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水培圆叶无心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Pb对圆叶无心菜生长、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铅浓度为50 mg.L-1时,圆叶无心菜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含量有所增加;铅浓度大于100 mg.L-1时,植株株高和根长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均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水培圆叶无心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Pb对圆叶无心菜生长、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铅浓度为50 mg·L-1时,圆叶无心菜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含量有所增加;铅浓度大于100 mg·L-1时,植株株高和根长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均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吡虫啉胁迫下,探讨其对水稻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钾等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浓度吡虫啉处理,丰优香占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不同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丰优香占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武粳15则显著低于对照.吡虫啉对水稻矿物元素的吸收有显著影响,施药后同一元素在不同品种中含量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As处理浓度(As5+:0、20、80、140、200、260mg/kg)下,二年生三七绿果期生长特征、根不同部位(主根、须根和剪口)As含量和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随着砷处理浓度的增加降低,砷处理浓度为260mg/kg时,根生物量降低26.47%,总生物量降低23.61%;(2)主根、须根和剪口砷平均含量分别0.38、2.51、0.44mg/kg。三七根不同部位砷含量依次为:须根剪口主根;(3)砷胁迫条件下,根系分泌物中柠檬酸和总有机酸含量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醋酸和琥珀酸含量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砷≥80mg/kg时,根系不再分泌苹果酸和乳酸;(4)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砷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之,二年生三七的生长、砷含量和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受到砷胁迫的影响,As大于140mg/kg处理时,三七的生长受到抑制,As小于200mg/kg处理时,柠檬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As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技术分析大豆疫霉抗病品种Williams 82、感病品种Sloan及非寄主菜豆紫花油豆、玉米绥玉23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种类和含量,测定相对原位浓度氨基酸混合液和糖混合液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卵孢子形成及游动孢子趋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品种种子分泌物中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大豆抗病品种种子分泌物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Sloan和其他两种非寄主作物。对于菌丝生长,除Williams 82氨基酸处理表现为抑制外,其他处理均有促进。对于卵孢子形成,氨基酸处理表现为紫花油豆=Williams 82>Sloan=绥玉23,可溶性糖处理表现为紫花油豆>Sloan>Williams 82>绥玉23。对于游动孢子趋化性,表现为Sloan>紫花油豆>Williams 82>绥玉23。4个品种种子分泌物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游动孢子差异性趋化作用上,表明种子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大豆疫霉寄主选择性和寄主抗病性,研究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耐抽薹和不耐抽薹两个萝卜品种低温处理(春化)过程中顶端生长点的可溶性蛋白等生化指标和赤霉素(GAs)等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抽薹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耐抽薹的萝卜品种长春大型,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短叶十三,游离氨基酸含量则相反。两品种赤霉素(GAs)、生长素(IAA)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开始时均有较明显的峰值,在处理后期又出现另一明显峰值。  相似文献   

7.
吴凤芝  周新刚  包静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415-4427
【目的】探究NaCl胁迫与根系分泌物成分的关系。【方法】以耐盐和盐敏感两个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NaCl浓度分别为0、100、200和300 mmol•L-1,研究两个黄瓜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氨基酸种类与含量以及其它化合物种类的变化。【结果】定植后50 d,除300 mmol NaCl•L-1处理外,耐盐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盐敏感品种。从黄瓜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定植前耐盐品种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高于盐敏感品种;定植后30 d,盐敏感品种在NaCl胁迫下和耐盐品种在100、200 mmol NaCl•L-1 浓度下氨基酸总含量低于非NaCl胁迫;各处理氨基酸的种类和总含量在定植后50 d高于定植后30 d,在200、300 mmol NaCl•L-1处理下,盐敏感品种氨基酸总含量高于耐盐品种,其它处理为盐敏感品种的氨基酸总含量低于耐盐品种;定植后70 d,氨基酸总含量高于其它两个时期,除300 mmol NaCl•L-1处理,盐敏感品种氨基酸总含量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同一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的含量低于耐盐品种,而半胱氨酸的含量高于耐盐品种。GC-MS检测发现,黄瓜根系分泌物中可能存在65种化合物,化合物种类在定植后30 d有高于其它两个时期的趋势,而总含量在定植后50 d有高于其它两个时期的趋势。300 mmol NaCl•L-1处理的盐敏感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合物总含量在3个取样时期均高于耐盐品种。【结论】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受盐胁迫程度以及黄瓜生长时期的影响,盐敏感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盐胁迫可以增加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黄瓜生长时间的延长,各处理GC-MS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和总含量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铅镉胁迫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云南会泽铅锌矿区Cd超累积植物—圆叶无心菜的根际真菌,对圆叶无心菜的生长和铅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2株根际真菌(YQ2F-5和YG2F-6)显著促进圆叶无心菜地上部的生长,1株根际真菌(YQ2F-5)显著增加盆栽圆叶无心菜的生物量。接种根际真菌对圆叶无心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Pb和Cd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硒对富硒植物恩施碎米荠化学成分的影响,考察了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5、30、45、60、75、90mg/L7个浓度的亚硒酸钠1个月后,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0、30、60mg/L处理组进行了总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5~75mg/L的硒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30mg/L时蛋白质含量最高;30~90mg/L的硒可以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60mg/L是最适浓度;15~75mg/L硒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90mg/L硒处理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回升;30和60mg/L的硒处理可以提高总氨基酸的含量,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加Pb处理为对照(CK),探讨不同浓度Pb处理对白鹤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提高,白鹤芋叶、茎、根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高于CK;丙二醛含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大值比CK高138.6%。Pb2+≤1 000 mg·kg-1时,白鹤芋叶、茎、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CK;Pb2+1 000 mg·kg-1时,则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CK。白鹤芋的光合系统、抗氧化酶活性和膜系统等指标对Pb胁迫的反应较为灵敏,可作为评估Pb胁迫危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茎叶和根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和种苗大小对当归茎叶生理变化影响较大,根部相对不敏感.当归茎叶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缓增一剧增一降低"的变化趋势;茎叶和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总体呈"升-降-升"趋势,NAA处理含量高于CTK和GA3...  相似文献   

