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泥鳅大规模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5月至6月间进行了泥鳅的大规模苗种培育试验。5月初首先在土池中进行培育,1000平方米共放鳅苗130万尾,经半个月培育仅收鳅种5000余尾,鳅种平均全长4.3厘米。6月初继续在水泥池中进行鳅种培育试验,水泥池面积450平方米,放鳅苗95万尾,经过20天的培育收鳅种29.45万尾,成活率31%,鳅种平均全长3.4。本文总结了水泥池培育鳅种成功的经验并分析了土池培育鳅种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土地  相似文献   

2.
海洋枝角类是稚幼鱼的理想活饵料,1997年4—6月进行鸟喙尖头溞的培养试验,在水温为19—26℃,盐度为24—28‰的条件下,在4个0.5吨的水泥池中,单用面包酵母培养,经过12—16天,种群最高密度可达1300—2200个/升。利用小球藻培养效果较好,生殖量大,平均每个成体每胎可产13个幼体,水泥池中使用酵母培养的平均只产4.25个。  相似文献   

3.
周学全  杨红林 《重庆水产》1999,(2):32-32,38
在50m^2无沙水泥池内养殖鳖二个月,放养只重45.5g的幼鳖200只,自配混合饲料投饲率4%,平均只日增重2g,成活率99.5%,获纯利2280元,投入产出比1:1.5  相似文献   

4.
2000年在广西水产研究所蟹场的两个水泥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养试验。在192m^2的水池中投放平均全长1.10cm的淡化虾苗1.75万尾,经80d饲养,生产成虾88kg。成虾平均全长9.63cm(最大10.08cm),平均体长8.28cm(最大为9.50cm),平均体重7.81g(最大为11.90g),平均养殖成活率为64.4%。采用水泥池养殖、淡化后放养、投喂人工合颗粒饲料、调控水质、适时捕  相似文献   

5.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采取强化培育亲鱼,塑料大棚水泥池催产孵化,水泥池和土池培育鱼种以及泼洒药液等技术措施,结果;50组亲鱼共产卵150万粒,平均受经率74.58%。孵出鱼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成鱼种51.2万尾。试验证明:催产孵化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宜,孵化最适水温为23-26℃。认鉴定认为,试验结果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精养鱼池内设置4个网箱进行尼罗罗非鱼试验。经140天养殖,平均净产罗非鱼52.8kg/m^2,高产箱净产69.1kg/m^2,鱼体平均增重6.4倍,饵料系数1.57。箱外产鱼5783kg,平均亩产275kg。99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滨州市淡水节水、节饲、节能养殖方式上的一项空白,产量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地鲶鱼苗在稻田中当年养成食用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87ha稻田里饲养体长3.3-4.0cm本地鲶鱼苗,经85-90天平均规格达300g,最大个体达630g平均每ha产鲶鱼810kg,饲料系数为1.11,每ha增收节支7528.5元,投入产出比为1:2.9  相似文献   

8.
将体重为0.077~0.1克的河蟹在400m^2池塘中(土池和水泥池各200m^2)用S-88-3配合饵料(含粗蛋白41%)培育114天,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0m^2水面共育出河蟹104kg,净产102kg;平均每m^2水面产蟹0.255kg,最高单产为0.4875kg/m^2;平均体重为9.45g;平均投饵系数为1.61;平均折亩产河蟹173.61kg,亩产最高池为324.675kg;平均回捕率45.98%,最高池为56.4%。平均投入利润比为1:3.82,最高池为1:5.71。土池的饵料效果明显好于水泥池。S-88-3配饵的营养能够满足河蟹第三生长阶段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9.
汤河水库养鱼水面1797.3公顷,平均水深15m.1991-1993年4-6月份进行刺网,网箔联合渔法捕鱼试验。共捕鱼55.18万kg,年4-6月平均捕鱼18.39万kg,比单独使用网箔的1985-1990年同期平均增产14.68万kg,增加纯利56.3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关系为:F=0.0098167L2.81623,与体重关系为:F=-263.4+1793.6W,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67粒,相对怀卵量为1504粒/g;秋宗绝对怀卵量为1394粒,与体重关系为F=82.5712+1216.2633W。繁殖期:春宗自3月5日~5月5日,适宜水温为8.5~21.6℃,盛期3月10日~4月15日,最适水温9.2~13.4℃,盛期中V期卵巢亲鱼比率与水温关系为:Y=-3.6681X2.7174;秋宗自9月10日~10月20日,水温为26.4~17.2℃,盛期自10月5日~10月15日,水温为20.6~18.0℃。  相似文献   

