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猪场在饲养一定数量母猪时,为了平衡每头母猪的带仔数、解决无乳仔猪采食或者为先天不足的乳猪提供较好生长机会,常常将一头母猪所产仔猪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由其他母猪寄养哺乳。但是,仔猪寄养过程往往并不顺利,有时甚至很困难,必须对仔猪寄养受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养猪场在饲养一定数量母猪时,为了平衡每头母猪的带仔数、解决无乳仔猪采食或者为先天不足的乳猪提供较好生长机会,常常将一头母猪所产仔猪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由其他母猪寄养哺乳。但是,仔猪寄养过程往往并不顺利,有时相互排斥,甚至很困难,必须对仔猪寄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中,有些母猪产仔数较多,而限于母猪体质、泌乳力和乳头数不能哺育过多的仔猪:也有些母猪产仔数过少(寡产),若让母猪哺育少数几头仔猪,经济上不合算,更有些母猪因产后无乳、产后患病或产后死亡,其新生仔猪若不妥善处理就会死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寄养与并窝。所谓寄养,就是将母猪分娩后患病或死亡造成的缺乳或无乳孤儿,以及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多余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母猪或几头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把两窝或几窝的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性能好、母性强的母猪哺育,其余母猪提早催情配种。  相似文献   

4.
张庚华 《养猪》1998,(1):21-22
我们称之为寄养的这种技术确实能减少仔猪死亡并提高断奶体重。但如果管理措施跟不上,就根本无效益可言,甚至会造成损失。如果把寄养仅说成是将仔猪从一头母猪转移给另一头母猪饲养未免太简单了事。除了需要熟练的技术这个主要因素之外,在母猪群中寄养处于生命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5.
养猪场在饲养一定数量母猪时,为了平衡每头母猪的带仔数、解决无乳仔猪采食或者为先天不足的乳猪提供较好的生长机会,常常将一头母猪所产仔猪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由其它母猪寄养哺乳。但是,仔猪寄养过程往往并不顺利,有时甚至很困难,必须对仔猪寄养受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规模猪场,母猪产后多见发烧、少乳(无乳)、厌食(不食)、便秘、精神沉郁、昏睡。有的乳腺红、肿、热、胀、痛、乳汁异样;有的尿频尿急、尿液血色;也有的恶露不尽,自阴道不断排出脓性红褐色恶臭液体;拒绝仔猪吃乳,造成仔猪消瘦衰竭、常被母猪踩压,死亡率升高;存活的仔猪有的生长缓慢,成为僵猪。如不将仔猪寄养或人工喂养,整窝仔猪都可能死亡。(一)引起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出的仔猪数超过其抚育能力,或出现母猪患病、产后无乳、产仔数少等情况,应尽早对仔猪进行寄养。  相似文献   

8.
<正>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母猪产后无奶或产仔过多,仔猪的经济价值不同或为使新分娩母猪能够抚养更多的仔猪等原因,而采取寄养的方法,来续哺初生仔猪,调整母猪带仔数,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或母猪利用率。采取寄养措施的前提1.母猪产仔过多,超过它可以哺乳的有效乳头数。2.母猪产后奶水不足,哺乳较多的小猪有困难,而有的母猪泌乳量又较高,还有潜力再多喂几头小猪。3.个别发生母猪产后死亡,则把一窝小猪寄养出去哺乳。4.在产后不久的几天内,有两头以上的母猪产仔都较少,乳头有剩余,通过并窝寄养,使其中一头母猪提前断奶发情配种,并使代哺母猪的乳头都能得到利用。5.在种猪场,因各品种仔猪的经济价值存在差异,往往  相似文献   

9.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搞好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有关仔猪寄养的原则和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1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乳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2母猪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或母猪产后生病甚至死亡时,可将其仔猪寄养。.3两头母猪产仔都少,可把两窝并成一窝,让泌乳能高的母猪带仔。.4个别初产母猪产仔数少,但属优良品…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一般发生在饲养多头母猪以上的农户,尤其以猪场较多.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还出现了一些初生仔猪交易市场,使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活动社会化.仔猪的寄养,是将仔猪让非生母猪哺乳;收养则指母猪为其它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人为地将哺乳仔猪进行寄养与收养,在牲猪生产中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和断奶体重,体质发育的均匀度,充分利用了哺乳母猪的哺乳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母猪的产仔潜力.仔猪的寄养,常是针对1南仔猪中1头或几头,有时则是整窝.1寄养的对象1.1母猪产下的健壮仔猪多于其正常乳头征留…  相似文献   

