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西玉林市冬种马铃薯霜冻灾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并分析了2009年1月10~11日广西玉林市大范围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不同的栽培方式、四周地形也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行,马铃薯生产逐渐向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马铃薯是玉林市秋冬季节主要粮食作物,为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存在种薯质量难以控制、播种时间推迟、管理粗放、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对玉林市冬种马铃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种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对玉林市冬种马铃薯提供指导意见,推动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产危害较大,介绍了贵港市冬种马铃薯霜冻危害和开展防御技术试验示范情况及效果,总结分析了农膜覆盖、点火熏烟等技术应用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对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冬种马铃薯防霜冻技术效果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产危害较大,介绍了贵港市冬种马铃薯霜冻危害和开展防御技术试验示范情况及效果,总结分析了农膜覆盖、点火熏烟等技术应用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对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港市冬种马铃薯霜冻发生情况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霜冻冷害对冬种马铃薯生产危害较大,综述了贵港市冬种马铃薯霜冻灾害发生的情况和防范实践,提出了防御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是粤北地区冬种马铃薯丰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粤北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的时间、方法和揭膜培土的时间,以及地膜覆盖栽培相应的选地整地、种薯切块消毒、基肥追肥、播种、水分管理、病虫防治和防霜冻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中山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阐述了该市冬种马铃薯的发展潜力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在中山市发展冬种马铃薯产业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政策和产业结构上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而且还要做好冬种马铃薯良种的引进、更新和繁育工作,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扩大冬种马铃薯栽培规模,大力推广冬种马铃薯创新栽培技术,逐步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使中山市冬种马铃薯得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玉林市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玉林市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病状与规律,提出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并用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冬种马铃薯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  巫玉平 《农业展望》2011,7(4):36-38
文章针对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现状,指出了广西目前发展冬种马铃薯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广西不宜大规模发展冬种马铃薯,但深入挖掘广西冬种马铃薯产业潜力,推进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是调整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广西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最后对广西今后发展冬种马铃薯的前景及对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钦州市冬种马铃薯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指系统优化集成选用具有高产稳产性能的优质脱毒种薯(原种二代),采用高垄窄行覆膜密植栽培模式,利用机械耙田和机械起畦培土,实现轻简下种,结合一次性全田配方施肥、下种后畦面撒施杀虫颗粒剂、灌水灌肥促苗、定向除草、科学管水、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控和控苗防霜冻等多项技术为一体化的冬种马铃薯生产方式,实现冬种马铃薯生产高效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分析了广西冬耕季气温、降雨及日照气候条件对冬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指出广西冬耕季灾害性天气霜(冰)冻、干旱及连阴雨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区划出广西适宜冬种马铃薯的主要区域,并提出了规避广西冬种马铃薯不利气象条件的栽培措施,以为广西冬马铃薯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21-11123
我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8.2%和23.6%。该研究从讨论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出发,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因素,以20世纪60年代为时间分隔,将马铃薯的发展分为2个主要时期,通过研究马铃薯的历史发展,解析马铃薯形成当前生产规模的过程及原因,并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马铃薯在我国各省多有种植,目前已经形成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大优势产区;分析还发现,我国还远远算不上马铃薯生产强国,马铃薯生产还存在生产方式落后、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单产水平不高、马铃薯生产品种单一、结构矛盾突出、脱毒种薯的供应赶不上生产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些则是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马铃薯的冬季贮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吉林省冬季马铃薯贮藏期间的损耗每年在15%左右,严重可达50%。因此,产后贮藏与管理是马铃薯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介绍马铃薯对贮藏环境条件的要求和贮藏期间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良好的套种模式和筛选适合广西冬闲桑园免耕套种的马铃薯品种,采用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冬闲桑园免耕套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免耕栽培(CK)相比,青薯系列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产量结构得到改善,单株薯重与单株薯数分别提高21.14%和16.32%,鲜薯产量平均提高5.92%,大薯比例平均提高11.94%。在5个青薯系列品种中,以青薯8号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37 070.37kg/hm2,比CK增产8.98%。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青薯8号是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较理想的免耕套种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马铃薯冬种期间发生的持续低温霜冻条件,对选育的新品种桂农薯1号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63.9%和66.9%。桂农薯1号苗期和薯块膨大初期受寒害程度低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耐寒性强,2014和2016年收获期产量分别比费乌瑞它高61.0%和19.0%。在受低温胁迫后的第5 d,桂农薯1号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P0.05)。【结论】桂农薯1号耐寒性较强,在持续低温霜冻条件下产量较高,在我国马铃薯秋冬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霜冻是一种突发性的低温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黄淮小麦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冬小麦的稳产影响巨大。针对商丘市2013年发生的冬小麦严重晚霜冻,利用MODIS大气廓线产品分析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以探究晚霜冻对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在获取MYD07_L2产品中的表面温度ST和低空可降水量WVL的基础上,分析晚霜冻过程与温湿度时间序列的关系,结合受冻小麦的实测数据,构建温湿度特征空间,分析低温低湿对产量要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ST和WVL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冬小麦生长的气象环境条件,其极端低温日期与实际的晚霜冻发生日期匹配良好,能很好地反映晚霜冻发生时冬小麦的低温低湿状态;晚霜冻发生过程中温湿度对穗粒数有显著的影响,最低温对穗粒数的影响明显,0℃以下的低温也呈现显著的叠加效应,对穗粒数影响显著;低温和低湿的共同作用对穗粒数有明显影响,小于0℃低温叠加与极端最低温对穗粒数的显著影响相似,能反映晚霜冻对穗粒数的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对冬小麦拔节后晚霜冻造成产量影响的早期预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琼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9-20,25
于2010~2011年,开展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普通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免耕覆盖栽培可改善马铃薯生长条件,有利于薯块膨大生长,减少畸形薯、烂薯裂薯,提高大、中薯的比例、产量、商品率以及抗逆性。稻草免耕草膜双层覆盖栽培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为53004 kg/hm2、15189.3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