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及后熟处理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燕 《长江蔬菜》2011,(24):18-20
为明确辣椒种果的适宜采收期和后熟时间,提高种子质量,研究了辣椒花后40 d、50 d和60d 3个采收期及不同后熟时间处理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及后熟会影响辣椒种子质量,花后50 d和60 d采收的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千粒质量明显提高,其中花后50 d采收,并后熟15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种瓜不同采收期和后熟期对丝瓜种子质量有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的丝瓜种子是培养丝瓜壮苗和获得高产的基础。影响丝瓜种子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采收期和后熟处理是影响丝瓜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我们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在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沙肉丝瓜。分别进行了不同采收期丝瓜种子质量比较,及后熟处理对丝瓜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种瓜采收期对丝瓜种子质量有明显影响,雌花开放后25 d采收的种瓜,种子无发芽率,种子不可用。随着种瓜采收期的延长,种子质量明显提高,当种瓜采收期达45 d以上时,种子质量达正常种子水平,可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6,(12):38-40
为了研究不同砧木与甜瓜嫁接亲和性,分别用厚皮和薄皮甜瓜做接穗,用南瓜、葫芦和野生西瓜作砧木,通过嫁接成活率、植株长势、单株果实平均质量等8个指标研究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厚皮和薄皮甜瓜用南瓜作砧木,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和70%;用葫芦作砧木,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6%和80%;用野生西瓜作砧木,平均成活率均为10%;定植后,南瓜砧木嫁接苗生长最快,果实平均质量比对照高30%以上,薄皮甜瓜处理单株结果数量低于对照,葫芦砧木嫁接苗生长比对照慢,在伸蔓期,80%植株黄化死亡。野生西瓜作砧木,定植20 d后,80%植株黄化死亡。综上所述,南瓜类型砧木与甜瓜嫁接亲和性最好,其次为葫芦,野生西瓜亲和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期和后熟天数对茄子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和后熟天数对茄子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种果后熟能够明显改善种子质量,随着天数的延长各成熟度千粒重,发芽率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花后10~40d的沙葱种子为试材,研究其发育过程中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探明沙葱种子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发育过程中沙葱种子和果实的含水量及种子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花后35~40d时,种皮由灰褐色转为黑色;花后25~40d时种子已具萌发能力,发芽率16.67%~26.67%;随着发育天数的增加,沙葱种子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脂氧合酶(LOX)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花后35~40d,生理生化指标趋于稳定,种子已达到生理成熟;因此,沙葱种子在花后35~40d即可采收,为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早春红玉、万福来2个小型西瓜品种为接穗,拿比砧(葫芦)、红盾(野生西瓜)为砧木进行嫁接,以自根苗为对照,比较不同砧木对西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生西瓜红盾作为砧木嫁接西瓜可以增强植株生长势及抗病性,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影响野生杏种子萌发的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新疆野生杏的单株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机械去壳、去种皮及赤霉素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杏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杏种子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之提高;低温层积处理40 d后野生杏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发芽率可达90%;野生杏种子的种壳和种皮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种子萌发,去除种壳可使种子萌发提前,同时提高其发芽率;未层积的种子在去除种皮后用清水处理24 h,在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80%以上,说明去除种皮能基本解除种子的休眠;一定浓度的GA3对野生杏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6号带壳种子与去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均为100mg/L,发芽率分别为86.7%、100%.而7号带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为300 mg/L,发芽率为70%.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种衣剂对蔬菜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黄瓜、西瓜、甜辣椒和大白菜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子,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对种子质量和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种衣剂对试验蔬菜品种的田间出苗没有影响;包衣种子在常温下保存1 a后,其发芽率没有明显的降低。对不同药种比处理的西瓜种子在40℃恒温条件下进行了人工老化20 d,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没有明显的差异;人工老化30 d时,所有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比都有极显著的差异;药种比为1∶10的包衣种子发芽率从对照的100%下降到37%。使用吡虫淋种衣剂处理蔬菜种子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种比,以达到防治虫害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甜瓜新品种金蜜一号杂交种的产量和质量,作者研究了种植密度、雌花去雄及授粉时间、留果节位以及后熟时间对金蜜一号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蜜一号甜瓜最佳的制种方式为母本种植密度1 200株/667 m2、大蕾期去雄后当日授粉;留果节位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种瓜采收后后熟9 d,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高代自交系W-17-FGFB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EMS浓度(0.5%、1.0%、1.5%、2.0%)和3个诱变时间(12、16、24 h)处理,研究不同诱变条件对西瓜种子发芽率、出苗率以及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1.5%)EMS 3个时间处理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均在68%以上;2.0%EMS处理24 h的致死率接近半致死量。诱变处理后西瓜植株在叶形、叶色、花器官、果实等表型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2.0%EMS浸种24 h为西瓜种子突变的最适宜诱导条件,可以获得丰富的表型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黔产南沙参(轮叶沙参)为试材,应用随机试验与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南沙参种子形态、产量、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探明南沙参种子采收适宜期,为南沙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建立、良种选育、优良种苗的培育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花凋谢后的15~25 d,南沙参种子大小增长最为迅速,之后种子大小的增长速度减缓;花凋谢后的10~20 d,种子发芽率变化不大,25~35 d迅速升高;千粒质量从花凋谢后25~30 d较高;35 d采收果实过程中种子极容易从果实开口脱落,平均果实种子数量显著降低;南沙参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在花凋谢后30~35 d后变化幅度较小;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在花凋谢后10~15 d变化不大,15~20 d后迅速上升,20~35 d维持不变;南沙参种子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花凋谢后的第30天达最高。  相似文献   

12.
