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泽钝绥螨(Amblyseius aizawai)是近年出现在贵州中部地区柑桔园内的一种捕食性天敌,1987年观察的结果表明,该螨在不施任何化学农药的柑桔园内能将桔生爪螨(Pano-nychus citri)种群密度控制在1头/叶以下,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捕食螨。本文利用生命表分析研究不同植物花粉对间泽钝绥螨的生殖力及存活力的影响,以筛选出有利于该螨生长发育、提高生殖力的花粉饲料,为室内大量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及其综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调查了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的田间消长动态,测定了它们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5种主要天敌中,尼氏钝绥螨发生量最多,与柑桔全爪螨数量相关极为显著:中华草蛉的日捕食量最大,对柑桔全爪螨处置时间最短;深点食螨瓢虫食性较专一,对柑桔全爪螨瞬时攻击率最高。根据每种天敌的发生量、发生期、捕食能力及抗药性等4个因素,应用模糊分级方法综合评定对柑桔全爪螨控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这些天敌的综合作用可以控制正常年份柑桔全爪螨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巫学文 《植物保护》1989,15(4):22-23
我市柑桔面积2.8万亩,螨害发生面积占71.43%。由于长期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害虫产生抗性,加上施药不及时和选择农药不当,杀死杀伤大量天敌,造成柑桔螨类大发生。如柑桔全爪螨百叶虫口密度2148—7473头,有虫叶率为64.9—95%,锈壁虱有虫叶率达75%左右,有虫果率高达46.7%以上,严重影响柑桔树势、产量和品质。1987—1988年在我省园艺所的指导下,开展释放钝绥螨防治柑桔螨类等害虫的试验,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控制为主的柑桔园害虫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最低限度使用或不用农药防治害虫,保护柑桔园的害虫天敌并发挥它们防治害虫的作用,作者于1979年开始种植了一个柑桔园进行观察试验。果苗全部经消除黄龙病及溃疡病处理,果园面积一亩一分地,种植以甜橙为主的柑桔110株。经过5年多的观察,黄龙病及溃疡病未见发生外,五年中除第一、二年使用过杀螨剂及柴油乳剂在部分柑桔树中治红蜘蛛外,全园未使用过合成杀虫剂。五年中广东常见的22种害虫已陆续进入试验园,除锈蜘蛛在1983、1984年全园发生过外,未见有其他害虫在全园发生到需要使用药剂防治的水平。 1981—1982年柑桔粉虱曾由于附近网室大量发生蔓延到部分树上,但4个月后由于天敌控制迅即下降。该虫主要受蚜小蜂Prospaltella lahorensis H.控制。在试验园中寄生率达到56%以上,而滥施农药的柑桔园寄生率在5%以下,调查试验结果证明在广东正常情况下粉虱不是一种需要防治的害虫,但是在使用农药不当时,随时可以引起大发生。柑桔红蜘蛛(全爪螨)在试验园中仅在第一、二年在部分树上发生,释放钝绥螨Amblyseius deleoni及A.necolsi控制取得成功。5年中全园红蜘蛛密度没有超过平均每叶2头的防治指标。试验证明钝绥螨是控制红蜘蛛的有效天敌,在平均每叶超过0.2头钝绥螨的柑桔园,可以完全受控制。速灭杀丁是破坏红蜘蛛生态平衡的典型药剂,在3000,5000,10000倍液喷射1-2次后20天内红蜘蛛直线上升(见图一曲线b),5年的观察证明红蜘蛛在正常情况下,不受农药的影响时在柑桔园中可以长期处于防治指标以下(见图一,曲线a)。利用七月底八月初潜叶蛾低峰期放秋梢是控制柑桔潜叶蛾为害的有效措施。在试验园中五年来都利用这一措施放梢,没有使用过农药。在没有病原的柑桔园中柑桔木虱并不是一种需要防治的害虫,在试验园中木虱(自卵—羽化)存活率仅0.43%—0.8%,而每年使用12—18次杀虫剂的柑桔园存活率达2.2—17.5%,黄龙病树由于不定期放梢可以大大增加木虱的发生量。锈蜘蛛是试验园中存在的最严重害虫,杀蚜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该螨。从试验园的结果证明,以自然控制为主的柑桔害虫综合防治,可以收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柑桔害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拉哥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 Muma为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中常见的捕食性种类,害螨的重要天敌,常发现同叶螨、瘿螨和其它植食性螨类生活在一起,捕食害螨的卵、幼螨和成螨,在自然界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害螨发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作者:Nesbitt(1951),Chant(1959),Ehara(1959),Merwe and Ryke(1963),Prasad(1973),和广东昆虫研究所(1976),四川柑桔研究所(1976)的科研人员等进行了植绥螨的分类、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关于植绥螨的种群季节  相似文献   

6.
农药对天敌安全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化学农药对有益生物安全性的测定标准及要点,并分别以寄生性天敌类的赤眼蜂和捕食性天敌中的植绥螨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农药毒性的测试过程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东方钝绥螨 Amblyscius oriontalisEbara 属蜱螨目 Acarina 植绥螨科 Phytc-seiidac,是捕食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rri(McG.)的重要天敌,它能捕食其成螨、若螨、幼螨和卵。据调查该捕食螨在江西柑桔产区分布广,密度大,是一优势种群。它对柑桔全爪螨的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抑制用作,胣 是进行人工繁殖利用的良种之一。本文就东方钝绥螨的食性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供试螨种  相似文献   

