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清 《植物保护》1985,11(3):40-40
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曾多年误名为(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近十多年上升为我县小麦主要害虫,造成损失很大。为掌握成虫发生情况以及时指导大田防治,需要改进和解决成虫诱集方法。 麦鞘毛眼水蝇成虫趋湿白布 1979年3月下旬第一代麦鞘毛跟水蝇成虫盛发期,发现刚洗晾晒未干的白被单上有很多成虫停息  相似文献   

2.
麦鞘毛眼水蝇为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0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地区选用青棵农家品种“肚里黄”为试验材料,根据麦鞘毛眼水蝇(II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为害特点,应用田间自然种群与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对青稞不同受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肚里黄”品种旗叶叶鞘受害程度的大小对青稞千粒重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而其它叶鞘的影响不明显;经回归分析,平均严重度(X_2)、为害指数(X_3)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式分别为:Y=4.1599 0.4962X_2和Y=5.4197 0.4718X_3;空壳率的上升是造成产量损失的直接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其经济阈值的数学模型为: X=1/2.58977CN(10.8737CN C_1)(卵量) 据此,合作地区麦鞘毛眼水蝇的防治指标为拔节后期单株卵量4.2粒。  相似文献   

3.
稻茎毛眼水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茎毛眼水蝇是一种水稻害虫。为阐明该虫的发生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作者采用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茎毛眼水蝇在江西1年发生7代,以幼虫越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均在白天进行。羽化高峰在7:30~10:00之间。1对成虫一生平均交配7.83次,交配持续时间平均4分48秒,经过交配的成虫比未交配的成虫每雌产卵量多10.77粒,产卵前期和寿命分别缩短68.2小时和42小时。成虫产卵喜选择矮秆品种。卵大多数产在叶片下部,单粒产,卵全天24小时均可孵化,孵化盛期在22:00至次日4:00。幼虫取食叶肉和幼穗,在叶鞘内化蛹。  相似文献   

4.
稻茎毛眼水蝇是一种水稻害虫。为阐明该虫的发生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作者采用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茎毛眼水蝇在江西1年发生7代,以幼虫越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均在白天进行。羽化高峰在7:30~10:00之间。1对成虫一生平均交配7.83次,交配持续时间平均4分48秒,经过交配的成虫比未交配的成虫每雌产卵量多10.77粒,产卵前期和寿命分别缩短68.2小时和42小时。成虫产卵喜选择矮秆品种。卵大多数产在叶片下部,单粒产,卵全天24小时均可孵化,孵化盛期在22:00至次日4:00。幼虫取食叶肉和幼穗,在叶鞘内化蛹。  相似文献   

5.
青稞品种抗麦鞘毛眼水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青稞品种麦鞘毛眼水蝇着卵量与其倒三叶叶基部脉间距、平均严重度均呈正相关[Y=2.4769+0.0331X(r=0.5747)、Y=42.6346+1.3424x(r=O.7625)]此外,旗叶和倒一叶叶鞘内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与平均严重度也呈正相关[Y=30.7957+8.3442X(r=0.6191)、Y=23.67+3.9044x(r=0.5559)];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产量损失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Y=55.1483-2.4633X(r=─0.5786)]。试验表明不同青稞品种对麦鞘毛眼水蝇存在着一定的理化抗性和耐害性。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稻茎毛眼水蝇田间调查方法、蛹的分级、不同温度下蛹、卵历期和产卵前期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1996年对第2代稻茎毛眼水蝇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发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盐城地区麦黑斑潜叶蝇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黑斑潜叶蝇(Cerodonta denticornis Panle)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分布于甘肃、台湾等省。射阳县植保植检站2002年发现麦黑斑潜叶蝇为害大、小麦,并对其为害情况作了初步调查。 发生情况:本县麦田有麦黑斑潜叶蝇的占90%,株害率平均为5.18%,其中小麦株害率为2.44%-  相似文献   

