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群免疫是预防鸡群发生传染病的生重要技术环节。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鸡群免疫失败,给养鸡业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差、疫苗保存和运输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鸡群健康状况差。现结合工作实践,对上述各方面逐一浅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对蛋鸡新城疫防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城疫的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性新城疫为主,在鸡群各个时期均可发病,威胁鸡群健康。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性新城疫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出引发非典型性新城疫的两大因素,包括疫苗免疫不到位和环境控制不到位;并针对这些因素建立起做好疫苗免疫、加强环境控制和提高鸡群体质等3项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对蛋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防控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 东台市某养殖场饲养的鸡于2009年10月底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死亡,经过现场调查,饲养蛋鸡共约14970只,35日龄,在10月初已按正常免疫程序全部免疫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鸡新城疫疫苗,但并未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至11月中旬,鸡群中发病共约为2120只,死亡约为1330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4.2%、8.9%。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疫苗免疫后鸡群的生长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鸡群的ELISA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以及对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鸡群的HI抗体水平,评价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CA株 CF株)在石家庄地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期以及是否会产生免疫抑制。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蛋鸡和肉鸡后,均没有观察到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蛋鸡和肉鸡均安全。疫苗接种蛋鸡后14 d、28 d、42 d、60 d和90 d,接种肉鸡后14 d、21 d、36 d攻毒保护率均达80%以上;商品蛋鸡接种疫苗后90 d其ELISA抗体水平仍高达6500以上。ND 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不引起免疫抑制。结论:试验疫苗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适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常用的免疫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气雾、注射、刺种等,各种免疫方法优缺点不同,需要根据当时的鸡群状况、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疫苗剂型(疫苗说明)、饲养、免疫设备的配置情况等现场条件选择适宜的免疫方法。本文介绍几种常用免疫方法的基本操作和优缺点情况。  相似文献   

6.
接种疫苗是鸡病防治重要的手段,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不少养殖户虽然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并按照免疫程序免疫鸡群,但因缺乏相关技术和免疫条件,免疫不规范或不到位导致免疫失败,造成损失等情况时有发生。蛋鸡生产中常用的免疫方法有点眼、滴鼻、饮水、气雾、注射、穿刺等。弱毒苗主要用点眼、滴鼻、气雾、饮水等方法免疫,灭活苗主要用注射免疫即胸部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7.
鸡群免疫接种是控制鸡群发生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由于疫苗质量差、疫苗贮藏运输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以及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干扰和鸡群健康状况差等原因,导致鸡群免疫接种失败,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就鸡群免疫接种失败原因浅析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影响鸡群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铁昌 《中国家禽》1998,20(2):29-29
影响鸡群免疫效果的因素林铁昌(广西自治区南宁养鸡厂南宁530031)鸡群的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鸡群接种疫苗后常未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造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复杂,现归纳如下。1疫苗质量的影响疫苗质量不符合...  相似文献   

9.
基本情况王某饲养蛋鸡有十几年了,可以说有经验,可是在“三八”节前,其饲养的130日龄的海兰褐壳蛋鸡发病,全群3100只,机器掏粪,机器上料,发病前鸡群按免疫程序正常免疫,健康状况良好,刚开产产蛋率不到10%就出现病症,又盲目地用新城疫疫苗2倍量饮水,鸡群的死亡数不断增加,前来求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城疫疫苗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典型新城疫在蛋鸡群中已无大的流行.但是,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在国内许多蛋鸡场仍不断发生,给我国蛋鸡业造成巨大损失.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①鸡场野毒污染严重.鸡场环境被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导致鸡群感染非典型新城疫.②饲养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后,马上进行带鸡消毒.③疫苗本身的原因.养殖户平时使用的活疫苗,一般要经过2~3个中间商,运输途径和保存方法不正确,导致疫苗反复冻融,造成免疫效果下降.④疾病原因.大部分养殖户会根据传统的经验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往往不考虑鸡群的健康状况,有时会在鸡群处于非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造成更大的应激,导致免疫效果差,甚至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疫苗免疫失败的病例,现将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一疫苗原因1疫苗非SPF种蛋制作。2疫苗本身质量差:不合格、反复冻融、效价低。二疫苗使用上的原因1疫苗使用方法不当(如ND I系饮水、  相似文献   

12.
免疫失败是指鸡群在免疫保护期内出现的发病现象。鸡群免疫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免疫的失败,给养殖业带来损失。现就产蛋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预防简述如下。1蛋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选择和使用不当1.1.1疫苗的免疫途径和免疫日龄不当每一种疫苗根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一直以来都是家禽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主要疫病之一,目前主要以疫苗预防为主,生产中漏免、免疫失败、各种应激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抵抗力下降等都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而大肠杆菌又是各种畜禽体内的常在菌,当鸡群一旦感染新城疫时,鸡体的免疫力很低,从而使大肠杆菌乘机滋生。所以鸡群一旦感染该病往往伴有大肠杆菌病,给新城疫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治疗难度。现笔者结合一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谈一下对蛋鸡新城疫病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主要损害鸡体淋巴器官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多种疫苗免疫无效及对其它疾病如新城疫、球虫病等的易感性增高而引起经济损失。IBD于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Delware州南部Gumboro地区,我国于1979年相继在广州、北京、上海发现本病,随着不同毒株疫苗的使用,该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在法氏囊母源抗体高低不齐的蛋鸡和肉鸡饲养区,屡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的发生和流行。这些自然发病时死亡率达10~30%的鸡群,即使使用中等以上毒力的疫苗或含有…  相似文献   

15.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鸡群接种疫苗后,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免疫空白”、“免疫麻痹”和“免疫弱化”发生。鸡群的免疫应答属于群体免疫应答,而群体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即使是最好的疫苗也不可能产生100%的保护,因为群体中每一个体的免疫应答水平不是相等的,而是倾向于成正态分布。一般来说,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高峰期,群体中大多数家禽的应答水平很高。群体中免疫应答水平差的这一部分家禽所占的比例大小,取决于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国肉、蛋鸡养殖业发展速度、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形势,尤其是免疫观念和方法较为落后,常常造成免疫失败,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就鸡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予以分析,以期提高鸡群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虎  李华  吕靖  蒋晓  刘娟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7):40-41
造成禽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疫苗因素、鸡群机体状况、疾病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其他因素。根据这些原因,制订相应的策略,确保禽群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新城疫弱毒疫苗在紧急免疫中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生新城疫感染的某蛋鸡养殖场,将发病鸡群分成A组、B组、C组,并分别用ZM10株、Clone30株、LaSota株三种不同新城疫弱毒株疫苗进行紧急免疫,监测并记录每组蛋鸡死亡率、产蛋率和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ZM10株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要优于LaSota株和Clone30株。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E水平和免疫应激处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水平和免疫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设计,270只19周龄健康来航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其中,3个日粮VE水平分别为0、40和100IU/kg,3种免疫应激方式分别为不注射、肌注生理盐水和肌注减蛋综合症疫苗。结果表明:VE对免疫应激给鸡群生产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部分缓解作用,在免疫应激状态下,鸡群对于VE的营养需求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隆尧县良村张某饲养的2000只蛋鸡,鸡群按免疫程序进行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