导读:如何提高砧木(葫芦)和接穗(西瓜)种子的发芽率是西瓜嫁接苗生产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重要环节。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这项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一套简单有效的浸种催芽技术,使葫芦砧木种子一次性发芽率达到85%~90%,甚至高达95%,西瓜接穗种子发芽率达到90%~95%,大大提高了种子利用率和工作时效。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了低温处理砂梨果实对其种子沙藏发芽率的影响。不同杂交组合的砂梨杂交果实在4℃冷藏处理100d,种子沙藏后发芽率显著高于常温下处理砂梨杂交果实,其中安农一号×翠冠(冷藏处理)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79.67%,安农一号×新世纪(冷藏处理)发芽率居中,发芽率为45.00%,安农一号×4-16(冷藏处理)在冷藏处理中发芽率最低,发芽率为30.67%;种子发芽的时间比对照缩短50d;种子发出的芽比对照健壮,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7,(12):30-32
以野生西瓜1号(绿籽)、野生西瓜2号(红籽)、野生西瓜3号(红籽)为砧木,‘西嫁强生’和‘超丰抗生王’为砧木对照,接穗为‘中科1号’和‘特大新抗9号’,研究野生西瓜对‘中科1号’和‘特大新抗9号’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嫁强生’砧木增产效果最显著,3个野生西瓜砧木次之,但2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野生西瓜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最高达到11.40%,品质较佳,高出‘西嫁强生’1.00%。‘西嫁强生’、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和野生西瓜3号均可以作为大果型西瓜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南瓜、瓠瓜和野生西瓜作砧木,早佳(84-24)西瓜为接穗,对大棚生产条件下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嫁接苗成活率、植株生长、产量、果实品质等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砧木中,瓠瓜砧木的嫁接西瓜成活率和果实品质表现较好,但南瓜砧木和野生西瓜砧木的嫁接西瓜在大棚生产条件下不易发生急性凋萎和早衰,总产量高于自根苗和瓠瓜嫁接西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并采用果实后熟0、30、45、60 d,剥离清洗种子及GA 300、600、1 000 mg/L溶液浸种1 h后,室内河砂播种,试验其种子萌发方法。结果表明,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乔木,4—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直径(32.7±5.80) mm,单果质量(23.0±5.30) g;种子肾形,千粒重1 070 g;成年植株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种子经"果实后熟+河砂播种"可萌发,果实后熟60 d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仅5%;果实后熟60 d+GA溶液浸种1 h+河砂播种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 60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83.3%,可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野生西瓜种子萌发率低和发芽不整齐的问题,以河沙为引发基质,研究了基质湿度和引发温度、时间对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引发温度对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而基质湿度和引发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质湿度、引发温度和时间对野生西瓜种子活力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交互效应,适宜引发条件组合是:基质相对含水率75%、引发温度6℃、处理时间9 d。引发处理后,种子电解质泄露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冬瓜种子质量在其发育过程及采后处理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如葵 《中国蔬菜》2006,1(9):16-18
冬瓜品种TW2012的种子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膨大阶段、干物质积累阶段及脱水阶段;种子的充实成熟期在花后55 d左右,种子发育25 d后开始具备生活力;然而,种子发芽率并未随着生活力的提高而提高,大约70%的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可通过种子库藏或采后果实贮藏等方法解除,其中果实贮藏更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9.
尚霄丽 《现代园艺》2014,(13):33-34
<正>苗木是桃树栽培的基础,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建园能否成功和桃树将来的产量和品质。苗木质量的好坏受砧木类型、嫁接时期等因素的影响。1桃的砧木类型砧木为栽培品种提供根系,常用的砧木有毛桃、山毛桃、毛樱桃3种类型。2砧木苗的培育2.1砧木种子的处理毛桃种子壳比较厚,透水透气能力差,种仁的后熟时间较长,沙藏时间应该在120天左右为宜。应于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嫁接前后西瓜果实瓜氨酸含量及其合成途径关键酶表达量的变化,从基因表达水平阐明嫁接影响西瓜果实瓜氨酸含量的机制。【方法】以低瓜氨酸品种‘SBD黑’为接穗,以‘西嫁强生’为砧木,插接法嫁接‘,SBD黑’西瓜实生苗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瓜氨酸含量,通过荧光定量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瓜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嫁接可以增加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瓜氨酸含量,且在西瓜果实发育38 d时瓜氨酸增加量最大(63%)。在果实发育后期NAGK、GAT基因表达量在嫁接西瓜与未嫁接西瓜果实中相差较大,嫁接西瓜果实中Arginase基因表达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始终高于未嫁接西瓜。【结论】嫁接西瓜果实中瓜氨酸含量的升高可能是由于瓜氨酸合成上游基因NAGK、GAT高表达,下游基因Arginase低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