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整齐度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影响鲁西南地区夏玉米整齐度因素的分析,总结出了秸秆处理、播种机械选择、田间精细管理等应对措施,应综合应用各项技术措施,提高夏玉米整齐度,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玉米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提高玉米整齐度的有效技术措施,采用不同苗龄移栽方式,研究了玉米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乳苗移栽,返青期短,苗期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株高、叶片大小以及产量结构性状等群体整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大苗龄移栽,苗期植株大小不一致,群体整齐度差,不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内容为选用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生育期105~110 d),改5月中下旬麦田套种玉米为6月5~15日麦收后夏直播;适当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群体密度和整齐度,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 500~5 000株/亩,紧凑大穗型品种留苗3 500~4 000株/亩;适当晚收有利于玉米籽粒充分成熟,可增产15%~20%。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晋州市常年夏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7%,玉米常年亩产量499.7 kg,总产17.5万t,夏玉米是晋州市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由于有的农民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不当等原因,对玉米产量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夏玉米生产栽培技术,实施规范管理,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种植密度不合理,群体整齐度差。主要是不能根据品种特性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玉米无效株是影响群体整齐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交株、宽秆、小穗株及病虫害等.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群体中无效株率不同,无效株率越低,产量越高.在高密度条件下,高的单株产量乃是高产的重要前提.提高种子和耕种质量,留大、壮苗是降低群体无效株,提高群体及果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挖掘群体增产潜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山区超早玉米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选用高产型品种、超常早播、酿热温床双膜覆盖育苗、乳苗深窝定向覆膜种植、合理套作等关键技术,实行规范化种植,提高群体整齐度,减缓夏旱影响,避开伏旱危害,实现了玉米高产稳产,展示了现代农业的种植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与夏玉米抗旱性相关的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夏玉米抗旱性关系最密切的是株高整齐度,其与抗旱性的关联度高达0.789 0,其次是穗行数,关联度为0.786 5,穗位高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夏玉米抗旱品种育种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整齐度及穗行数的选择,从而缩短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衡水市夏玉米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遭受多发病虫危害。因此,提高播种质量,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1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性1.1播种质量关系到田间整齐度。苗期整齐度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生产上必须提高播种质量,做到苗全、苗齐、苗匀,提高苗期整齐度,充分发挥玉米单株生产力,达到高产稳产。1.2播种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关系到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在玉米的全生长期中,做好播种期  相似文献   

9.
选用高产、多抗、紧凑型优良玉米品种浚单20作为供试材料,对超高产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群体光合势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浚单20在高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的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天以上,整个玉米生育期内PAR_Avg≥300mmol/(s·m2)的有效光照时数达780h以上.通过高产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2005年和2007年均实现了超15000 kg/hm2的夏玉米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增密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往往会造成群体郁闭,光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削弱增密后对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方法】试验于2018和2019年,以登海60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株/hm~2、82 500株/hm~2 2种密度,以常规对株种植为对照,研究错株种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错株种植与密度的互作机理,提出高产夏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增密降低了群体整齐度,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光合关键酶活性在高密度下随生育期推进降幅更大,表明增密会使叶片衰老速率增大,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错株种植模式下群体整齐度提高,茎叶夹角增大,叶片更为平展,光能截获率增大,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错株种植较对株种植2个品种平均增产3.8%—6.1%。错株种植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削弱了群体内个体植株间对光温资源的竞争,保证玉米个体发育潜力的充分发挥,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结论】错株种植能显著改善群体冠层结构,优化群体的光照条件,增强其光合性能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认为,82 500株/hm~2密度条件下错株种植的模式表现最好,可为创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错株增密种植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增密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往往会造成群体郁闭,光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削弱增密后对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方法】试验于2018和2019年,以登海60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株/hm2、82 500株/hm22种密度,以常规对株种植为对照,研究错株种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错株种植与密度的互作机理,提出高产夏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增密降低了群体整齐度,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光合关键酶活性在高密度下随生育期推进降幅更大,表明增密会使叶片衰老速率增大,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错株种植模式下群体整齐度提高,茎叶夹角增大,叶片更为平展,光能截获率增大,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错株种植较对株种植2个品种平均增产3.8%—6.1%。错株种植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削弱了群体内个体植株间对光温资源的竞争,保证玉米个体发育潜力的充分发挥,使玉米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结论】错株种植能显著改善群体冠层结构,优化群体的光照条件,增强其光合性能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认为,82 500株/hm2密度条件下错株种植的模式表现最好,可为创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田间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田间整齐度是指作物群体株高分布的整齐程度。作物生产是在田间群体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发育和成熟,群体内个体间的整齐与否,必将给群体带来“量”与“质”上的差异,以至影响产量。关于田间整齐度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在稻、麦作物上已做了不少工作,而对玉米则研究得不多。目前在玉米生产上还存在出苗不匀,局部过密,地力不均等,造成田间整齐度不高,导致植株在群体内所处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一致,结果影响株型、穗型以及其它生理指标的不一致,产量因之降低。因此,田间整齐度在玉米高产栽培中是一  相似文献   

13.