8.
方崇古 《植物保护》1987,13(5):24-24
近年,我们用1月份麦田水蝇的虫口密度作为4、5月大田水蝇实际发生量的预测,实践证明可靠,准确。 方法是选早、中、晚播麦田各1块,每田3点取样,每点查小麦100株。全月分上、中、下旬3次调查,统计全月各田的活虫数量(卵壳算活虫数)。平均每田活虫数在20—30头以上的,各类麦田都属严  相似文献   

9.
萝卜蝇 Delia floralis(Fall'ne)是吉林省秋白菜、萝卜的重要害虫,尤以秋白菜受害严重.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作者对萝卜蝇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982~1990年,在长春、吉林市蔬菜区固定4个点。调查内容和方法:成虫于7月25日至9月15日,在白菜地设置2个装有糖蜜诱剂的诱蝇器,每日早晨观测记载诱蝇量。卵于8月1日至9月15日,每3天调查1次。在有代表性的白菜地内,取5点,每点10株,计50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分析了解棉铃虫卵在田间呈核心理论分布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卵量调查方法的改进,应用序贯抽样检定防治标准,及统计资料的代换方法。根据棉铃虫卵在田间呈核心分布型,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准确度,改进我国已经应用的田间取样方式,提出田间卵量调查方法是:以200株为取样量,采用平行线式,40个样点,每点单行五株。因为这样增多了样点和卵分布核心相遇的机会,经与原采用的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分行式取样比较,平行线式取样准确度最高,降低了样本平均数代表性误差。为了节省田间卵量检查时间,可采用调查着卵株率计算百株卵量的办法,或对不同卵量密度的田块区别对待,百株卵量10粒以上检查100株,10粒以下检查200株。以田间百株卵量15粒或着卵株率11.77%为达到防治标准;卵量10粒或着卵株率8.36%为未达到防治标准,制定了序贯抽样检定防治标准的方法。检查卵量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方程:d_o=0.1127n-8.5353d_1=0.1127n 8.5353检查着卵株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方程:d_o=0.0998n-6.4228d_1=0.0998n 6.4228为了使用方便,制定了每次检查五株为单位的序贯抽样确定防治标准的田间实用检定表。实例计算表明,对棉铃虫卵和田间调查资料,进行变量分析,用对数和平方根代换均可。根据卵呈核心或嵌纹分布的特点,对数代换更为合理些。  相似文献   

11.
麦种蝇在陕西关中地区,近几年来,为害日益严重。从1960年4月以来,我们对麦种蝇的生活史、习性、犯獗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证明小麦受害程度和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栽培技术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麦田小气候;同时也影响麦稈蝇的活动、取食、繁殖和为害。改进栽培技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是防治麦稈蝇的有效措施。一、播种期:播种期与麦稈蝇为害的关系,在不同季节表现有明显差別。秋苗期,播种早的受害重。根据对南大2419,612,6028,碧玛1号等四个品种的调查,凡9月播种的小麦,秋苗被害株率达25.1%;—54.0%;10月上中旬播种的被害株率  相似文献   

12.
蒋际清  周元湘等 《江西植保》2002,25(2):48-48,57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sasakiiYuasaetIsitani,俗名黑稻秆蝇 ,属双翅目 ,水蝇科 ,毛眼水蝇属。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荆州等地。福建省三明市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就普遍发生 ,尤溪等十多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仅发生严重的 1 985年统计 ,全市就发生 2万hm2 ,占双季晚稻面积的四分之一 ,遍及全市 50多个乡镇。近年来 ,在尤溪等县有猖獗发生和危害上升的趋势。本文就稻茎毛眼水蝇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及为害情况稻茎毛眼水蝇在福建三明市一年发生七代。以幼虫在沟边、田边游草 (李氏…  相似文献   

