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和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ˉ-N和NH4+-N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根际pH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O3ˉ-N和 NH4+-N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NH4+-N或NO3ˉ-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ˉ-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ˉ-N 和NH4+-N对  相似文献   

2.
目前土壤酸化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与发展,而科学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实生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土壤pH梯度下3 种形态氮素对苹果砧木生长及15N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下,酸化土壤3 种形态氮素处理植株生物量从高到低为酰胺态氮(CO(NH2)2-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碱性土壤植株生物量则表现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植株各器官Ndff 值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随土壤pH变化差异显著;NH4+-N和NO3--N处理植株总吸氮量在pH 6.5 时达到最大值0.47 g 和0.33 g,不同土壤pH下的植株15N利用率受氮素形态影响差异显著。可见,不同土壤pH下3种形态氮素对15N的吸收征调、分配及利用差异显著,是限制植株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准偏高糖型甜研7号与标准偏丰产型甜研8号2个二倍体纯系品种及水培方法,研究了子叶期(11d)甜菜对NO3^-和NH4^+的吸收特性以及不同NO3^-/NH4^+比对苗期(31d)甜菜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了子叶期甜研7号较甜研8号对NH4^+有较大的Vmax,有利于NH4^+的吸收。低NH4^+浓度比促进甜菜对N03的吸收。而且甜研7号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于甜研8号。不同NO3^-/NH4^+也影响甜菜对NH4^+的吸收速率,2品种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2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导致了甜研7号对NH4^+的吸收较甜研8号敏感。高浓度NH4^+的存在促进了甜研7号与甜研8号对NH4^+的吸收。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甜菜对NO3^-与NH4^+的吸收与同化关系来调控甜菜的氮代谢,以提高甜菜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氮素形态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氮代谢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进霖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25-227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供给硝态氮(NO3^--N)比单独供给铵态氮(NH4^+-N)更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当NO3^--N∶NH4^+-N为75∶25时,主根长度、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的值最大。NR活性随NO3^--N比例的增加而增加,GS活性在NH4^+-N比NO3^--N少时,随NH4^+-N的比例增加而增大,当NO3^--N∶NH4^+-N为50∶50时活性最大,当NH4^+-N大于NO3^--N时活性下降。表明NO3^--N∶NH4^+-N为75∶25时对黄瓜幼苗最适宜。  相似文献   

5.
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甜菜胞液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和质体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2)基因进行mRNA的表达检测,同时进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不同氮素处理对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表达的调控,并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NO3^-:NH4^+〉1和NO3^-:NH4^+=50:50较NO33^-:NH4^+〈1更能促进GS活性;NO33^-:NH4^+=80:20和NO3^-:NH4^+=50:50较NO3^-:NH4^+〈1更能促进GSI基因的表达;NO3^-:NH4^+〉1和NO3^-:NH4^+=50:50较NO3^-:NH4^+〈1更能促进GS2基因的表达。说明硝态氮比例较高的混合态氮较铵态氮比例较高的混合态氮及单一铵态氮更能促进GS活性和GS基因的表达,氮素能有效地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甜菜幼苗叶片G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hreb.)为供试材料,采用移植盆栽方法,不同浓度硝酸盐(NO3^- -N)和氨盐(NH4^+-N)溶液供给为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高羊茅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合成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草坪施肥方案和改善观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NH4^+-N有利于植物叶片对Fe的吸收,叶片内活性铁含量高;NO3^--N不利于叶片对Fe的吸收.活性铁含量偏低。(2)不同形态氮浓度从1-8mmol/L范围内,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在12mmol/L浓度时叶绿素含量均下降。(3)随两种形态氮素浓度增加,叶片氮、磷的含量随之增加,施用NH4^+-N叶片内钾的吸收和分配受到抑制。NH4^-N有利于植株对活性铁的吸收和叶绿体的合成;NO3-N有利于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供氮形态和水分胁迫对苗期水稻吸收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吸收氮素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3种供氮形态(NH4 -N,NO3--N以及NH4 -N和NO3--N相同浓度下等体积混合)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的耦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比全NH4 -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多。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消耗略有增加;同时供应NH4 -N和NO3--N显著促进水稻对氮素的消耗;对全NH4 -N营养水稻氮素消耗的影响不明显。