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用杨树木屑和树皮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进行姬菇和金针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棉籽壳配方相比,在培养料中添加23%~58%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2.7%~9.7%;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与棉籽壳配方相近或增加了8.0%;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8.7%~8.9%;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增加了5.6%~6.5%;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完全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姬菇或金针菇的产量会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利用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作为部分主料替代棉籽壳栽培姬菇和金针菇。  相似文献   

2.
一、短期贮存法1.清水浸泡法采收的金针菇以每把1公斤扎成小把,浸没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中。可保鲜1~2天。2.盐水浸泡法鲜菇用0.5%~l%的食盆水浸泡15~30分钟,捞起,沥干,用无毒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保鲜3~5天。二、长期贮存法1.腌制利用食盐或食糖的高渗透压,杀灭腐败微生物。腌制又称为盐渍或糖渍,方法如下:(1)盐渍金  相似文献   

3.
陈绍军 《农技服务》2003,(12):30-30
<正> 金针菇两头套袋卧式出菇技术,近年来在四川已被广泛采用,因为它有效解决了因条件有限而难以总体控制二氮化碳浓度的技术难题,为金针菇的优质高产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金针菇优质率可达95%以上。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菌种的选择、一二级种的培养、培养料配方、拌种照常规操作。 1、出菇袋的制备 用直径20厘米(或22厘米)、长40~45厘米、厚0.05厘  相似文献   

4.
白色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色泽极佳,鲜销海内外。其生产工艺简单,适种场地广泛,易于推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适温栽培:白色金针菇属低温菇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8℃~22℃,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10℃~15℃。种植季节河南省一般适宜在9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二、培养料及配方:棉籽壳85%、玉米心8%、玉米糁5%、石膏1%、磷酸二氢钾0郾2%、硫酸镁0.05%,料水比为1∶1郾5。三、装袋灭菌:选用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袋,其厚度在0郾04~0郾06厘米,宽×长为15厘米×40厘米、17厘米×40厘米,一端用绳扎紧,再用火封后装料,边装边用手压紧边缘,达…  相似文献   

5.
传统栽培金针菇 ,一般都采用棉籽壳栽培。但由于棉籽壳价高 ,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近年来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菇农采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金针菇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技术是 :1 配方玉米芯 90 %、玉米粉 8%、石灰 2 % ;或玉米芯 83%、米糠或麸皮 15 %、石灰 2 %。2 拌料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 ,加工成细粒 ,加入玉米粉、米糠或麸皮拌匀。将石灰对水倒入培养料 ,充分拌合 ,含水量在 6 5 %左右。培养料拌好后密封发酵 2~ 3天 ,使玉米芯颗粒充分吸水。料心发热后翻堆 1~ 2次。为防止发酵后培养料变酸 ,可…  相似文献   

6.
将稀土应用予采后金针菇保鲜研究。实验证明,稀土可调节采后金针菇的呼吸强度,金针菇施以适当浓度的稀土(0.5%)后,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采用自发调气法贮藏,发现稀土不但可以降低金针菇的呼吸强度,而且对抑制其开伞,控制异味产生有显著作用,在18~22℃温度条件下可将保鲜期延长至7d。  相似文献   

7.
研究贮藏温度,氧分压和保鲜剂对鲜金针菇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贮藏温度(4℃、10℃和25℃)、O2分压(20%、50%和80%)和保鲜剂(0.06 mol·L~(-1)Ca Cl2、0.20%的抗坏血酸及5μL·L~(-1)的1-MCP)为正交L9(34)中的因素,研究贮藏条件对鲜金针菇感官品质的影响。贮藏温度对鲜金针菇感官品质影响差异极显著,贮藏温度为4℃,O2体积分数为80%和5μL·L~(-1)1-MCP处理的贮藏条件下鲜金针菇贮藏效果最佳。试验最佳贮藏条件下,可有效延长鲜金针菇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鲅鱼、金针菇、香菇、黄酱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特有的鱼味食用菌保健调味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是鲅鱼肉(熟)用量为35%,金针菇与香菇用量比为3:1 (总量为31.5%),黄酱用量为12%,郫县豆瓣酱用量为6%。此产品具有鲅鱼、金针菇特有的香味,富含营养,是一种集营养美味于一身的调味酱。  相似文献   

9.
经笔者测定普通金针菇含硒量很低,仅在0.003~0.013μg·g~(-1)之间,培养基中加入硒添加剂.使菇内含硒量递增,达到7.269~7.474μg.g~(-1)(鲜重),比目前国内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含硒量最高的双孢蘑菇(0.175μg.g~(-1)(鲜重)有提高比国际上报道的食用菌中含硒量最高的美味牛肝菌(芬兰)1.9μg.g~(-1)鲜重提高3倍。无机硒通过菌丝体吸收、富集和转化,成为对人体理想的富硒菇。富硒金针菇的色泽、香味、口感味觉与普通金针菇无异。在富硒金针菇的栽培过程中,由于培养基中加入硒添加剂,能提高6.9~32.9%的鲜菇产量。  相似文献   

