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地区光叶紫花苕完成整个生育时期282 d,适宜利用时期是现蕾期至开花期,此时期干物质产量高达5.8~6.0 t/hm2,粗蛋白含量达11%以上,粗纤维含量低于29%,粗蛋白产量0.66~0.73 t/hm2.若刈割利用推迟至结荚期,光叶紫花苕干物质产量略有增加,但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显著下降,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cv. ‘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冬闲田解决家畜冬春季饲草料缺乏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混播扁穗雀麦和光叶紫花苕,以分析不同刈割时期的最佳混播比例。结果显示:在12月刈割利用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70%以上,产量最大;在3月初刈割利用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50%左右最佳;在4月中旬刈割时,光叶紫花苕混播占比低于50%最佳。从三次刈割总产草量来看,50%光叶紫花苕+50%扁穗雀麦的混播比例为最优组合,分别比光叶紫花苕单播高出31.19%~54.23%,比扁穗雀麦单播高出3.28%~21.45%。混播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草料,是一种高效高质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和燕麦)分别与2种豆科牧草(光叶紫花苕和箭筈豌豆)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鲜草产量为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的总鲜草产量最高,达281 685.50kg/hm2;分蘖数或分枝数及死亡率、茎叶比和干鲜比,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均优于其他3个组合;4种牧草组合的最优混播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一年生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组合适宜作为黔南地区刈割型牧草地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6.
凉山光叶紫花苕生物性状与影响草、种生产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凉山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多生态观测分析,低山河谷区、二半山区秋季播种可完成全部生育过程,高寒山区越冬率低,随海拔增高植株性状表型值出现明显差异;经性状相关程度通径分析得出,影响产草的主要性状是叶质量和分枝长度,影响产种的主要性状是单株质量、结荚数、分枝长度;单株产种量及种子质量低山河谷区优于二半山区,原种生产区宜建在凉山低山河谷区。研究得出8月底前播种为适宜期,生产草适宜用种量60~105 kg/hm2,生产种子适宜用种量为22.5~37.5 kg/hm2,生产种子应采用冬前刈割1次后留种,生产草在冬前刈割1次,开春后刈割1~2次。  相似文献   

7.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 cv.‘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南方秋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麦、小黑麦、紫云英、箭筈豌豆、光叶紫花苕、绛三叶、箭三叶的产量情况以及刈割利用对燕麦、小麦、箭筈豌豆、光叶紫花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模式下多花黑麦草干草产量为0.629kg/m~2,显著高于除紫云英外的其他牧草(p0.05)";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处理2)干草产量为0.494kg/m~2,与多花黑麦草(0.429kg/m~2)和小黑麦(0.410kg/m~2)产量无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在刈割利用方面,燕麦和小麦刈割1次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刈割2次的(p0.05),而箭筈豌豆和光叶紫花苕却正好相反,且箭筈豌豆2个处理间干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针对凉山光叶紫花苕再生能力强的特点,研究了在西昌安宁河流域不同刈割次数对凉山光叶紫花苕生长状况、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播后80~100 d可刈割利用鲜草一次,开春可刈割利用2次,也可直接利用其产种,但不宜再刈割.  相似文献   

