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FMT-AHP的海南澄迈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包含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和土壤管理在内的4个子目标、11个指标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对澄迈县各乡镇进行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澄迈县耕地地力为中等水平,二、三、四级耕地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9.8%;各乡镇耕地地力水平分布不均,以瑞溪镇和金江镇最高,加乐镇和文儒镇的五级耕地所占比重较大,其耕地地力水平较低;区域降雨和地形因素是研究区内耕地地力水平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对区域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农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性工作,对区域种植业合理布局及耕地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构建包含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在内的3个子目标、10个指标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求和,对陵水黎族自治县各乡镇进行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陵水县耕地地力为中等水平,且各乡镇耕地地力分布不均,其中以椰林镇和英州镇最高,黎安镇和群英乡最低;降雨特征和地形因素是耕地地力在研究区内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地掌握建湖县土壤地力状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湖县于2007—2018年承担了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开展全县的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土壤肥力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在主要土壤类型上设点,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施肥情况调查、土壤采样及检测土壤养分,对建湖县的耕地地力养分现状做出了评价,提出了区域肥料施用主体配方,并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2次土壤普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数字化土壤养分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及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图等,构建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和施肥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4.
根据收集的耕地地力材料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采样调查分析结果,对澄迈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分级。澄迈县现有耕地2.44万hm2,划分为5个等级:1级地1 438.62 hm2,占耕地面积的5.91%;2级地4 592.99 hm2 ,占耕地面积的18.86%;3级地12 530.89 hm2,占耕地面积的51.46%;4级地4 754.09 hm2,占耕地面积19.52%;5级地1 033.80 hm2,占耕地面积的4.25%。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等级耕地的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华安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全县耕地土壤质量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1)全县耕地地力水平总体不高,中、低产田占主导;(2)全县耕地缺水面积较大,丘陵山区干旱限制尤其突出;(3)全县耕地土壤整体偏酸且CEC较低,保肥、供肥能力差;(4)全县耕地土壤矿质养分失衡,氮、硼缺乏严重,钾、镁次之。  相似文献   

6.
周琼华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1):30-32,25
通过对荔城区耕地地力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耕地地力、障碍因素及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优化该区种植业布局、发展无公害和优质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组织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采集耕地地力调查样点315个、分析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铜、锌、硼、钼)等土壤养分指标;采集污染调查样点46个,分析检测土壤铅、汞、铬、镉、砷重金属指标;对调查耕地进行地力等级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划分中低产田类型,全区中低产田耕地面积为9059.9 hm2,占调查耕地面积69.95%,针对存在的障碍因素和污染源及污染状况,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8年松嫩流域洪涝灾害致使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受到洪水冲刷、淤积和长期侵蚀,原本为中低产田的风沙土产量进一步降低。在遭受不同程度洪水侵蚀的风沙土上进行定点定位研究,以探明风沙土水毁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库容的动态变化规律。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遭受洪涝灾害的耕地按照淹水后土体平均含水量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在淹水地块进行了3年大豆培肥定位试验。探明了有机肥料的施入可以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可溶性盐含量,同时培肥地力能够改善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风沙土水毁耕地以秸秆有机和鸡粪有机肥为主的培肥措施,建立了风沙土水毁耕地良性施肥体系。  相似文献   

9.
铁岭县在2015~2017年连续3 a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探索总结出一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明显增加了项目区土壤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耕地地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将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以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技术,对海南定安县145个土壤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知样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存在空间自相关,然后采用Kring球体模型插值法,输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据此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定安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缺乏,速效钾含量严重缺乏。有机质与全氮的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南部含量较高,北部含量较低,四、五等级耕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二、三等级耕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定安县西北部有效磷含量较高,东南部有效磷含量较低,四、五等级耕地有效磷含量较低,二、三等级耕地有效磷含量较高。整个定安县速效钾缺乏,尤其是北部,二、三、四等级耕地的速效钾含量均很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总体有所下降,但全市耕地土壤磷含量比较富足。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8~2003年连续6年在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进行甘蔗连年保持不变的定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结合使用和化肥合理配施与当地群众习惯施肥比较,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同时,有机无机肥结合使用具有增强土壤自身能力,是培肥地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化肥合理配施对培肥土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先进施肥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不施肥会造成土壤衰竭,地力贡献率急剧下降,必须合理补充肥料以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尤其要投入足量的有机肥料,使其土壤有机质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以龙海市角美镇为例,通过对该镇耕地土壤进行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讨论影响该镇耕地土壤中N、P、K元素速效含量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耕地利用方式、养分投入、地理区位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影响N、P、K的速效态含量,其中耕地利用方式不同和养分投入差异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盘锦地区耕地土壤养分情况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开始,盘山县在耕地土壤上采集了578份监测土样,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pH值等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在1982年~2001年的20年间,全县耕地土壤的全氮、速效磷含量水平有所提高,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省儋州市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其耕地土壤的有机质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儋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64 g/kg,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变异系数为48.05%,属于中等变异;其空间变异变程约为16.50 km,C0/(C0+C1)值为37.34%,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可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大块状分布,有较强的连续性,其分布变异不显著,以3级含量水平分布范围最广;北部最高,其余区域(南部、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降低。这种空间分布可能与当地的地表形态、地质状况及土地经营利用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建阳市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8年福建省建阳全市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化验测试,同时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测试结果比对,找出建阳耕地土壤变化趋势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麦磷钾肥施肥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个点270个小区小麦不完全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分析、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分析以及与土壤测试值的一元一次拟合分析,获得了相关磷钾施肥参数,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多年经验,建立了响水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磷钾肥指标体系,并应用于2007年秋播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对漳州市长泰县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常规5项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长泰县耕地土壤氮、磷、钾养分不平衡,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相对不足,pH值总体上呈酸性。据此对长泰县耕地土壤提出相应的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海南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热带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以海南五指山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土壤养分现状,探讨其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五指山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H值为5.1;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均为中等或偏下水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五指山耕地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省靖州县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检测结果与1979年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靖州县耕地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加,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减少,土壤酸化加剧,这与靖州县农民施肥习惯、耕作制度发生改变有关。据此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石灰调酸和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