10.
王强 《农村百事通》2006,(12):40-40
金针菇一般只在秋末、冬季和早春季节栽培,而反季节栽培金针菇可在5 ̄11月上市,正好补充了金针菇的市场供应。现将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种。反季节栽培金针菇既可在3 ̄4月播种,5 ̄7月出菇;也可在8 ̄9月播种,10 ̄11月出菇。目前,生产中有两个金针菇良种表现很好,一个是金翔2号,一个是金翔1号。金翔1号菌丝生长快,出菇期耐高温;金翔2号菌丝生长期耐38℃的高温,适合提早栽培。这两个金针菇品种均具有菌丝健壮、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2.配料及装袋。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子壳35%、木屑(或农作物秸秆)40%、麸…  相似文献   

11.
正1.选料。选未开伞,柄长15厘米左右,色泽浅黄,无病虫、斑点的新鲜金针菇作原料。2.杀青。将选好的金针菇剪去菇根,抖净培养料及其他杂质,投入浓度为0.8%的柠檬酸沸水中,杀青5~7分钟后捞出,立即用流动清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0,(4)
金针菇营养丰富,其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13.79%,还含有一种扑菇素,具有抗癌作用。将金针菇加工成罐头,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提高经济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与处理选用新鲜、菇形完整、无畸形、无杂质、无异味、无病虫害、颜色洁白或乳黄色、菌盖直径为1.5厘米左右、菌柄长约15厘米左右的金针菇作为原料,剪去菇根,然后浸在水中洗净。 2.预煮杀青将金针菇放在100℃沸水中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宜),捞出后迅速放在清水中冷透,然后筛选分级。菇盖直径1.5厘米左右,菌柄长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金针菇的特性,用再生出菇法栽培百里1号金针菇,获得了生物转化率200%的好效益,较常规直接出菇法栽培增产1倍多.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采用广谱通用型 YMS菌种培养基,用笔者发明研制的简易食用菌接种器直接随机全流程全开式接种后,置20~25℃暗室中培养,经8~10天菌  相似文献   

14.
纳米包装材料对冷藏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包装材料处理金针菇,将金针菇置于(2±1) ℃、相对湿度95%的冷库贮藏,以普通聚乙烯(PE)材料为对照,定期检测金针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藏期间,金针菇呼吸强度持续增大,品质逐渐降低,水分丧失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纳米包装材料可以抑制金针菇的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营养成分,减少失重率,有助于金针菇的采后贮藏,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一、蒸馏水法 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的苗种。 1.保藏平菇、金针菇菌种先将八成熟待保藏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注射器从试管栓内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厘米为止。管口用矿蜡封闭,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1.5年。  相似文献   

16.
杨慧 《农村新技术》2006,(11):36-36
一、蒸馏水法。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菌种。 1.平菇、金针菇菌种。将八成熟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药用注射器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厘米。管口用矿蜡封闭,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1.5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油菜秸秆栽培白金针菇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升好  卢伟  陶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9-8479,8481
为了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原料。以油菜秸秆为主料,设计6种培养基配方(A、B、C、D、E和F)进行金针菇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A、D配方菌丝长势最强,B较弱;与CK相比,6种配方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以配方E最快。配方D催蕾期和出菇时间均较短。配方D的平均产量最高,与配方E、F间差异极显著。最适宜金针菇生长的配方是D配方(66%油菜秸秆、22%棉籽壳、10%麸皮、1%蔗糖和1%过磷酸钙),其菌丝长势最强,产投比高达32。用油菜秸秆栽培金针菇,可缩短菌丝的培养期和子实体的催蕾期及出菇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熟料栽培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1)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桑枝及养蚕蚕沙这一资源,笔者进行了用桑枝粉和蚕沙栽培金针菇的试验,并获得成功。桑枝粉碎后栽培金针菇比使用棉子壳成本要低65%,产量提高13%。1kg桑条加0.08kg蚕沙,可产干金针菇80~120g,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金针菇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1个栽培周期53天左右,管理要点如下。1.栽培材料。以棉子壳、麸皮、玉米芯和米糠等为主料,占总量的90%,辅料为玉米粉、过磷酸钙、碳酸钙,占10%,栽培料含水量调为60%~65%。2.装瓶、灭菌与放冷。米用机械拌料和装瓶,拌料要均匀,每瓶装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