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多数人们还是趋向于接受安全无公害的食品。所以,人们对于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也就更加看重。对于应用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对茶叶中的有害农药杂质进行控制,还能够保障无公害茶叶的绿色生态性质。只有在茶叶栽培中使用无公害的茶叶栽培技术,才能保证培养出的茶叶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无公害的茶叶栽培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选择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树种的选择、无公害茶树施肥技术的选择、茶树剪裁的手段、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及无公害茶园土壤的管理等六个方面,来对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进行应用介绍,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无公害茶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无公害茶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发展无公害茶叶成为当前茶叶生产的热点。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制定了无公害茶叶系列行业标准,对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操作规程、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安全指标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柘荣县地处闽东山区,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发展无公害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柘荣县石山良种场现有茶园面积310亩,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经济市场除了看重产品的生产量,更看重产品质量。无公害茶叶作为近年来投入发展生产的经济作物,得到了社会市场的认可,并且越来越需要像无公害茶叶这样的产品,体现了我国对绿色食品、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与重视。由于无公害茶叶生产过程中要求众多,病虫防害也是其中一项巨大的任务,在无公害茶叶培育中病虫害更加严重,所以需要通过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革新变化,得出适应无公害茶叶的防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四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6,(4):24-24,25
沙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建立了400hm2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全县大小茶厂抽检的30多只样品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的质量要求。沙县山富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的“无公害茶叶”认证,沙县宏苑茶叶有限公司20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茶叶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茶叶产品。因此,无公害茶叶是一种无污染、质优、安全的健康饮品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意识相适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发无公害茶叶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产品市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已成为茶叶生产企业的共识。现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生产的特点,分析了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品质受到污染的原因,指出了进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消费已在全世界掀起,作为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茶叶倍受亲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IO后的今天,生产、加工、出口无公害茶叶具有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茶叶绿色技术壁垒”严峻的挑战,其中茶叶的农残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主要技术及农残检测有关标准作一概述,以供茶叶生产应用与参考。 一、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0,(3)
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的同时,制定颁布了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叶》和《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操作规  相似文献   

9.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我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做好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是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5-2006年我们在松溪县河东茶场建立了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现将示范区建设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领域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无公害作为绿色理念的代名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茶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一度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繁荣的重要载体。如今的茶叶也在不断满足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原则上,进行绿色无公害的种植、生产与包装。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是一项关注茶叶种植、养护、采收全流程的新型种植技术,本文尝试讨论了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的技术要点,为关注此话题的人们提供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