11.
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关系为:F=0.0098167L^2.81623,与体重关系为:F=-263.4+1793.6W,绝对怀卵巢平均为1367粒,相对怀卵量为1504粒/g;秋宗绝对怀卵量为1394粒,与体重关系为F=82.5712+1216.2633W。繁殖期:春宗自3月5日~5月5日,适宜水温为8.5~21.6℃,盛期3月10日~4月15日,最适水温9.2~13.4℃,盛期中V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在本站汀村鱼种场进行鱼种池主养鲤鱼试验,4口试验池,面积0.706ha,第一季(3-7月)在0.471ha鱼池中生产食用鱼5754.6kg,扣除鱼种,净产鱼4268.1kg,折合净产9061.81kg/ha;第二季(7-11月)在0.706ha鱼池中生产鱼种5491.5kg,折合单产7778.3kg/ha。两季纯盈利10580.23万元。与传统的单季生产相比,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缓解夏季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年平均水温情况,分别从发眼卵或不同规格的稚、幼鱼养起,每m2流水池可年(10-14个月)产尾重0.5kg的商品鱼20kg。1鱼池、水源、水五、水质1.1稚鱼池面积:20m2,宽:长=1:4-5。池深:0.6m,注水深0.3-0.4m。水交换率:2-3次/h。1.2成鱼池面积:100m2,宽:长=1:4-5。长边池壁中部设插网将池分成前后二部。池深:0.8-0.9m,注水深平均0.5m。水交换率:1次/h。1.3鱼池结构水泥池或砂石铺底、石头护坡土池。1.4水源涌泉水、河水、水库底排水或渗漏水、雪山溶化水、井水。1.5水质最高水温不超过20℃,最低水温不结…  相似文献   

14.
一、方法与材料1.养殖条件玉华洞点水泥池1口,规格8米×3米×1米,水温13~20.5℃,平均水温16.5℃,pH值6.8~7.3,部分水源为熔洞水。郭鹤垄点水泥池2口,规格11米×2.6米×1米,串联,水温6.5~26.5℃,平均水温19.5℃,pH值6.5,水源为山涧水。2.鱼种放养2000年4月1日从北京引进虹鳟苗种3600尾,全长3.5厘米,前期置于玉华洞点进行鱼种培育,于5月30日分池放养。具体分养情况见表1。表1苗种放养情况3.饲料投喂鱼种培育期用鲜杂鱼或新鲜动物肝脏搅碎拌和鳗鱼黑仔料…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试验,试验池为三只水泥池,水体总量为159立方米,单茬培育出蟹苗92.25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产苗O.58公斤,其中高产池每立方米水体产苗0.65公斤,幼体成活率平均43.2%,高产池达56.8%,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脉红螺筏式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12月放养平均壳高3.9cm,平均体重10g的脉红螺苗4万个,经过13个月海上筏式养殖,平均壳高达7.43cm,平均体重83.5g,亩产达到2720kg,总成活率94.4%,亩纯收入35450.90元,约是扇贝养殖的4倍。放养密度以10个/层产量最高,贻贝为最佳饵料品种。应加强4 ̄10月脉红螺快速生长期的管理,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兴龙 《内陆水产》1997,22(11):3-4
经过16个月(含自然越冬期)的网箱养殖,成功地把4.5万尾体长2.5cm,尾重0.7g的彭泽鲫乌仔,养成平均尾重346-405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87%,鱼产量14920kg,产值223800元,利润86778元,每kg鱼盈利5.82元,4m^3小网箱平均养成单产为186.5kg/m^3。  相似文献   

18.
四、成鱼养殖史氏鲟的成鱼养殖,实际上指的是商品鱼的养殖,即把规格为100g左右的鱼种,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其生长的适温范围内(14-25℃),经5-6个月的饲养,体重达到1.0-1.5公斤的商品鱼的过程。目前史氏鲟的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静水或流水)和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史氏鲟苗种及商品鱼正在试验推广中。(一)水泥池养殖l.养殖池条件水泥池面积10-150m2,静水地或流水池均可。饲养期间住水深度为80-150cm,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要求同苗种培育,静水池要配备增氧设施,养殖地使用前要用2%-4%的食盐水或30m…  相似文献   

19.
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2003年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成鱼饲养过程与结果。在水温25.4-31.4℃、盐度19.6~23.4条件下,川纹笛鲷仔鱼经36d培育,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3.2g。在室内水泥池,川纹笛鲷经7个月饲养,平均全长为14.7cm,平均体重为113.7g。此外,对养殖期间水温不同阶段的生长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15日-4月9日在室内自然温度变化条件下(11-18℃),采用浓度1-5‰的康威营养盐溶液培养湛江叉鞭金藻。结果表明,3‰浓度对增殖效果最好,经6天培养,细胞密度由65.5-76.0×104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