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优质肉鸡品种,南方以三黄鸡、北方以青脚麻羽优质肉鸡为代表的种质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以供应活鸡市场为主,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优质肉鸡以冰鲜鸡、冻鸡及其熟制品的形式销售虽然暂时还不可能完全替代活鸡销售,但其销售量必然稳步增长。优质肉鸡深加工不仅对家禽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仪要改变人们以表型性状识别优质肉鸡的传统观念。除品种标准化外,还应在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卫生检疫、屠宰加工.保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加强标准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2.
1 指导思想与目标我省1991~2000年畜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提高畜禽品种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国际市场为导向,国内市场为依托,改革畜禽良种繁育体制,加强新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商品生产配套体系,基本实现种畜种禽良种化,促进畜禽商品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鸡的育种目标是:到1995年理顺肉鸡良种繁育体系。该体系由优质黄羽肉鸡和快大肉鸡组成,到2000  相似文献   

3.
随着肉鸡体型越来越大,健壮的骨骼就显得越发重要。精心设计的家禽日粮,包括采用有机微量矿物质,有助于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集约化商品肉鸡生产企业的目标是每只入舍母鸡能够生产出最大数量的可孵化种蛋和最多的高质量雏鸡。在适当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只母鸡产蛋可超过180个,鸡肉产量达到270kg。这些生产数据在鸡只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其原因可追溯至种蛋的收集标准、储存条件和孵化条件。在坚持种蛋选择与分级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饲养管理,生产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目标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胡刚安 《中国家禽》2001,23(23):18-19
我国优质肉鸡的育种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相对于国际著名的商用品种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种或配套系制种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降低优质肉鸡制种成本是育种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温可危害肉鸡的生产性能。在某些天气条件下 ,舍内温度可因提供高通风率而不至升得过高 ,舍内的有效温度也会因风速的增大而有所降低。当这些方法都不能使温度有足够的降低时 ,就必须采取别的措施。现已证实 ,蒸发降温就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但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使这一降温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力。当今的肉鸡业越来越要求鸡舍和设备能够提供更好的舍内环境条件 ,以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和最高的生产水平。近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新旧鸡舍都被建成或改建成纵向通风鸡舍 ,而几乎所有这些鸡舍都采用了蒸发降温系统 ,原因是当今的饲养者都希…  相似文献   

7.
优质肉鸡繁育体系的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我国优质肉鸡的生产方兴未艾,许多育种公司和科研院所不断推出新品系。为充分发挥新品系的遗传潜力,探求优质肉鸡最佳的繁育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的品系及其杂种后代在不同的性状上各有优缺点,很难用生产性能进行直接比较,而适合用育种规划的方法通过经济学指标进行评价。系统分析通过把生产系统抽象概念化并用数学手段模型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大理大学全景漫游系统的构建为目标,利用全景漫游技术,实现了虚拟校园的全景漫游系统。重点研究了全景图的获取、拼接和漫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饲养商品化肉鸡的目标是实现料肉的转化。如何提高肉鸡的健康水平、生产性能,最终提高饲养效益,利用好肠道生态系统的微生物与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图1)。新孵化的雏鸡从出雏到运送至养殖场通常需要24~72 h,早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林下肉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养殖结合传统养殖的新型肉鸡养殖模式,能够合理的利用林下资源,实现畜牧业与林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实现共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就林下肉鸡养殖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希望可以确保肉鸡的生态品质.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20,(2):32-34
为了掌握AA肉鸡在豫北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表现,在河南省滑县某肉鸡饲养场收集了10栋鸡舍的原始生产记录,对1~5周龄环境条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日增重、成活率、料重比和欧洲指数等生产性能指标,并以实际观测项目与饲养目标进行了逐项比较。结果显示:AA肉鸡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应性良好,温度控制高于目标温度1~2℃,湿度控制存在波动性,风速呈前期低后期高的态势,体感温度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体重各周龄均极显著高于目标体重(P<0.01);日增重1~3周龄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4周龄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5);成活率和料重比除1周龄外均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各周龄欧洲指数均超过320。说明AA肉鸡在豫北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性能表现优良,此研究结果可作为AA肉鸡饲养管理的参考,也可作为AA肉鸡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阿肯色州大学研究者的研究.Charles H.Goan在总结肉鸡养殖业关心的问题时说道,“任何肉鸡供水系统的目的都足为了提供充足的水,以实现禽类的最佳生长和获得最好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优质肉鸡品种,南方以三黄鸡、北方以青脚麻羽优质肉鸡为代表的种质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仍以供应活鸡市场为主,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优质肉鸡以冰鲜鸡、冻鸡及其熟制品的形式销售虽然暂时还不可能完全替代活鸡销售,但其销售量必然稳步增长。优质肉鸡深加工不仅对家禽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改变人们以表型性状识别优质肉鸡的传统观念.除品种标准化外,还应在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卫生检疫、屠宰加工、保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加强标准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4.