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同时供应NH4 -N和NO3--N增加水稻的氮素积累;对全NH4 -N营养水稻的氮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NH4 -N和NO3--N混合营养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在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最高。水分胁迫后复水,同时供应NH4 -N和NO3--N显著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水分胁迫对全NH4 -N营养水稻的氮素利用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明显降低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利用率;无论是非水分胁迫,还是水分胁迫条件下,全NO3--N营养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土壤酸化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与发展,而科学配施不同形态氮肥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实生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土壤pH梯度下3种形态氮素对苹果砧木生长及~(15)N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下,酸化土壤3种形态氮素处理植株生物量从高到低为酰胺态氮(CO(NH_2)_2-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碱性土壤植株生物量则表现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植株各器官Ndff值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随土壤pH变化差异显著;NH_4~-N和NO_3~--N处理植株总吸氮量在pH 6.5时达到最大值0.47 g和0.33 g,不同土壤pH下的植株~(15)N利用率受氮素形态影响差异显著。可见,不同土壤pH下3种形态氮素对~(15)N的吸收征调、分配及利用差异显著,是限制植株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荔枝生产中氮肥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选取糯米糍荔枝幼树为研究对象,结合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研究不同形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对荔枝植株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的荔枝植株15 N主要运向叶片,而这个特征是不随氮肥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的;在供试等量氮肥条件下,植株叶片的Ndff%以施(15NH4)2SO4、K15 NO3、CO(15 NH2)2肥料的植株显著高于施NH415 NO3、15 NH4NO3肥料的植株。试验表明在5种不同形态标记氮肥中以施(15 NH4)2SO4肥料的荔枝植株氮肥利用率最高,且显著高于施K15 NO3、CO(15 NH2)2肥料的植株。其中施(15NH4)2SO4的植株氮肥利用率比NH415 NO3、15 NH4NO3、K15 NO3、CO(15 NH2)2分别提高了18.7%、8.2%、39.5%、29.7%。  相似文献   

10.
氮素形态对甜菜氮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 以甜研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甜菜氮、糖代谢关键酶: 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及相关产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叶片中NR活性随NO-3比例增加而增加; 根和叶片中GS活性, 当NH+4小于NO-3时, 随NH+4比例增大而增加, 当NO-3∶NH+4为1∶  相似文献   

11.
摘 要:为研究固定根区水分胁迫下氮形态对玉米幼苗水分利用的调节与作用机制,本文采用分根装置,向一侧加入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分两次收获植株测定木质部水分运输速率、生理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不同部位脱落酸含量等指标,并在第7天测定叶片及根系解剖结构。氮设三种形态(NH4+-N;NO3--N;50% NO3--N+50% NH4+-N),两侧根室均匀供应。结果发现固定根区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混合氮处理能相对维持植株较高的水分运输速率;叶肉和叶片厚度大,导管数目较多,直径较大,有利于促进水分吸收与运输,适应水分胁迫。而NH4+-N对木质部汁液pH及ABA的调节作用较强,各部位ABA浓度高于其他两个氮形态;在胁迫后期NH4+-N供应的植株木质部汁液pH值增加,从而更有利于调节蒸腾作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可溶性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5种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处理菠菜幼苗,36d后采集样本,观察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1)从铵硝比100:0到0:100,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地上部鲜重不断增加,铵硝比为0:100时,菠菜的产量最高,地上部单株鲜重平均值为6.2g,分别是铵硝比为25:75和100:0处理的1.2倍和5.9倍;(2)随着铵硝比的降低,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在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营养液中硝态氮占全氮的百分数和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结论】铵硝比越低,菠菜产量越高;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形态氮素对番茄幼苗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溶液培养法,采用全根和分根两种培养方式,研究了不同NO3-、NH4+配比处理下,番茄幼苗不同部位中12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全根和分根培养下,番茄体内总N浓度:花 > 叶、根 > 茎。在全根培养下,叶片和茎中总N浓度随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而增加,适量增铵(NO3-:NH4+=75:25)显著提高了根系中P和K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降低了花和茎中总N浓度,提高了自身根系中总N浓度,但降低了两侧根系中P和K浓度。全部和局部根系供单一NH4+和NO3-、NH4+混合营养均降低了番茄幼苗各部位中Ca和Mg含量,但增加了叶片中S含量。在全根培养下,增加营养液中NH4+比例,增加了叶片中B和Mn含量,同时增加了叶片和根系中Zn和Mo含量。在分根培养下,局部根系供单一NH4+营养显著增加了根系中Fe、B、Zn、Cu和Mo含量。