12.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设置施肥量与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减小和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群体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都随着施肥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油菜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量和密度分别作为主效应对油菜产量影响极其显著,两因子交互作用下油菜产量变化反而不明显。合理的高施肥量和高密度水平促进油菜增产,以高施肥量+22.5万/hm2处理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13.
油菜茎叶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用蒽酮比色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其生育期变化和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单株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从苗期到抽薹期逐渐升高,抽薹期以后明显下降,呈单峰曲线。所有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及单株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单株游离氨基酸总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均有正相关趋势,但只有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及单株可溶性糖总量与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对油菜来说可溶性糖比游离氨基酸能更好地反映植株生长及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下测定了天门冬叶片生理指标,并分析其抗盐特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后,天门冬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第6天达最大值,第8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SOD活性呈...  相似文献   

15.
彭诚  丁莉  罗红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0-1861
研究了堇叶碎米荠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含硒量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31 mg/g、0.57%1、3.42 mg/100 g,硒的含量为200.34μg/g。堇叶碎米荠各营养成分和含硒量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苔期达到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苔期—花期最高;含硒量的变化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苔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雄性不育株宁杞5号和可育株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花蕾发育过程中,宁杞1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宁杞5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游离氨基酸呈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花蕾发育各时期,宁杞5号花蕾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宁杞1号,几种物质含量在宁杞1号和宁杞5号花蕾发育各时期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油菜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油菜可溶性糖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与油菜籽粒产量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水平;高施肥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对油菜可溶性糖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具有极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总体上看,油菜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直线上升;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趋势,除了高施肥量处理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变化外,其他处理都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缓慢上升,以高施肥量+22.5万/hm2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8.
白淼  王舰  王芳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3):549-552
本试验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DR-2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低温培养箱对马铃薯组培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显示,受到低温胁迫后,2个马铃薯品种的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蛋白质浓度呈下降趋势,含量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质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运用隶属函数法对马铃薯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马铃薯品种DR-2的抗寒性高于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9.
3种垂直绿化植物对SO2的净化能力及其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熏气方法对2a生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和野蔷薇(Posa multiflora)进行8 h不同浓度(3 mg·m-3、12 mg·m-3、50 mg·m-3)的SO2熏气处理,探讨了3种植物对SO2的净化能力,及SO2对3种植物叶片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O2熏气增加了3种植物叶片中的硫含量,并且野蔷薇的硫含量与SO2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42**),3种植物平均净化SO2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野蔷薇、云南黄馨和爬山虎.随着SO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脯氨酸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3 mg·m-3SO2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50mg·m-3SO2处理下,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爬山虎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云南黄馨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野蔷薇的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见,3种垂直绿化植物对SO2均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并具有相应的生理生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酸菌在老面发酵过程中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在5种乳酸菌与酵母菌在协同发酵老面过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面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乳酸菌在发酵初期会使得老面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加快,但是发酵后期会使得其含量的增加,同时乳酸菌会增加发酵期间老面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其中明登乳杆菌Z4对于可溶性糖的代谢促进最为明显,而旧金山乳杆菌S8可以促进麦芽糖的减少从而增加葡萄糖的含量,旧金山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则对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促进较为明显.[结论]不同的乳酸菌对于老面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代谢不同,最终会对馒头的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