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的2800羽15日龄番鸭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176羽。经诊治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3批雏番鸭7000羽和500羽种鸭均未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第1批雏鸭25日龄2200羽,第2批雏鸭15日龄2800羽,第3批雏鸭5日龄时2000羽。在第2批雏鸭中,340羽突然发病,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药治疗均无效,3天时间死亡176羽,病死率达50.5%。第1批和第3批雏鸭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种鸭正…  相似文献   

2.
行业会讯     
张家港市某养鸭户2003年10月24日引进一日龄肉雏鸭6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7日龄时,禽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以预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鸭500单位饮水,连用7d,但用该药饮水时不断有病死鸭出现,认为用药量小,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鸭20000单位的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第2天雏鸭死亡80多只,第3天死亡170多只。后请笔者前往诊治,剖检部分病死鸭,体内都有尿酸盐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雏鸭尤以康贝尔雏鸭对黄曲霉最为敏感,实验证明,1日龄雏鸭按每公斤体重370—560微克剂量口服黄曲霉素即可中毒死亡,使养鸭生产遭受巨大的损失。1984年9月××市××农场的育雏鸭群(康贝尔鸭)2万余只,发生原因不明的急病,仅几天就死亡1.2万只,占育雏鸭总数的60%。我们被邀协助鸭场对这次疾病进行了诊断,结果认为该场雏鸭死亡,是由于饲喂霉败饲料引起中毒,兹将诊断和急救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鸭舍条件及发病基本情况该鸭舍建在水库旁边的沼泽地区,鸭舍通风不  相似文献   

4.
痢特灵(呋喃唑酮)是养鸭户(场)常用的药物,对防治鸭白痢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注意防止痢特灵中毒,现将某养鸭场雏鸭痢特灵中毒情况报道如下。1 中毒经过某养鸭场于1995年2月孵出金定鸭雏2240只,4日龄时因病先死15只。为预防其余2225只健康雏鸭消化道感染,特以痢特灵24片(0.1g/片),溶于水中供饮,当晚8时和11时又各投10片。次日上午9时雏鸭出现精  相似文献   

5.
靳兆江  叶丽  李处义 《中国家禽》2003,25(13):14-14
齐市城郊个体养鸭户赵某于2002年6月2日,从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鸭500只,当饲养到6天时发现有214只雏鸭出现下痢症状、当时畜主用痢特灵药治疗,但不见效果,在第10天时,共死亡雏鸭108只,死亡率为5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0年5月12日,朝阳县良图沟乡某村民,饲养3日龄雏鸭197只,因雏鸭出现拉稀用喹乙醇治疗用药量过大出现了一起中毒事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史及临床症状当雏鸭2日龄时,有些雏鸭拉白色稀粪,畜主认为是雏鸭白痢,从兽药店购回50g喹乙醇原粉,按5me/kg体重投药,但投药时由于没有天平,畜主采取估计投药的办法,认为倒出的药物不多,大致就是说明书上5g/kg的剂量,于5月11日晚投药,投药方法是将药物混于饲料中投服,3日早发现雏鸭死亡30只,其余雏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绿色稀便,有…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两种家鸭球虫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并用八种抗球虫药对北京鸭泰泽球虫病进行了效果观察。试验证明毁灭泰泽球虫的致病力强,分别用2×10~4和24×10~4孢子化卵囊感染二周龄雏鸭各10只,用前一剂量的死亡1/10,后者死亡3/10。又以2×10~4-128×10~4个孢子化卵囊分别感染三周龄雏鸭100只,分10组,每组10只,另有10只鸭不感染,用为对照。感染2×10~4-15×10~4卵囊者均于感染后第四天出现拉稀。感染31×10~4以上的各组,均于第四日出现不食,精神萎顿,血便,死亡率最高为4/10。93×10~4组减重量为严重,其增重率仅相当于对照组的24.7%。菲莱氏温杨球虫的致病力较弱,以506×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八日龄雏鸭,仅出现轻微症状,未见血便和死亡。用252.3×10~4个毁灭泰泽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鸭90只,将不同药物分别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六天,其结果为:磺胺六甲氧嘧啶按饲料量0.1%喂服,疗效果最好,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对增重无不良影响。其次为广虫灵,剂量0.05%,感染10只雏鸭,无一发病,亦无死亡,但对增重稍有影响。其它六种药,以常山酮(剂量0.05%)最差,无抗毁灭泰泽球虫功效,感染10只雏鸭,全部发病,10/10死亡。盐霉素(剂量0.005%),氨丙啉(0.0125%),球痢灵(0.0125%),力更生(0.05%)和氯苯胍(0.0033%)五个组各10只雏鸭,发病率均为10/10,死亡率分别为7/10,5/10,4/10,4/10和4/10,对增重均有不良影响,其中以球痢灵对增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雏水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水鸭场通常在雏鸭1天龄时就接种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但其中一批水鸭在3天龄时仍暴发本病。该批鸭苗306只,从发病到平息历时5天,共死亡86只,死亡率达28.4%。临诊表现:病鸭精神沉...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雏鸭痢特灵中毒据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局侯学云报导雏鸭痢特灵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各种雏禽均可发生。1984年6月20日,本县六敖乡建设村张学林饲养的206羽雏鸭,至18日龄时发现部分雏鸭下痢。7月8日上午7时就诊,村兽医采用痢特灵治疗,每餐用痢特灵20片,研粉拌料饲喂,连喂三餐,由于用药量过多及拌药不均引起中毒,至次日晚上陆续死亡,到十日共死亡188羽,死亡率达91.2%。  相似文献   