10.
刈割次数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和产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凉山光叶紫花苕再生能力强的特点,研究了在西昌安宁河流域不同刈割次数对凉山光叶紫花苕生长状况、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播后80-100d可刈割利用鲜草一次,开春可刈割利用2次,也可直接利用其产种,但不宜再刈割。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2种冬性牧草生产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对云南省秋冬季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生长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光叶紫花苕为45 kg/hm2,低于此播种量时,饲草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播种量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量与播种时间无互作效应(P>0.05),故2种牧草在云南秋冬季播种时,播种时间改变不需调整用种量。牧草品种与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性(P<0.05),推迟播种时间对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且对多花黑麦草的影响程度更严重。干季少雨及4月的高温天气是影响云南省冬播多花黑麦草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播种时间晚于11月中旬,光叶紫花苕的播种价值大于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12.
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细茎冰草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Slender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高寒山区旱作条件下,可以安全越冬,越冬率为86%~90%,第2和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3 856.6,5 386.7 kg/hm2,籽实产量分别为897,1 150 kg/hm2,生育期133~140 d,属中、晚熟多年生优良禾本科牧草品种,适合在海拔为2 750 m左右的旱作条件下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苜蓿播种量从10.0~45.0kg/hm~2设8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对越年草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苜蓿越年草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量10.0~35.0 kg/hm~2,苜蓿越年草产量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播种量超过35.0 kg/hm~2,苜蓿越年草产量不再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陕西关中农区苜蓿播种量控制在15.0~35.0 kg/hm~2,有利于提高其越年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黔草1号高羊茅新品种的栽培及利用推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草1号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cv.Qiancao No.1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绿期长、颜色深绿、适应性广、抗旱、耐高温等特点。植株自然高度76~97 cm,独山种植生育期180 d。丛生型须根系,单株分蘖可达287个,种子千粒重2.1 g,种子发芽率85%~98%。种子生产用种量22.5 kg/hm2,收种后可多次刈割利用再生草,其鲜草产量可达34 500 kg/hm2;可单播或与其他高羊茅品种及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三叶草Trifoliumspp.等混播,用于运动场草坪建植、高等级公路生物护坡及生态治理工程等,单播用种量300kg/hm2。已在生产上进行较大面积利用,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河南县圈窝子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及牧草产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县优干宁镇的阿木乎村,实施了燕麦与箭筈豌豆圈窝子混播种植。通过混播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产草量,平均产鲜草为43 560.3kg/hm2,比当地燕麦单播多产鲜草17 560.2kg/hm2,提高67.54%,干草多产5 299.48 kg/hm2,提高52.79%。混播燕麦比当地单播燕麦株高高15.7cm,重量提高0.86kg,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改善草地质量,增加牧户冷季饲草的储备。  相似文献   

16.
以蓝茎冰草为实验材料,经过2年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增加;同一施氯量下,秋春分施氮肥处理的种子产量高于春季1次施氮处理,其中秋施45kgN/hm^2、春施90kgN/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341.4kg/hm^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是影响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组分,其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后短营养枝转化;连续2年施氮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显著增加,秋施45kgN/hm^2、春施90kgN/hm^2时,生殖枝数/m^2最多,达232.3枝;秋施90kgN/hm^2、春施90kgN/hm^2时,小穗数/生殖枝与种子千粒重最高,为11.2个和4.857g。  相似文献   

17.
播种期对普那菊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普那菊苣的播期试验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普那菊苣株高和产草量极显著下降,分别从202.1cm,64119.0kg/hm2下降到47cm,10552.5kg/hm2,降幅分别为0.4%~330.0%和50.12%~507.62%;播种期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从157d减少到135d,4月中旬以前播种能开花结实,但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逐渐下降,5月3日以后播种不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6月上旬以后播种不能正常抽苔拔节。故适当早播是提高普那菊苣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重要措施。结合贵州南部气候特点,其种植利用时间以2月中下旬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混播草地建植、施肥和割草利用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牧草播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混合比例、施氮量、施磷量和刈割次数5个试验因子,进行了产量分析,建立该草地的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同时对混播草地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月播种,豆禾比例为1∶3,施氮量为0.15 t/hm2,施磷量为0.3 t/hm2,刈割4次时,其营养成分含量达15.37%,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因灌溉不当和土壤裸露而引发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已成为西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研究裸地、单作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春小麦/毛苕子Vicia villosa 4种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分时空动态,分析和对比了它们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收获期,3种种植方式对0~20 cm土层均具有明显的抑盐效应,含盐量下降幅度达16.4%~30.5%,其中单作春小麦与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显著,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不显著;单作小麦使0~80 cm土层积盐14.2%,而春小麦/毛苕子和红豆草使0~80 cm土层脱盐19.7%和23.0%;单作春小麦地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表现为中层高(20~60 cm)、上下层(0~20 cm和60 cm以下)低,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表现为上层(0~20 cm)低、下层(20 cm以下)高的特征。春小麦收获后,单作春小麦地土壤表层快速积盐,其含盐量甚至高于裸地,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地表层盐分变化较小。秦王川灌区若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预防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还能多生产36 018 kg/hm2的牧草。  相似文献   

20.
柱花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不同播种方式、不同刈割方式及不同施肥水平对柱花草Styiosanthes guianensis的分枝数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2次刈割时间间隔的增长,柱花草分枝数减少。在中等肥力处理条件下,适宜播种方式为撒播15 kg/hm2,2次刈割时间间隔为60 d,施肥模式为:基肥为复合肥600 kg/hm2,农家肥22 500 kg/hm2,不使用追肥,此时,投入产出比最低,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