另外,全部和局部根系供混合N素营养(NO3-:NH4+=75:25)提高了N、P和K在体内总积累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形态及配比对甘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氮素形态对甘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为甘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氮肥施用依据,本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在不同氮素形态及硝铵配比处理后,比较了甘草生长量、药用成分以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适量的硝铵配比能提高甘草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硝铵配比中,NO3--N/NH4+-N为50/50时,根的产量、整株合成的药用成分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最高。硝态氮、铵态氮及尿素三种不同氮素形态中,铵态氮最不适宜甘草生长;根的产量上,硝态氮和尿素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尿素处理的整株植株合成药用成分的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桑树幼苗叶片PSⅡ功能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桑树在不同氮形态下光合能力差异以及桑树对不同氮形态的需求规律,以1年生桑树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以及硝酸铵(NH_4NO_3)(氮素浓度均为7.5 mmol/L)处理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NH_4~+-N下的PSⅡ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利用能力明显低于NO_3~--N和NH_4NO_3处理,而NO_3~--N和NH_4NO_3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VJ和VI均较NO_3~--N和NH_4NO_3处理明显增加,即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电子QA向QB传递速率较低,但此时桑树叶片的Sm和N却明显高于NO_3~--N和NH_4NO_3处理,说明导致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降低的原因直接与QB功能的降低有关。另外,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VK和VL也明显低于NO_3~--N和NH_4NO_3处理,说明桑树叶片OEC活性的抑制与类囊体膜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也是导致其叶片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在NH_4~+-N处理下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HEV的HE基因和S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扩增出323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与HEV亲缘性较高的牛冠状病毒及猪的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TCID50/100μl的病毒,说明该方法的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此RT-PCR方法对感染HEV的小鼠和猪进行检测,结果能从发病动物的多种组织中检测到病原,其中以脑组织的检出率最高。因此,临床疑似病例检测时以脑组织为最佳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7.
施氮肥对盐胁迫下Bt棉生长和叶片Bt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Bt棉品系K638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氮肥对不同程度盐胁迫(土壤含盐量:0(CK)、0.15%(轻度胁迫)和0.3%(中度胁迫))下棉株生长、氮素吸收、Bt蛋白含量和Bt蛋白氮占全氮量比例的影响;同时,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对NaCl胁迫下Bt蛋白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氮肥与盐胁迫对棉叶Bt蛋白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非盐和低盐胁迫下,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长(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0和2.8倍)、Bt蛋白合成(分别提高41.0%和90.9%)和全N向Bt蛋白N的转化(分别提高9.3%和15.6%);中度盐胁迫下,施氮肥虽也促进了棉株生长(1.4倍),并提高了叶片全N含量(98.8%)和Bt蛋白含量(83.3%),但并未提高Bt蛋白N占全N量的比例。无论盐胁迫与否,施NO3--N处理的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施NH4+-N的处理,但由于盐胁迫下NO3--N降低了Bt蛋白N占全氮的比例(11.0%),叶片Bt蛋白含量则略低于NH4+-N处理。据此认为,盐胁迫下施氮肥通过促进棉株对N素的吸收积累并影响全氮转化为Bt蛋白的比例,进而影响Bt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旱农区豌豆的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2 种氮素形态下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15 天干旱胁迫对不同时期豌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因形态而异,硝态氮有利于促进正常供水下根系的伸长生长,铵态氮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直径。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因氮素形态而异,3 种胁迫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胁迫期间及花荚盛期硝态氮营养下的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干旱胁迫有利于降低成熟期根系的衰败速率,产生了等量补偿或超补偿效应。综上所述,硝态氮营养有利于促进豌豆根系生长,孕蕾期干旱胁迫后复水对成熟期根系生长的补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氮的吸收和合理分配对果树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适宜供氮可实现植物的最适生长,充分挖掘植物的生长潜力。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砂培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0.00、4.00、8.00、12.00、16.00、20.00、24.00 mmol/LNO_3~-,分别用N_0、N_1、N_2、N_3、N_4、N_5、N_6表示)对植株生长及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SPAD)、叶面积、根系长度、根表总面积、根尖数、根系活力、植株全氮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N_3处理达到最高水平;Ndff值、~(15)N吸收量、氮肥利用率随着供氮水平提高均是一直降低。在低氮(N_1~N_2)条件下,~(15)N主要分布在叶片,N_1、N_2处理分别51.39%、45.90%,其次是根、茎。高氮(N4~N6)条件下,~(15)N开始向根部转移,N_4、N_5、N_6处理分别占43.80%、45.40%、51.46%。综合考虑在保证氮肥利用率较高的同时,Hoagland营养液硝态氮浓度在12.00 mmol/L水平时,显著促进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根系的发生和氮素的吸收,各器官氮素分配比较均匀,平邑甜茶幼苗生长最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