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0、0.1、0.2、0.4、0.8、1.6g/kg土)对剑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养分含量、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剑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干重)、氮肥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均在施氮水平为0.1g/kg土时最高,地上部、根系干重分别为15.39、2.30g/株,为对照的128%、131%;氮肥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2.68%、8.48 kg/kg;而施氮水平为1.6 g/kg土时,剑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反而降低;与对照相比,适量施氮明显增加剑麻地上部生物量,但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剑麻根系生物量则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剑麻地上部和根系含氮量、植株氮素积累量总体上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氮肥回收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则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减量追施氮肥运筹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方法】5个处理施基肥量一致,以大田常规追施氮肥量为对照,在常规追施氮肥量的基础上减施10%、20%、30%、40%作为减量追施氮肥处理,分析减量追施氮肥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追施氮肥量、减施10%追施氮肥量和减施20%追施氮肥量处理的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结铃数和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减施30%追施氮肥量和减施40%追施氮肥量处理,并且各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比重按大小依次为减施10%追施氮肥量处理、常规追施氮肥量处理、减施20%追施氮肥量处理、减施30%追施氮肥量处理、减施40%追施氮肥量处理;追施氮肥量、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籽棉产量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结论】大田常规追施氮肥基础上减施10%追施氮肥量不会显著降低籽棉产量,对棉花的结铃数和铃重、衣分也均未显著降低,同时不会影响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且有利于棉株生殖器官分配比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毛桃1年生幼苗为材料,研究土施除草剂对其生长发育、根系结构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百草枯后,毛桃幼苗根系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在初期显著升高,随后受损伤程度减轻;处理后40天叶片蒸腾速率升高,叶片水分利用率、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施用草甘膦对幼苗外部形态影响较明显,处理后7天幼叶变黄、向上卷曲,根系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始终显  相似文献   

4.
硫包膜尿素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框栽和大田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包膜尿素(SU)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氮水平条件下,施用硫包膜尿素的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与一次性施尿素(N75)和追肥处理(N25*3)相比,分别增加24.3%和19.7%。施用硫包膜尿素产量比施用尿素增加16%,与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包膜尿素的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比一次性施用尿素处理高12.2%,产量增加7.3%。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一致,由此可知,施用硫包膜尿素能够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滴灌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施氮量对滴灌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析4种施氮量(0、75、150和225kg/hm2)处理对滴灌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其对茎秆干物质转运的情况。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增加叶面积指数主要是主茎7~19节叶面积增加的结果;施氮肥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当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时,增加干物质量主要是茎秆中上部节杆物质积累量增加的结果;施氮肥增加茎秆中上部节物质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粒重的贡献率和产量。施氮肥增加植株中上部节叶面积,提高茎秆干物质的积累量,并提高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粒重的贡献率。以N150处理的产量较高为4 889.62kg/hm2,其最大干物质量为16 133.8kg/hm2,其中,茎秆干物质为5 364.7kg/hm2,茎秆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为1 830.5kg/hm2、转移率为34.12%。  相似文献   