无药残肉鸡生产技术就是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在疾病防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时应用天然饲料添加剂(包括中草药制剂)及微生物添加剂,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达到最终产品不含抗生素、促生长剂残留标准,是肉鸡生产的绿色革命。无药残肉鸡生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育健康肉种鸡父母代鸡群,为肉仔鸡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最主要的工作是实现种群的净化,控制严重危害其后代的蛋媒性疾病如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霉形体病等,采用各种有效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定期地有计划地对种群进行疫情动态监测,坚持淘汰阳性…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及种类也提出日趋增多的要求。近年来,鸡、鸭均采用快速生长的方法,其肉质远远不能达到居民的需求。为满足人们想品尝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珍禽的欲望,家禽生产应不断开发新产品。本课题自1986年以来,对引进的法国珍珠鸡进行了繁殖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基本掌握了珍珠鸡的饲养技术,并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解决了珍珠鸡在繁殖上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珍珠鸡的商品化生产,我们进行了多批次的肉用珍珠鸡饲养试验。今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蛋鸡生产现状 白羽肉鸡生产现状 黄羽肉鸡生产现状 水禽生产现状 特禽生产现状 未来趋势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优质肉鸡的肉质好坏直接决定其育种成败,因此,如何选择肉质性状成为优质肉鸡育种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缺乏针对肉质性状遗传改良的有效育种规划方案.本文针对优质肉鸡育种目标评估及平衡选择,设计了一套研究方案,即综合运用数量遗传、微观经济学以及系统分析等原理,通过优质肉鸡肉质性状育种目标研究,建立确定优质肉鸡肉质性状的(累积)贴现经济价值的方法;开展育种目标评估,以育种效益为基础,推导不同杂交配套模式下的物质传递模型,进而确定优质肉鸡最佳的交配方案和育种目标;通过优质肉鸡肉质性状和生产效率性状平衡选择研究,引入“竞争地位”的理念,通过“补偿机制”建立一种优质肉鸡肉质性状和生产效率性状平衡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肉鸡脂肪沉积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肉鸡由于采用以提高生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的育种措施及其相配套的饲养管理方法,这类商品用鸡种表现出增重迅速,出栏日龄逐年缩短,但存在着胴体脂肪过多的问题,不但降低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而且胴体品质降低,也给肉鸡加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国内外有关控制肉鸡脂肪沉积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仅就近几年有关肉鸡体脂变化的规律和饲养调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因此哈伯德育种公司的目标就是通过培育具有最高生产效率的肉鸡种来满足全球人类消费的需求,同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李美同 《饲料工业》1991,12(4):8-11
<正> 肉鸡在长期或严重热应激状态下,因营养代谢和酸—碱平衡被破坏使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增高,这严重影响了肉鸡生产者的经营利润。因此,如何提高肉鸡在高温条件下的生产率,就成了全世界养禽业的一项重要课题。鸡体内余热的排出,主要是经呼吸道挥发体内水分而实现的,鸡的这种冷却机能与环境的相对温度成反比。隔热或适当通风可减少或排出鸡舍内多余热量。用冷水散热也是限制热应激的好方法。在热气候下,控制环境温度是防止热应激的第一道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