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向守宏(湖北省宜昌市良种场枝江443202)苹果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别名金蛀甲、苹果姬吉丁虫,俗名旋皮虫、串皮干、偏头蛤虫、大头蛤虫,为国内检疫对象。近年来已成为制约南方发展早熟苹果的一种危险性害虫,其为害株率达...  相似文献   

2.
苹果小吉丁虫又称苹果金蛀甲,俗称“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1957年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北方数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苹果,也为害梨、桃等多种果树。以幼虫在果树的侧枝、主枝皮层内串食为害,树皮表面多形成两排并列的小孔,孔内为褐色粪便堵塞,受害皮层的形成层被切断,逐渐失水以至凹陷干裂,形成长椭圆形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甘肃省庆城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果园冬季管理时,在白马、高楼等乡镇发现部分果园有苹果小吉丁虫为害现象。为了及时消除这一影响全县果园的潜在威胁,介绍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如下。1形态特征苹果小吉丁虫有幼虫、成虫、卵、蛹四个虫态。幼虫:体长15~22 mm,头部和尾部为褐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山西部野苹果林分布与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巩留县野苹果为试材,利用Googleearth 10多边形工具计算野苹果分布面积;采用样方法研究苹果小吉丁虫对野苹果的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巩留县野苹果资源总分布面积为1 696.8hm2,较2000年减少了403.2hm2,调查发现苹果小吉丁虫危害面积已与野苹果分布面积相当,说明检疫性害虫苹果小吉丁对巩留县野苹果危害较为普遍。从危害程度而言,苹果小吉丁虫对巩留县野苹果的危害度多处于Ⅰ~Ⅱ级之间,少数可达Ⅲ级,如不加强相应保护措施将造成天山西部巩留区域内野苹果资源的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5.
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王以胜(江苏省丰县套楼乡林果站221700)苹果小吉丁虫为害苹果、海棠及山楂等果树,以幼虫在大树、幼树及苗木枝干皮层内蛀食,并逐渐蛀食形成层和少量木质部,造成枝干开裂枯死。在江苏省丰县观察,一般一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形成层蛀道...  相似文献   

6.
一、名称:苹果小吉丁虫,俗称旋皮虫,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学名Agrilus mali Malisumura. 二、分布: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寄主:苹果、海棠、沙果、香果、槟子。四、为害情况: 苹果小吉丁虫是被禁止在国内传播的一种害虫,主要以幼虫在树皮内串食为害,使果树枝干遍体鳞伤,容易导致腐烂病。果树被害轻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重者全株枯死。一九五八年以前,我省仅哈尔滨、双城、尚志、延寿等县偶而发现此虫,但是到  相似文献   

7.
我省的核桃主要产地历城、泰安等地,有核桃小吉丁虫发生。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商洛地区林业站、商洛地区核桃研究所对核桃小吉丁虫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资料记述的核桃小古丁虫的形态、为害、生活史及防治试验的结果摘编如下,供参考。 核桃小吉丁虫,成虫体狭长,黑色或古铜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密布点刻。体长5-7毫米,宽1.5~2毫米。触角短,呈栉齿状。幼虫白色或淡黄色,体长而扁,老熟幼虫5~10毫米,第一胸节膨大。 核桃小古丁虫以幼虫为害核桃核条。初孵幼虫咬破皮层侵入,串圈食害皮层;受害枝表皮有明显的虫疤,皮内有黑色虫道,呈螺旋形。受害处…  相似文献   

8.
早春喷药防治苹果小吉丁幼虫效果好杨志义,宋静(锦州市果树工作总站121000)(锦州市果树农场科研所121000)苹果小吉丁虫是为害苹果树枝干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大面积发生时,如防治措施不得当,果园会有毁灭性的危害。石山镇种畜场苹果园始建于1972年,...  相似文献   

9.
21 常见的为害苹果、梨的食心虫有哪几种?怎样区分? 常见的为害苹果、梨的食心虫种类较多。既能为害苹果、又能为害梨的食心虫有桃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桃蛀螟、苹果蠹蛾等,其中苹果蠹蛾仅分布在新疆等局部地区,是一种检疫性害虫,虽不常见,下面仍做介绍,以供参考,有备无患。还有只为害苹果的苹异银蛾和只为害梨的梨大食心虫。  相似文献   

10.
苹果绵蚜发生规律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属同翅目,绵蚜科,是苹果园新发生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为害,我们对其分布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1.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长1.7~2.2mm,头部无额瘤,腹部膨大,黄褐色至赤褐色,背面有大量白色绵状长蜡毛,复眼暗红色,触角6节.有翅孤雌蚜:体椭圆形,长1.7~2.0mm,头胸黑色,腹部橄揽绿色,全身被白粉,腹部有少量白色长蜡丝,触角6节.有性蚜:体长0.6~1mm,触角5节.若虫分有翅与无翅两型.  相似文献   

