稻谷的收割而落水起捕,这  相似文献   

8.
正连南"禾花鱼"是连南高山梯田养殖的一种土著鲤鱼,因放养在稻田中,以采食田间杂草和落水稻花为主食,而得名"禾花鱼"。其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连南、连山等少数民族区域。每年5~6月份,该地区养鱼稻田以投放大规格的老口"禾花鱼"鱼种为主,每年需求量达80~100吨左右,为做到有计划、多批量生产大规格"禾花鱼"鱼种。近两年来,我们在夏秋高温季节,开展"禾花鱼"人工繁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夏秋高温  相似文献   

9.
姜希泉 《淡水渔业》1999,29(9):41-42
由于稻田中近90%属浅水区,不适合一般鱼类的生长,这是稻田养鱼鱼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利用好浅水水域,是提高稻田鱼产量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思路,1997年我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混养了适合浅水水域的泥鳅,效果良好。现将生产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稻田改造试验稻田条件:试验在我系原养鱼稻田中进行。稻田面积11亩,底为粘土,田埂为土质,高出田畦面1米。田中有一个长方形鱼溜,溜宽3米,深1米,长10米。鱼沟设置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米远。沟宽、深各03米,在四方中央各开一沟与鱼溜相通…  相似文献   

10.
重庆垫江县曹回乡安山村四社村民黄正友,利用已建的稻田养鱼工程,在不改变稻田原来生态面貌的前提下,对原稻鱼工程进行适当改造,实行休稻养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冬,曹回乡安山村四社部分村民在乡政府的号召下,选择水源条件好管理方便的稻田修建稻鱼工程,采取加高加固田埂和开挖鱼沟鱼凼的措施后,开展稻田养鱼。从1998年春到2001年底,历年平均鱼产量达到46公斤/667米2,水稻平均产量为504公斤/667米2,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1年,该村村民黄正友看到近年来水稻的价格比较低,而种植水稻的基本投入却有增无减,种稻养鱼增收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1.
黔北山区稻鱼共生效益初探(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浅水生态环境养殖鱼类的一种立体种养生产模式。《农业辞典》解释为"稻田养鱼是鱼类养殖的一种方式,即利用稻田水面培育鱼种或食用鱼。"稻田养鱼符合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遵义市政府在2009-2010年将稻田养殖青田田鱼列为新农村建设推进项目。2014年又将稻鱼共生列为新增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项目,余庆县计划1000亩,实际实施1030亩。余庆县龙家镇福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家镇坪桃村实施510亩  相似文献   

12.
<正>清远位于广东中部、北江中下游,北面与韶关为邻,南面接壤省会城市广州,被喻为"广州的后花园"。长久以来,清远农业打出了山区生态特色牌,在全省农业版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远麻鸡"闻名遐迩,而连南瑶乡稻田飘香的禾花鱼、山泉流水养殖的氹仔鱼及摄食黑麦草象草长大的鲩鱼更令人垂涎三尺,吸引着珠三角及附近省份的大批食客慕名而至。一种可满足休闲、旅游、观光和饮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渔业生产方式在清远萌芽、发展并壮大。金秋收获的季节,《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进清远,为您详解清远山区那些生态特色养鱼法,一起领略禾花鱼、氹仔鱼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继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农业新兴特色产业、林业碳汇林等农口项目资金进行公开竞争性评审后,省级渔业专项资金也于近日成功试水竞争性分配。首试资金竞争性分配2012年5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广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广东省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2012年广东将斥资6000万元创建10个体现不同地区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包括“绿色健康渔业示范园区”、“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工厂化高效养殖示范园区”和“沿海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 广东省乐昌县坪石公社近年来大力进行稻田养鱼。全社12,800多亩水稻田,1981年进行稻田养鱼的有2,000亩,产鱼400多担,水稻增产15,000多担。1982年全公社2020户,约有50%的农户利用稻田养上了鱼。养鱼稻田的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按亩产30~40斤计算,仅稻田养鱼的产量可达1,500~2,000担。每个养鱼的农户每亩田可增加收入45~60元。目前,准备养鱼的农户还不断增加,因为农民们都尝到稻田养鱼的甜头。坪石公社的社员们说:稻田养鱼好,成本低(每亩只放三、五斤鱼种便可),管理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生态养鱼作为一项提高水稻产量和生态、经济效益的种养结合技术措施,2007年就被列入全国渔业主推品种和模式,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并随着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已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大力推广。杭州市也从2012年起,结合浙江省"十、百、千"稻田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实施,重点推广了广义上的稻(及莲藕、茭白等农作物)、鱼(及鳖、虾、蟹、蛙等水产品)共生、轮作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生态渔业,它可以综合利用水资源又可以增加水稻产量。以鱼促稻,鱼稻共生,是稻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途径,特别是稻田养鱼节水节地节肥省饲料。若每亩稻田产鱼10公斤,那么20亩稻田养鱼的产量就相当于1亩池塘常规养鱼的产量。我市现有可以养鱼的稻田面积为25万亩左右,如果全部  相似文献   

17.
我地区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州、兴安等地的“禾花鱼”全国闻名。1986年全地区稻田养鱼面积达36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44.7%,产鱼2580吨,平均亩产7.15公斤,占渔业总产量的36.5%。鉴于我地区:稻田养鱼面积大,单位面积鱼产量低,所以提高稻田养鱼单产,是加快我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的一条捷径。为此,  相似文献   

18.
<正>唐诗有云:"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这是对我国稻田养鱼这一悠久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最好见证和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的国家。汉代时,在陕西和四川等地已普遍流行稻田养鱼,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5年,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稻田养鱼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稻田养鱼的鱼放养量不断增加。鱼病也随之发生,如何控制鱼病的发生和蔓延就成为稻田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下面,笔者就几年来从事稻田养鱼的经验,介绍几种稻田养鱼防治鱼病的方法。一、对大田进行精心改造,认真清整,彻底消毒首先,在大田中开挖鱼沟鱼坑。鱼坑、鱼沟各占大田面积的40%左右,坑深1米以上,位于进水口;沟深0.5米以上,宽0.8米以上。坑沟相通,与大田用一02~0.3米高,0.15米宽的小田埂隔开,使沟坑可独立排灌,又可与大田串灌。其次,第一年挖好沟坑后,每年冬季应清整一次,挖去…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一种集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具有增粮、增鱼、节水、抗旱等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加快我省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增加水产品产量,探索稻田养鱼高产高效新路子,我们在参照国内先进的工程化稻田养鱼技术基础上,于2001年4~10月在陕北延安市黄陵县腰坪乡张庄村因地制宜地进行工程化稻田养鱼。一、稻田条件养鱼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排灌方便,不渗漏。二、工程建设与常规鱼凼式稻鱼工程相同。考虑到陕北地区气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