8.
1.本研究已基本摸清玉林地区柑桔红蜘蛛的天敌种类及天敌的消长情况。不同的天敌种类的发生期和发生数量,亦有所不同。钝绥螨较其它种天敌的发生量大,其中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发生数量较多,其分布广,而均匀。食螨瓢虫(学名待定)一年均有发生,在红蜘蛛发生量大的月份,食螨瓢虫也有一定的发生量。 2.主要天敌的捕食情况:果园中发生的几种钝绥螨,发生数量较多的是真桑钝绥螨和纽氏钝绥螨。但根据我们观察两者的平均日食量,多者不超过2.33头,与外地资料报导的食量差异大。食螨瓢虫的成虫、幼虫平均每天能捕食红蜘蛛成若螨40头左右,捕食卵80多粒。食  相似文献   

9.
广西食螨瓢虫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宜昌柑桔产区,广西食螨瓢虫 Stethorus(Parasthorus)guangxiensis pargxiensis pang et Mao 1978年普遍发现,并逐步上升为桔全爪螨paraetranychus citriMcg.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这种现象可能同1977年1月这里的柑桔受到大冻,在恢复树势的过程中,减少了药剂防治这一事实有关。一、生活史广西食螨瓢虫多以成虫少数为蛹在柑桔树冠下部的叶背越冬。晚秋期间桔全爪螨发生严重的那些植株上,蛹的越冬比例增大。 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幼虫孵出;4月初,始蛹;4月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虫。年末一代于11月中旬盛卵,延续到12月上旬。旬均温18。~20.2℃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是我国柑桔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抗药性和再增猖獗成为柑桔生产上的一大难题。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利用植绥螨控制叶螨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植绥螨是自然界控制叶螨种群的有效生物因子。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湖南省植绥螨资源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是我省分布普遍的一个种,其捕食习性和捕食量均优于其他种类。为此,1986~1987年,我们对江原钝绥螨的生物学及其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开展柑桔全爪螨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绥螨的培养与释放防治害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绥螨的培养与释放防治害螨的研究羊战鹰吴伟南(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近四十年来化学农药种类的激增及广泛使用,剌吸式口器的害虫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如为害柑桔的全爪螨和柑桔瘿螨;为害苹果、梨、杏的榆全爪螨和山楂叶螨;为害棉花的朱砂叶螨等。受螨害...  相似文献   

12.
钝绥螨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近年来国内已应用于防治柑桔上的叶螨。绥钝螨属Amblyseius Berlss为植绥螨科中的一个大属,据记载全国已知52种,江西曾报道21种(作者,1980)。本文所记述的4种为国内初次记录。为了便于种类的鉴别,现将江西已知26种钝绥螨归纳为5个亚属,列出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对历史资料分析,揭示了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后,天敌群落对叶螨自然控制的长期生态学效应。连年种植覆盖作物后,园中的益螨比升高,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加强,叶螨峰值降低,高峰期推迟7~20天,种群波动减缓。成树园种草区树上叶螨的峰值量不到种草区1/3;幼树园低89~46%之间。种草后5年,叶螨防治指标由常规化防指标的每叶2头雌成螨放宽到每叶5头雌成螨。讨论了叶螨捕食性天敌对维持整个果园昆虫群落的作用及果园生物防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钝绥螨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它们不仅捕食红蜘蛛,而且还捕食锈壁虱、蚧类、粉虱、蚜虫等。国外早已利用植绥螨防治温室农作物害螨,成为生物防治中成功的范例。近年来我国四川柑桔所、广东昆虫所等人工繁殖利用及引移释放已大面积获得较好的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5.
1983—1984年我们在新干县三湖柑桔产区调查柑桔害螨天敌时,发现一种甲螨栖息在柑桔树干或树枝上,种群数量大,多群集,行动缓慢,外表像苋菜籽。此甲螨可能捕食柑桔上的瘿螨,为了确定它的食性和了解学名,我们将标本寄到复旦大学忻介六教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捕食功能的差异,在RH(7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设置16、20、24、28和32 ℃5个温度梯度,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16~28 ℃范围内,对二者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 ℃时对雌成螨、若螨和卵捕食量最高,R品系为7.5700头、14.4928头和16.0256粒,S品系为7.9114头、18.3150头和20.1207粒;处理时间最短,R品系为0.1321、0.0690和0.0624 d,S品系为0.1264、0.0546和0.0497 d,温度达到32 ℃时,捕食量下降。在同一温度下,对S品系的捕食能力显著大于R品系(P<0.05)。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这与二斑叶螨R品系在长期药剂选择压力下体壁硬化有关。因此,田间防治二斑叶螨时要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同时,避免或延缓其产生抗药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7.
我省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由于柑桔生产管理上常年大量施用有机农药,杀伤了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害虫日趋严重。而且几种柑桔害螨已上升为柑桔的头等害虫,威胁柑桔在生产。为此,作者等根据几年的调查观察结果,对我省柑桔上的三种主要害螨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柑桔害螨的发生及为害柑桔害螨已遍及我省柑桔产区,成为柑桔最主要障碍。柑桔害螨主要有:柑桔全瓜螨 Panonychus citri(McG.)、柑桔始叶螨 Eotetranychus kankitus Ehara 和柑桔  相似文献   

18.
螨类是柑桔的主要害虫,常常对我国的柑桔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导致各地螨类猖獗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大量杀伤了天敌,同时使害螨本身产生了抗药性。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柑桔生产上防治害螨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柑桔上发生的害螨主要的常见种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生育期长,害虫多样。为提高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效果,需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选择对害虫高效而对天敌无害的高选择性农药,提高协同控害作用。国内开展了许多不同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瓢虫、捕食蝽)和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的风险评价,但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