6.
大豆/玉米间作下干物质累积动态变化与产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以及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玉米间作下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前期,间作大豆和玉米与单作之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生育后期,间作大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小于单作时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而间作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则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时,接种根瘤菌处理的大豆在鼓粒期大豆根瘤干质量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而间作大豆的根瘤干质量显著高于单作;在施氮量150kg.hm-2时,接种根瘤菌处理促进了大豆根瘤的生长,但是间作种植大豆根瘤干质量显著低于单作。在经济产量方面,大豆和玉米间作体系中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籽粒产量,不施氮处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根瘤菌处理大豆和玉米经济产量总量平均增加了14.2%,在施氮为150kg.hm-2时,平均相应的增加6.5%。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籼稻冈优725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90、180 kg/hm~2)和施硅量(0、150、300 kg/hm~2),研究氮硅配施对冈优725干物质积累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水平下,施硅均能够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干物质的积累和地上部氮的积累,施氮量为0、90 kg/hm~2时,施硅均能够显著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与不施硅相比,施硅量为150 kg/hm~2处理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水稻千粒质量;施氮为0时,与不施硅相比,施硅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各施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均随施硅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施硅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各施氮水平下,施硅能显著降低根、茎、穗、精米中镉的含量及地上部镉的积累量,但叶片中镉含量升高,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施硅量为15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精米中镉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综合本研究结果,施氮量180 kg/hm~2+施硅量150 kg/hm~2对冈优725的增产降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氮肥施用对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5个氮素(N)水平(0、75、150、225、300 mg/kg),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核桃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移栽后90 d核桃幼苗干物质累积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素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生长阶段各氮素处理根长差异显著,移栽初期(45 d),适量氮素供应(150 mg/kg)可促进根系生长,移栽后135 d,不施氮处理根长最大,过量施氮(≥225 mg/kg)抑制根系生长,总根长降低。施氮显著影响核桃幼苗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叶片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氮素吸收量均在氮素用量150 mg/kg时达到最大。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用量的拟合方程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核桃幼苗适宜施氮量为6.5~157.5 mg/kg。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湖南烟区稻田烤烟移栽营养土,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营养土对烟株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营养土处理均好于对照,对于地下部分,移栽营养土能有效提高烟株根系活力,增大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和总根长,同时还能增加根尖数和根系分支数;对于地上部分,移栽营养土能有效提高烟株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同时还能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其中以草炭+菇渣+锯木屑+秸秆粉+生物炭+火土灰+促根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为显著,而单施营养液效果有限。说明营养土移栽能有效促进烟株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水稻僵苗是当前小麦秸秆还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水稻僵苗的可能机制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下设置5种氮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水稻幼苗的分蘖、株高、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下茎蘖数、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下降。根系活力、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6.6%、8.1%、13.2%、20.8%和15.4%。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无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水稻幼苗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地下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增加86.1%、45.0%、29.7%、32.4%和67.8%;高氮下,增加分蘖肥比例提高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增加水稻幼苗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结论]秸秆还田导致水稻僵苗的原因可能是根系生长量低、活力差而导致的养分吸收能力不足;适度增施氮肥,尤其是增加分蘖肥比例,有助于提高秧苗活力,改善秧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肥用量对烤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肥用量为0.12 g.kg-1时,烤烟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62、0.82、2.44、0.33 mg.g-1;不同硫肥用量对烤烟叶片的叶绿素a/b值影响不大;上、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也以硫肥用量为0.12 g.kg-1时最高。硫肥用量为0.12和0.18 g.kg-1时,烤烟的总生物量、根量、茎量和叶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寒地稻田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寒地稻田土壤养分基本状况,对黑龙江省364个农户的稻田土壤进行了养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稻田土壤有机质为14.9~100 g·kg-1,平均值是41.8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为61.6~441 mg·kg-1,平均值是166 mg·kg-1;速效磷为5.0~74.0 mg.kg-1,平均值是24.5 mg·kg-1;速效钾为13.6~477 mg·kg-1,平均值是127 mg·kg-1;pH为4.50~7.78,平均值是5.84。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寒地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并表现出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重量比3∶1∶1)为育苗基质,并配施生物有机肥、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和硅钙肥等基质营养,研究不同肥料配方的育苗基质分别在0(对照)、100mmol·L~(-1) NaCl下对"石头168"番茄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育苗营养基质处理,营养基质﹟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所育番茄苗的壮苗指数、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量及叶绿素a/b等生长生理参数均表现较优,分别为1.199、1.000g·株~(-1)、10.700g·株~(-1)、1.065mg·(g·FW)~(-1);营养基质﹟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的番茄幼苗植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叶片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则较低。因此,﹟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和﹟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番茄育苗营养基质均能明显改善幼苗的抗盐生长生理性状。  相似文献   

