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对虾的亲虾主要来源于广东惠来以及闽南金三角沿海。经长途运输后、若处理不当,亲虾死亡率高,促熟培育艰难。现介绍笔者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做法。一、缓慢升温,增强体能亲虾运抵育苗场后,暂养池的水温与运输的水温,温差不宜超过2℃。当晚不升温,加大充气量,少量投饵。翌日开始升温,幅度2~3℃/天,并投喂亲虾爱吃的饵料沙蚕。第三天升温速度可以加快,到傍晚升至25C,并投足饵料,投饵率15%~20%。二、眼柄处理经过2天育肥的亲虾,其活力增强,此时应进行眼柄切除手术。眼柄处理时要紧握、看准、迅速,尽量减少因挣扎而造成脱…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于1979年12月—1980年2月在青岛、1980年3—4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以摘除一侧眼柄的方法进行了诱导对虾性腺成熟和提前产卵的试验研究。试验的材料是越冬的亲虾(包括海区捕获和人工养成的雌虾)。试验证实,通过摘除眼柄,消除分泌抑制卵成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群(X器官),能诱导亲虾性腺发育并获得较高成熟率(指成熟的亲虾百分比)。这样即可提高亲虾利用率,又可达到使亲虾提前产卵、孵化的目的。为充分利用育苗设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罗氏沼虾新虾亲在江西越冬及产前培育技术。在江西气候条件下,面积为100m^2的越冬池,亲是越冬密度为21~24尾/m^2或0.3~0.5kg/m^2,越冬时水温控制在19.0~21.0℃之间,经4个月左右时间,越冬成活率在70%以上。产前强化培育后亲虾抱卵率最高时可为31.7%~36.8%。从池塘养殖的成虾中挑选亲虾可不辨雌雄。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亲贝以37.5个/m^3的密度在室内池越冬60天,存活率98%,平均性腺指数开始为14.3%,最终为13.9%。与自然海区越冬相比,亲贝存活率提高25 ̄75%,平均性腺指数提高5.6 ̄8.1%。  相似文献   

5.
人工诱导红螯螯虾同步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重50~72g的雌虾每尾滴加70μL1%的JHA-ZR515,15d后产卵率平均为425%,比对照组的325%高。采用去除单侧或双侧眼柄方法,其产卵率平均分别为32%和325%,同时亲虾易死亡。  相似文献   

6.
1 越冬亲虾的后期管理进入三月份越冬亲虾进入后期管理阶段,越冬亲虾性腺开始逐渐成熟,此时应开始进行越冬亲虾的强化培育,水温开始缓慢升温。如果越冬累积水温稍高,可到3月中旬左右升温,大体上每10天升温1~2℃。随着水温的缓慢上升,亲虾新陈代谢趋于旺盛,摄食量随之增  相似文献   

7.
东沟县水产科研所承担的“中国对虾在黄海北部越冬”试验课题,于1985年10月至1986年5月在椅圈乡海水养殖场进行。越冬池面积267平方米(约400立方米),放养越冬亲虾5,040尾(雌雄4∶1)。越冬虾的成活率达50%。3月29日,温度达15.5 C,开始产卵。雌虾产卵率为45%,平均产卵量8.6万粒/只。至5月中旬,几十万苗平均体长已达2厘米。  相似文献   