11.
金缘吉丁虫(Lamprali mbata Geler)是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别名扁头虫、串皮虫等。分布较广,除为害梨、苹果、沙果等果树外,在晋城陈沟公社为害山楂树严重。现将81年以来我们观察研究的情况简要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楂树的梨小吉丁虫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梨小吉丁虫Ceraebus rusticanus Lewis是梨树的一种害虫。以幼虫蛀食树干皮层,破坏树体输导组织,使表皮与木质分离,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该虫对山楂树的为害尚未见报道。我市是山楂南移栽培的一个新区,现有面积2万余亩。1981年在山楂树上发现有梨小吉丁虫为害,近几年蔓延迅速,全市4年生以上的山楂园都有分布为害,已致死山楂树3万余株,发现最早的天池、罗沟、迎水庙3个山楂场的1000亩山楂园被害已近全园毁灭。为了探明梨小吉丁虫在山楂上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7~1988年在危害最重的天池山楂场进行了本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核桃小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小吉丁虫又名黑小吉丁虫,幼虫俗称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该虫食性专一,除危害核桃外,目前尚未发现其它寄主。此虫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核桃产区均有分布,尤以陕西商洛核桃产区最为严重。据调查,该区一般为害株率在40%~50%,重灾区可达90%以上。每年因此虫危害导致的核桃减产达20%30%,严重地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必须引起各地足够的重视。 1 危害症状 该虫以幼虫蛀人1~3年生核桃枝条皮层中串圈为害,害状呈螺旋状隧道。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  相似文献   

14.
苹果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以幼虫蛀食苹果树枝干皮层,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属于国内检疫对象。由于其幼虫潜隐,成虫羽化期长,给防治带来困难,一旦发生往往2~3年全园毁灭。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开沟涂药”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初发  相似文献   

15.
苹果小吉丁虫近年来在新疆新源县苹果园大面积发生,并侵染到野生苹果上,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造成果树树势衰弱,产量大幅下降,为害严重时皮层凹陷,甚至导致全株死亡。鉴于该虫的危害程度,新源县林业局森防站(笔者2004年赴新疆支援新源县果树生产)于2003年开始对该虫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以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为调查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程度及其虫生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新源县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为0.76头·m~(-1),巩留县为2.72头·m~(-1);导致苹果小吉丁虫死亡的原因排序为物理致死天敌寄生真菌侵染其它;从56份样本中分离得到41株真菌,隶属于4目7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数量最多;不同季节样本中都分离到了虫生真菌,夏季得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虫生真菌,应将虫生真菌作为苹果小吉丁虫生物防治的新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苹果绵蚜对苹果产量损失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crum(Haus Mann))是苹果生产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该虫的为害方式是刺吸树干、树枝和根部,在被害处形成肿瘤,破坏寄生组织,造成树势衰弱,产量降低。苹果绵蚜为害后对产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至今国内外尚无报道资料。为探索这一问题,我们从1986~1989年对苹果绵蚜为害苹果树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 在蓬莱县和牟平县选择8处苹果园,主栽品种为国光和青香蕉,树龄均在30年以上,树势中等,苹果绵蚜历年发生较重。于5~6月苹果绵蚜发生第一个高峰期,在同一苹果园选择绵蚜发生不同群落数(为害程度)的苹果树,分别被害严…  相似文献   

18.
金缘吉丁虫的防治金缘吉丁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梨、苹果、桃、杏等果树,是果树毁灭性害虫之一.。我们的防治方法是:①精细管理,尽量使树干不受外伤,以避免成虫产卵;②6月中旬成虫发生盛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于清晨振落捕杀;③成虫发生期喷施25%DDT乳剂200~...  相似文献   

19.
梨金缘吉丁虫(Lampra limbata Gebler)是梨树上一种毁灭性害虫,除梨树外,还为害苹果。它主要以幼虫在枝干皮下串食为害,致使树体衰弱,造成大枝乃至正株树枯死。绥中县明水公社在1969年首先发现此虫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参加辽宁省科技扶贫活动中发现,苹果小吉丁虫、苹果透翅蛾两种蛀干害虫在辽西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枝干受害率达到70%以上,面临毁园的威胁,且两种害虫的防治难度大,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其发生规律、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田间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1生活史及习性1.1苹果小吉丁虫在辽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枝干皮层(少数在木质部)的隧道内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在皮层下继续穿食为害。4、5月越冬幼虫长大,食量增加,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