在夏玉米试验中使用滴灌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能显著提高试验精确度和玉米整齐度,提高施肥的均匀度,整体提高试验质量。滴灌条件下更容易控制灌溉水量,干旱年份和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对于保苗、满足最低限度生长用水等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实施豫南区域夏玉米单产11 250~12 750 kg/hm2高产创建,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不同生长发育性状的差异已成为影响产量目标的关键因素。分析弱株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降低弱株、提高整齐度等措施,为玉米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黄淮海区夏玉米播期较常年提早3-5天,群体整齐度较好,长势总体好于常年水平。但受厄尔尼诺偏重发生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干旱和渍涝不同程度发生,整体生育进程延后。目前,黄淮海夏玉米大部分处于籽粒灌浆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近期持续发展的旱情,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商,提出了强化管理、抗旱减灾,努力再夺玉米丰收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群体整齐度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群体整齐度与产量性状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苗断垄,整地质量差,出苗不整齐,或疏于田间管理,造成玉米个体间发育不同,导致玉米个体间对资源的需求不能协调统一,形成群体内个体间竞争、强欺弱的不一致群体结构。小苗弱苗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光照不足,肥水不均,个体间差距拉大,造成玉米田间群体内整齐度变差、个体生长发育严重不平衡,主要原因是种子纯度和发芽率不高,以及在实施栽培技术过程中措施落实不均衡、不到位所致。在生产上应当尽量减少弱苗,关键是采用高质量的种子和提高播种质量,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培育生长均匀一致的单株,使个体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单株生产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秸秆全量还田、贴茬免耕直播条件下,探索宜粒收夏玉米机播的最佳冬小麦留茬高度,提高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和籽粒产量,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机械化质量及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宜粒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对照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3个麦茬高度处理(0、10和30 cm),研究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麦茬高度增加而增加,1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处理高7.87%和15.26%,3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高16.60%和19.60%.随麦茬高度增加,夏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叶片SPAD值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变细,花前叶面积指数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6叶期和9叶期随麦茬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生育期推进麦茬高度处理间差异变小.10 cm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叶和鞘中积累量和分配率,提高了籽粒积累量与分配率、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随麦茬高度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10 cm处理产量最高,0和30 cm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郑单958相比,新单68的株高、穗位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和产量均增加,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较高但成熟期落黄早;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籽粒分配率新单68低于郑单958.[结论]10 cm麦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优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整齐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玉米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明确了玉米整齐度与单株产量、穗长及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秃尖长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栽培上必须把整齐度作为衡量玉米群体生育均衡性的指标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1 查苗补缺 夏玉米在播种过程中,常因种子质量、漏播、地下害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所以,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缺或补种或移苗补栽.为保证苗子的整齐度,最好的方法是移苗补栽,但一定要带土、带水移栽,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陕西关中灌区麦茬地夏玉米良好的播种技术,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提供播种环节依据,稳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益,对目前推广应用的玉米硬茬免耕精量播种和旋耕灭茬精量播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耕灭茬精量播种在出苗率、植株生长发育整齐度、穗长、行粒数、产量、效益等方面均比硬茬免耕播种要好,每667 m~2增产56.5 kg,增值81.7元,平均增效14.8%。旋耕灭茬精量播种可以成为陕西关中灌区夏玉米较为理想的一种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