8.
越冬亲虾的产卵量和卵子的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993,1994两年越冬亲虾的产卵量和卵子利用情况的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尾体重20-25g的越冬亲虾、育苗期间每次可产卵0.3-0.5万粒,总产卵量为9-15万粒,所产出的卵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率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虾越冬亲虾性腺促熟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利用越冬亲虾进行性腺促熟,用镊烫法切除眼柄,促进亲虾发育。结果:两年共培育亲虾雌虾8204尾。雄虾5683尾,获交尾虾5360尾。交尾率为71.81%。每年两批育苗,共利用水体1720m~3,育出0.7~1.1cm的虾苗12450万尾,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7.24万尾/m~3,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罗氏沼虾亲虾培育,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水温28.5±0.5℃时,罗氏沼虾相邻两次产卵间隔时间为30-40天,从产卵到第一期蚤状幼体孵出需14—16天,水温29.5±0.5℃时,从第一期蚤状幼体卵出到虾苗淡化需26天。水簇箱中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取得了淡化虾苗产量为81尾/升和94尾/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当气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越冬池放养密度以8~10尾/为宜。越冬池做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亲虾越冬的成活率。1水温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应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升温时要缓慢进行,每h升温不超过1℃。2充气与换水...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李少菁等在1984-1985年的三个不同季节里进行了切除雌亲蟹眼柄,诱导产卵的试验。结果表明,切除眼柄可导致非生殖季节的亲蟹产卵。在自然繁殖季节里,切除眼柄的亲蟹可提前11-17天产卵(比未切除眼柄的雌蟹)。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交配、交卵和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池养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人工促熟,并使之交尾、产卵、受精。实验在上海金山区抗州湾河口低盐地区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中进行,育苗用水通过兑配使盐度为27-28。育苗期间基本不换水和移动亲虾。亲虾205尾,雌雄比约1:1。雌虾切除眼柄后3-4d,性腺即开始发育,6-7d产卵,但未受精。手术后约30d,亲虾出现追尾现象、随之发生交配并出现受精卵。实验进行了约60d,共收集虾卵456.7万粒,其中受精卵出现后所产卵为137万粒,通过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内的集卵网袋,可收集到95%以上的卵,共获受精卵61万粒,平均日受精率为44.5%,无节幼体25.1万尾,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为41.2%,最高达87.5%。文中还重点讨论了雌雄亲虾性腺发育的特点,产卵交配规律,以及亲虾规格大小、饵料种类、水质状况对南美白对虾交配和受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河口区凡纳对虾亲虾培育及其生长和蜕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生力 《水产学报》2002,26(1):47-53
首次在上海河口地区成功进行了凡纳对虾的亲虾培育和育苗,并重点研究了凡纳对虾亲虾的生长和蜕皮规律,通过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来培育亲虾,盐度为9-12的自然海水加盐度为100-120的浓缩海水调配至盐度28-30。200余尾亲虾(雌:雄为1:1)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成活率达90%左右,暂养12d后,切除雌虾单侧眼柄促使亲虾成熟,手术后3d,即可观察到雌虾卵巢开始发育,7d后开始产卵,但未受精,30d后,雌,雄虾出现追尾,交配现象,得到受精卵并孵化出无节幼体,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河口区低盐海水兑配高盐浓缩海水在水循环系统中培育亲虾,最终生产出健康的苗种是完全可行的,切除眼柄前亲虾完成一个蜕皮周期需要14-15d,手术后,卵巢开始发育,蜕皮周期延长到20d左右,凡纳对虾亲虾在整个实验期间一直维持生长,切眼柄前雌虾的平均日生长率为0.25mm,较切眼柄后的0.17mm快,雄虾的平均日生长趋势与雌虾相似,前期为0.20mm,后期为0.15mm,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切除眼柄后亲虾生长减慢,蜕皮周期延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亲虾催熟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亲虾的催熟培育是指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对人工选育亲虾进行切除眼柄、强化营养以促进性腺发育,达到获得优质卵子的过程。亲虾培育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亲虾产卵的质量以及对虾育苗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生产场地与设施 生产场地为对虾良种场的亲虾车间,亲虾培育池采用半埋式室内设计,每池面积40m2,深度1.0m;产卵孵化池每池面积25m2,深度1.4m。车间配备供电、供气、供热、供水等系统,并能调节光照的强弱。2.亲虾来源 亲虾是省级(湛江)对虾良种场通过引进良种SPF亲虾自育出的子一代F1,并对F1进行严格检测、追踪养殖,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台湾省将天然的或人工养殖的雌斑节对虾切除一侧眼柄,诱导其卵巢成熟,然后将雄性斑节对虾的精(竹3夹)移植到蜕皮后尚处于柔软状态下的雌虾的纳精囊中。结果发现,当向雌虾纳精囊中移植两个精(竹夹)时,雌虾第一次产卵平均孵化率为82.35%,第二次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39.11%。当向雌虾的纳精囊中移植一个精(竹夹)时,两次产卵的平均孵化率分别为71.87%和13.17%。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产卵亲虾可多次产卵。另外对不移植精(竹夹)的雌虾在产卵前向水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亲虾时对雌虾或雄虾的规格要求基本相同,平均规格以30-40克为宜,这是因为规格适中的雌虾不但性腺成熟度较好和多数已完成了交配,而且生命力较强,死亡率相对较低。30克以下的亲虾性腺成熟度较差,交配率低,产卵量少。亲虾个体超过45克时虽然产卵量增加了,但活力较差,成活率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温泉水越冬罗氏沼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温泉水,在土池塘越冬罗氏沼虾,历经197天,平均水温21.7℃,水质状况,一般溶解氧4mg/l,PH7 ̄8,氨氮0.5mg/l,透明度30 ̄40cm。经常投饵,越冬期平均尾日增重0.06g,性腺发育正常,成活率达66.6%,试验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诱导池养斑节对虾的性腺发育与产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室内条件下,采用切除、烫灼眼柄及蓝、绿色光源光照,可有效诱导池养斑节对虾的卵巢获得不同程度发育或成熟产卵,有效率分别为64.8%和15.5%,总有效率达80.3%。亲虾个体大小及水温与卵巢发育或产卵的关系密切。体重70克以上的亲虾卵巢易催熟,性腺发育成熟大多出现在水温较高的 5—9月份(平均水温 25.0—29.5℃),尤其产卵仅在这些月份发生。亲虾产卵量较少(每尾 3—11万个/次)。室内环境下亲虾无自然交配,卵子不能孵化,仅其中一次产卵中,进行了人工交配孵化出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