13.
牧草盲蝽不同虫态在棉株上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张仁福  张瑜  刘海洋  姚举 《植物保护》2016,42(5):177-180
为了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成虫、若虫和卵在棉株上的分布及其习性,采用目测法调查棉株不同器官上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和卵的数量。研究显示:蕾期、花期、铃期和全生育期,棉株不同器官上的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种群密度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成虫密度:叶片蕾花铃;若虫密度:蕾叶片铃花。牧草盲蝽卵在整个棉株上均有分布,43.5%卵分布在上部,同时叶柄和棉铃上卵量最多。以上结果表明牧草盲蝽成虫主要分布在棉株的叶片上,而若虫主要分布在蕾和叶片上。卵主要集中产在棉株上部,叶柄和棉铃上居多。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明牧草盲蝽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间调查了桃蛀螟卵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桃蛀螟卵主要产于叶片正面基部附近(叶鞘顶端和叶腋),其次在叶鞘和雌穗苞叶上,花丝和叶片其他位置卵量最少。桃蛀螟卵主要分布于玉米植株中上部,雌穗节上1~2节(倒6节和倒7节)卵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寄主作物烟粉虱种群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玲  魏洪义 《植物保护》2010,36(3):103-105
采用等距机械抽样法对棉花、茄子、豇豆等不同作物上烟粉虱成虫、蛹、卵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茄子叶片上烟粉虱成虫和蛹的数量最多,豇豆叶片上卵的数量最多。棉花上烟粉虱成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蛹、卵的种群为均匀分布,茄子上烟粉虱成虫和蛹为均匀分布,卵呈聚集分布;豇豆上烟粉虱成虫为均匀分布,蛹和卵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卵在稻株上的分布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检查处于4叶期带有二化螟卵的杂交稻64株和常规稻63株,其结果是:杂交稻卵产在叶片正面的占95.52%、反面占2.99%、叶鞘外侧占1.49%;常规稻叶正面的占98.44%、反面占1.56%、叶鞘上未见。不同叶位叶片的卵量是:杂交稻第一叶  相似文献   

17.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 sasakiiYuasa et Isitani为2—2.5毫米大的灰黑色小蝇,双翅目水蝇科。70年代以来,危害越来越重,尤其晚稻被害株率达30—60%,成了水稻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此,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中、下旬三代斜纹夜蛾产卵盛期,在如皋市如城蔬菜生产区,选长势较好的花椰菜田9块,采用随机取样调查法,每块田调查21~42个样点,每样点顺行连查4株,记载着卵量。空间分布型测定,采用聚集指标法、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聚集指标法测定结果如表1。表1显示C>1,I>0,m/x>1,CA>0,κ>0,表明花椰菜田斜纹夜蛾卵呈聚集分布。用Iwao的m-x直线回归法检验,根据不同卵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据回归得m=0.3705 1.0345xr=0.9237其中α=0.3705>0,β=1.0345>1,说明斜纹夜蛾卵存在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呈聚集分布。用Taylor指数法检验,根据…  相似文献   

19.
韦永家  费大华 《杂草科学》1991,(2):39-40,11
眼子菜是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我县沿河、低洼等局部稻区发生严重。为了选择正确的抽样方法,准确估计其危害损失,指导防除工作,于1990年我们进行了该草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 (一) 调查方法:以眼子菜叶片作为分布型的调查对象。因为眼子菜在水面匍伏生长,当田间叶片覆盖水面一定面积时,株与株之间很难区分,株数的调查数值与实际数量往往差  相似文献   

20.
稻水蝇是钻心为害水稻上的一种蝇类害虫,自七十年代以来,该虫上升为我县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多年来对该虫定名较混乱,发生规律不太清楚,防治比较被动,在生产上往往受害较重。现已确定我县的稻水蝇与上海昆虫研究所范滋德先生最近鉴定的菲岛稻水蝇相同,为国内一种新害虫。属双翅目、水蝇科、毛眼水蝇属,种名为(Hydrellia philippinaFerino),中文名称:菲岛稻水蝇,亦称菲岛毛眼水蝇(以下简称稻水蝇)。该虫除为害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