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配合饲料在微流水池塘主养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以适当的养殖密度、合理增氧、科学管理和防病治病,经过330d的试验,单产13542kg/hm2,利润72850元L/hm2,饵料系数1.93。结果表明,长吻鮠的生长水温为15~32℃,最适宜生长水温22~28℃;鱼种放养规格在70~240g/尾时生长较快,400g/尾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水温在25—28℃且规格小于240g/尾时,饵料系数较低;水温低于22℃和高于28℃时以及规格大于240g/尾时饵料系数偏高。在微流水池塘条件下,用配合饲料养殖长吻鮠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5日至2009年12月1日进行了流水池塘哲罗鱼无公害商品鱼规模化养殖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定期进行生长测定.水温7.8~13.0℃,平均全长3.5 cm、体质量2.0 g/尾的哲罗鱼鱼苗经330d饲养,平均体质量68g/尾,成活率82.4%;平均体质量68g/尾的哲罗鱼鱼种经516d 饲养,平均体质量840g/尾,成活率76.3%,平均单产57.5 kg/m3,  相似文献   

4.
长吻鮠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鮠冬片鱼种,应用5 m×5 m×3.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 cm/尾的长吻鮠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鮠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 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鮠商品鱼,应用5 m×5 m×4.5 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 g/尾左右的长吻鮠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鮠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 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5.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能冬片鱼种,应用5m×5m×3.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cm/尾的长吻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鲍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脆商品鱼,应用5m×5m×4.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g/尾左右的长吻能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娩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27日至11月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集约化流水养殖长吻鱼危鱼种试验。从四川省引进长吻鱼危鱼苗36000尾,全长为3.9±0.5cm,体重为0.97±0.12g,分养于6个面积均为200m2的圆角长方形水泥池中。养殖期间的水温15~33℃,pH变幅为7.2~7.6,溶氧高于6.0mg/L。投喂频率为3次/d,早、中、晚分别投日粮的35%、25%、40%,以30min内吃完为限,每5d调整一次投喂量。经过5个月的生长,长吻鱼危体重达110.3±12.5g,成活率为92.4%,特定生长率平均为3.1%,生长效率为47.6%,饲料系数为2.1。  相似文献   

7.
长吻(鱼危)鱼种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27日至11月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钱包进行集约化流水养殖长吻(鱼危)鱼种试验.从四川省引进长吻(鱼危)鱼苗36000尾,全长为3.9±0.5cm,体重为0.97±0.12g,分养于6个面积均为200m2的圆角长方形水泥池中.养殖期间的水温15~33℃,pH变幅为7.2~7.6,溶氧高于6.0mg/L.投喂频率为3次/d,早、中、晚分别投日粮的35%、25%、40%,以30min内吃完为限,每5d调整一次投喂量.经过5个月的生长,长吻(鱼危)体重达110.3±12.5g,成活率为92.4%,特定生长率平均为3.1%,生长效率为47.6%,饲料系数为2.1.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养殖岗位为拓展鲟鱼养殖方式,促进京郊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平谷区一室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开展了鲟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过210天的养殖,杂交鲟平均规格由250g/尾增重至750g/尾,养殖成活率达到96.5%,饵料系数为1.26,鲟鱼总产量为4342.5kg,系统内单位水体产量为17.37kg/m~3,单位水体经济效益为129.1元/m~3。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鲟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保持了较高的生长水平,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此说明在北京地区利用室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开展杂交鲟养殖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洱海鲤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海鲤最适生长水温18~25℃,产卵适宜水温20~25℃;网箱投饵养殖,投喂粗蛋白28.6%的颗粒饲料。饵料系数1.72。增重3.15倍,不投饵养殖增重1.90倍,但成活率较投饵养殖低5%;池塘培育饵料系数1.38,肥料系数4.96。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在松浦镜鲤养殖中的对比试验效果,于2018年4月2日至10月31日,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选择1号、2号并分别投放松浦镜鲤鱼种20 000尾、22 000尾,在传统养殖池塘投放10 000尾,规格均为105 g/尾;经过7个月养殖,1号、2号流水槽共收获18 425.2 kg,成活率分别为94.3%和93.9%,饲料系数分别为1.59、1.63,总产值达368 504元,折算纯利润为94 805.4元;传统养殖池塘收获7 163.9 kg,成活率为87.9%,饲料系数为1.71,产值达143 278元,折算纯利润为45 925.5元。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在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产量与提高创收效益方面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