14.
尕海湿地泥炭土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实地取样与实验室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肃尕海湿地泥炭土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尕海湿地泥炭土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平均含量依次为302.04 g.kg-1、10.37 g.kg-1、0.81 g.kg-1和13.93g.kg-1,空间变异程度均属中等水平;随土层的加深,泥炭土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立地条件下,尕海湿地泥炭土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值表现为阳坡<阴坡<坡间平缓地,全钾含量均值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趋势;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泥炭土养分含量大多属中等变异性,但阴坡泥炭土养分含量的变异程度一般要大于阳坡.  相似文献   

15.
对杉木和马尾松混交人工林伐区人力担筒集材作业前后林地集材道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集材后除土壤容重和结构体破坏率增大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均下降,而且表层土壤(0-20 cm)所受影响较底层土壤(20-40 cm)大;集材作业导致表层土壤容重增大0.08 g.cm-3,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提高1.20%,最大持水量下降8.85%,总孔隙度减小4.39%;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62 g.kg-1、0.26 g.kg-1、36.70 mg.kg-1、0.11 g.kg-1、3.33 mg.kg-1、1.31 g.kg-1、0.59 mg.kg-1.  相似文献   

16.
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代表性的土壤剖面(0-80 cm土层),按国颁标准采集样品与测定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为0.86-1.38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27.66%-44.14%,其中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4.98%-13.22%;土壤通气度为4.67%-13.08%。(2)土壤pH值为6.03-7.45;有机质含量为13.9-120.3g.kg-1;全N为0.81-3.74 g.kg-1;全P为0.21-0.78 g.kg-1;全K为11.62-22.54 g.kg-1。以上表明,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疏松、通气性能良好;土壤中N、P、K主要养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7.
沿海沙地竹林细根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福建省漳州市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竹林细根的养分含量(N、P、K)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海沙地各竹林细根养分含量总体偏低,早竹细根N年均含量最高为10.964g.kg-1,雷竹最低为4.535 g.kg-1,台湾桂竹细根P年均含量最高为0.971 g.kg-1,乌哺鸡竹最低为0.136 g.kg-1,四季竹细根K年均含量最高为2.761 g.kg-1,花吊丝竹最低为1.127g.kg-1。各竹种细根N、P、K养分含量都有规律性的季节变化,均表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竹林生长旺季波动较大,生长后期趋于稳定,各竹种之间N年均含量变化的规律性最强,P次之,K最弱。丛生竹细根N(早竹除外)、P年均含量均高于散生竹,而K年均含量丛生竹与散生竹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当归苗生长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归出苗后,根干物质和全株干物质随有效积温增加而增长的过程符合Logistic模型曲线,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分别是:1625.8~3012.0℃,668.9~1467.0℃,快速生长期内平均生长率分别是0.1873g.(d.℃.株)-1和0.0190g.(d.℃.株)-1.茎叶干物质随有效积温变化的过程符合Cubic方程曲线,生育期内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值出现在K=16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给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以及齐穗后干物质重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水稻不同时期的叶片、茎鞘及总干物质重都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但过度增加氮肥,不仅干物质重增加不明显,而且也达不到高产水平。水稻齐穗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最佳值为9 228±300kg.hm-2;水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y=1.1099x+1 960.6(R2=0.9899)。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7个不同生育期亏水组合和4种施肥水平对糯玉米生长、总干物质量、干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相比,中肥水平时拔节前期~孕穗期中度亏水明显降低总耗水量而不显著影响糯玉米总干物质量、干子粒产量和WUE,但是该处理WUE稍高于其它亏水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明显增加糯玉米孕穗期和开花期叶面积、总干物质量和WUE,并缩短玉米开花至吐丝天数为0.7~1.0 d,其中中肥水平时总干物质量、干子粒产量、WUEt(以干物质为基础)和WUEs(以干子粒产量为基础)分别提高37.7%、50.0%、33.1%和45.1%。因此,中肥水平时(N、P2O5、K2O分别为0.25、0.10、0.25 g·kg-1)糯玉米拔节前期~孕穗期进行中度亏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