10.
1997年4月,我县某养鸭专业户从市场购回雏鸭2100只,发生了雏鸭病毒性肝炎病,6天内,先后死亡512只,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元。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4月12日,该养鸭专业户从市场买回1日龄麻鸭2100只。在买回的第3天就有...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是3周内雏鸭最易感染,引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这两种病常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一起典型的病例,供同仁和广大养鸭户参考。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2000年5月18日,我市某养鸭专业户从南海某种鸭场购进2500羽樱桃谷肉鸭苗,地面散养,肉鸭苗从6大龄开始发病,死亡急.当天死亡43只,第2天死亡123只,第3天死亡321只,5月26日来我兽医门诊部就诊。对病死雏鸭剖检结合临诊症状.认定为雏鸭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13.
雏鸭高锰酸钾中毒覃晴(柳州市中等农职业技术学校,广西545007)1997年3月14日,铁道部柳州木材防腐厂鸭场购进雏鸭1000只。当天起即给雏鸭饮用高锰酸钾水,当晚有雏鸭发病,并有死亡。经检查,鸭料无发霉变质现象,但是鸭饮用的高锰酸钾水按其颜色深度...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5日,铁岭市某鸭场饲养的1000多只3日龄北京鸭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的3~4天,两周内共死亡雏鸭700多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全身抽搐,脖子歪向后背,即出现“背脖”症状;病理剖检主要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出血斑点。我们对送检的5只病死雏鸭进行了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血清由沈阳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2.实验动物鸭胚、雏鸭由未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并经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种鸭所产的蛋自行…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6.
王双同  华仲田 《中国家禽》2001,23(23):34-34
1发病情况2000年12月份,我县养殖户孙某饲养的2000只樱桃谷商品肉雏鸭,21日龄时发病,发病率约为20%,死亡28只。曾采取在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氟哌酸、电解多维,并以氯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拌料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每天仍维持4%的死亡率。2临诊症状病雏鸭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少数鸭离群呆立或挤堆。病鸭羽毛蓬乱,食欲降低甚至少部分鸭只食欲废绝,眼、鼻有分泌物。排黄白色或白色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粘着白色粪便。3病理变化病死肉鸭消瘦,解剖病死肉鸭可见在心包膜,心内膜,肝和气囊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一起较为严重的雏鸭痢特灵中毒事件。25500只9日龄的雏鸭 惨死5586只,其死亡率最高的达56.4%(846/1500),最低的为14.65(73/500);平均为21.9%(5586/25500)。采用饮用甘草绿豆糖水(葡萄糖或白糖)治疗199141只,除频死期的12只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雏鸭,其中以3周龄的雏鸭感染率最高,死亡率在20%~30%之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鸭群过密、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好、管理粗放、日粮营养不平衡等都可导致本病发生。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分别饲养了三批不同日龄的番鸭,三批之间的间隔时间均为10天左右,购进的都是20日龄左右的雏鸭,按先后顺序定为A群、B群、C群,均是1500只,发病时日龄分别为45日龄、33日龄、25日龄。开始A、B群先发病,感染呈慢性过程。…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14日,柳州某养鸭场进雏鸭1000只。当天起给雏鸭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饲养人员所配的高锰酸钾溶液没有严格的百分比浓度,按颜色深度已超过002%。当晚,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独处一隅,或者聚在灯光下。随着病情发展,病鸭嘴角有粘液并...  相似文献   

20.
痢特灵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腹泻、下痢等肠道疾病有一定效果,在养鸡生产中曾得到广泛应用。但鸭对痢特灵比较敏感,混饲浓度一般以100×10~(-6)为宜,不得超过200×10~(-6),剂量稍大或混合不均,就可能会引起中毒。由于一些养鸭场或养鸭专业户缺乏必要的用药知识,经常将痢特灵按鸡的投放量喂鸭,结果屡屡引起中毒。现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从我院收治鸭痢特灵中毒病例中,选取几例介绍如下:病例1:徐州市郊区下淀村、李某、张某、姚某三户,分别饲养500只、300只、300只同一炕肉鸭,均按相同的方法饲喂,10日龄内用氟哌酸饮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