11.
搞好工厂化养猪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谈谈工厂化养猪中仔猪寄养的有关问题。1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在生产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要实行寄养1.1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奶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给产仔数少、泌乳性能高的母猪。1.2两头母猪产仔都少,可把两窝并成一窝,让那头泌乳性能高的母猪带所有仔猪。1.3母猪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效时,可将其仔猪寄养。1.4母猪产仔后死亡或生病,所产仔猪更需寄养。1.…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高产母猪的选育,母猪窝产活仔越来越多,但同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国家已对高产母猪所产仔猪的福利问题提出了质疑。初乳不仅含有免疫球蛋白,还能为仔猪提供热量和能量,从而可以降低仔猪死亡率。本文从乳腺发育、妊娠栏类型、交叉寄养方法和营养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母猪的初乳量。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出的仔猪数超过其抚育能力,或出现母猪患病、产后无乳、产仔数少等情况,应尽早对仔猪进行寄养。  相似文献   

14.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达到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减少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改善母猪生殖系统健康等功效。笔者及所在团队通过对添加中草药制剂的猪群的总产仔数、健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个体重、仔猪日增重、哺乳仔猪育成率以及断奶母猪发情效果的测定,以期探讨出中草药及其制剂对提高母猪泌乳性能和促进发情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猪场的收益主要由母猪和仔猪生产成绩决定。母猪的生产成绩通过窝产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和每年分娩窝数来体现。一方面,仔猪断奶成绩受母猪泌乳量的影响,乳汁的质量决定了断奶重、断奶存活率;另一方面,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决定了上市时间或配种体重。母猪泌乳期间,20%~30%的仔猪死亡与营养缺乏有关,在死亡仔猪中20%~50%是由母猪压死引起(Fahmy和Benard,1971),而压死的部分仔猪也是由营养不良引起活力低下所致。  相似文献   

16.
寄养作为一种技术用于繁殖畜群,将过多的仔猪给别的母猪哺乳,使母猪的带仔数均匀,利于弱仔的生长。恰当的寄养,可使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一头断奶仔猪。但很少有人提到,由于寄养,产房饲养员必须解决两头母猪间仔猪交换所产生的问题。养猪顾问JohnGadd提出下述寄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尝试解决办法。 1 母猪对寄人仔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保健》2014,(4):82-82
为了更加了解垫床群养母猪产仔系统中断奶前仔猪死亡的真实状况,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动物性因素进行了调查,包括母猪胎次、出生后24h仔猪死亡率、分娩行为、交叉寄养、出生体重和仔猪性别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乳化均衡脂肪、功能性脂肪)对母乳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3~6胎次、妊娠105 d健康的长大杂种母猪,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试验期28 d,仔猪21日龄断奶。从母猪产前1周至仔猪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优脂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商品名优脂能),优速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功能性脂肪(中链甘油三酯,商品名优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优脂能组显著提高乳中n-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乳中n-6脂肪酸(C18∶2)的含量,母乳乳脂率、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优速能组提高乳中中链脂肪酸(C8∶0和C10∶0)的含量,仔猪断奶重、成活率及乳脂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尤其是乳化均衡粉末脂肪),提高乳中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仔猪哺乳期增重,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有些养猪场经常碰到母猪分娩后发生乳房炎、产后热等疾病一时难以治愈,母猪缺乳、仔猪必须寄养的情况。传统的寄养方法是找1头产期相近的母猪进行寄养或者喂牛奶和早期补料等。近年来,我们采用断奶母猪做奶娘进行寄养试验,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该法的首要条件是:母猪的有效奶头数应等于或多于寄养仔猪数。具体做法为①挑选可以断奶的,膘情良好,性情比较温顺的母猪做奶娘。②在奶娘断奶后4~6小时将仔猪放入寄养。注意事项:要随时观察寄养情况,为防止母猪咬仔,可对奶娘进行适当的呵斥和驱赶。利用上述方法一般经过1天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乳成分、采食量、背膘厚、断奶后发情问隔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长白×大约克母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赖氨酸0.93%、缬氨酸0.84%)、基础日粮+0.10%缬氨酸、基础日粮+0.25%缬氨酸和基础日粮+0.40%缬氨酸.试验期从妊娠107 d到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第1天和第14天,添加缬氨酸极显著提高了母猪乳中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乳糖的含量(P<0.01),其中试验组2效果最好;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提高了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其中试验组2的这2项指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92%(P<0.05)和22.17%(P<0.05),效果最好;添加缬氨酸对母猪泌乳1~5 d、6~10 d、11~15 d、16~21 d以及全期的采食量、泌乳期背膘厚、断奶后至冉发情的间隔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町促进泌乳,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使仔猪获得最大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的母猪开粮缬氨酸含量为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