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设置防护林 常用树种有毛白杨、早柳、臭椿等。主林带应与主要有害风向垂直,相邻主林带间距200-300m。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相邻副林带间距800-1000m。林带一般由5-7行组成,主行距1-2m,占地为果园总用地的1.5%-3.5%。林带北面与枣树要保持30m左右,南面距离15-20m。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对于农业生产增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认为农田防护林规划要遵循的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主副林带走向的确定;主林带和害风方向的交角和偏角;主副林带的宽度和其间距的确定以及林带结构与断面类型的确定。通过这些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的划分来确定在营造农田防护林时有个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黄骅市是多年栽植冬枣的基地,为北方主要枣产区之一,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冬枣是晚熟鲜食品种,在黄骅的成熟期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耐贮藏,可贮存至次年4~5月,能在果品淡季长时期供应市场,大大延长了鲜食枣的供应期,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现将黄骅地区盐碱地冬枣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园1.1园地选择宜选排灌水良好地块建园。1.2防护林设置防护林的建设具有减少风害,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冬枣花期授粉坐果,减少土壤蒸发,抑制盐碱的作用。林带株行距以2 m×3 m为宜,与当地主风向垂直,林带间距为350 m左右,一般为3~5行乔木树种,株间…  相似文献   

4.
1开心矮化修剪 采用“低、拉、剪、开心”整形修剪法,不留中心干,高度控制在2.5m以下,三大主枝按方位角120°伸展,主枝基角40°左右。主干高60cm左右。每一主枝两侧配置3个副主枝,第一副主枝分枝点离主枝基部1.5m左右,同侧副主枝间距1m左右。主枝、副主枝两侧配置侧枝,同侧侧枝间距70cm左右,侧枝是全树的主要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5.
1目标树形 小冠开心形树形指标:树高2.5~3.0m,干高为1.0~1.8m(低干1.0~1.2m、中干1.2~1.5m、高干1.5~1.8m);永久性主枝3~5个。间距0.4~0.6m。  相似文献   

6.
1扇形架盆栽葡萄1.1搭架取两根长度为1~1.5m的竹竿,在盆口两侧斜插至盆底;然后横架2~3根与竖竿宽度相适应的竹竿,并绑缚成上宽下窄的扇形架。1.2整形定植当年选留一条主蔓,并在40~50cm高时,留5~6片叶摘心,延长梢也按此法反复摘心。主蔓可直立引缚或盘曲引缚,基部15cm以内的副梢应及时抹除。中上部选留3~5个健壮副梢,留4~5片叶反复摘心,以培养结果母枝;其余副梢可留1~2片叶反复摘心。1.3修剪冬剪时,主蔓剪留1m左右;作为结果母枝  相似文献   

7.
I二型栽培的基本模式1.1稀植模式幼树期和初果期可间作棉花、小麦等。667m2用酸枣仁150~200g,按行距4m、穴距0.25m播种,每穴2~4粒种子。按4m×0.5m嫁接,667m。不超过330株。按1.5m的株距确定永久株,永久株间可留1~2株作临时株,与永久株间距0.5~0.75m。永久株主要是小冠疏层形;临时株或临时加密行,在不影响永久株整形结果条件下,主要采用单轴形、水平扇形和丫字形。  相似文献   

8.
1 合理密植  861 1在棚栽时要注意密植 ,一般可采用0 .8m× 1 .5m的株行距栽植 ,667m2 (亩 )栽植 5 5 5株较好。2 单壁篱架整枝 采用单壁篱架 ,多主蔓自然扇形整枝 ,定植后留 2个健壮新梢培养成主蔓 ,副梢长出后 ,留顶端 2个副梢延长 ,待其长到 5 0cm时摘心 ,顶端 2个二次副梢长到 40cm时再摘心 ,如此反复 ,离地 5 0cm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 ,以上副梢留 2~ 3片叶摘心。3 养树  861 1在定植的头一年以养树为主要管理目标 ,在 5月上旬应及时疏除无用的嫩梢 ;主蔓延长枝要注意留副梢 ,副梢留 2~ 3片叶摘心 ,主蔓在立秋前后摘心 ;生产季节…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应用性诱芯防治金纹细蛾时,不同性诱芯挂置高度和挂置间距的平均虫斑数都存在显著差异,挂置高度和间距组合存在极显著的互作关系。以挂置高度为1m、间距分别为15m和20m时,防治效果较好,300片叶的虫斑数分别为22个和19.67个,二者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他处理组合差异显著,二者的防效分别为67.16%、70.64%。生产中从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方面考虑,建议以挂置高度1m、间距20m为宜。  相似文献   

10.
1套袋前管理l.1副梢处理一般于花期将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先端副梢留4~5片叶摘心,主蔓延长枝留12~20片叶摘心,对旺树、旺蔓花期环割,以提高坐果率。1.2花果管理在始花前10d左右,疏去弱小和过多的花序,一般每667m2留3000~4000个穗,每个  相似文献   

11.
陈应志  廖琴 《中国蔬菜》2008,1(4):63-64
小玉7号西瓜 选育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95d(天)左右。生长势强,主蔓长4m,叶呈羽状深裂。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6~7节,雌花间隔4~5节。果实高圆球形,果形指数1.08。果皮青黑色带隐条纹,皮厚0.5cm。果肉黄色,肉质脆,纤维少,口感风味好。种子麻褐色,千粒质量52g左右。果实含糖量10.7%,商品率94.7%,单瓜质量2kg。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南京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经精心设计后开展试验研究,旨在探索出不同基质含水量与秋播花椰菜工厂化育苗质量间的关系。将秋季花椰菜育苗划分为播种发茅期、子叶期、1叶1心期、2~5叶期、4~5叶期5个生长阶段,在各阶段均设定4个不同的基质水分处理值进行观测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秋季花椰菜育苗5个生长阶段的最佳基质含水量依次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5%、65%、65%、75%和75%;另可提供秋播花椰菜优质种苗相应标准参考值为:苗龄4~5叶,株高7.47cm,茎粗3.64mm,最大节间距o.78cm,最大叶形指数1.44。  相似文献   

13.
1整形 采用矮冠密植栽培模式,树形为疏散双层开心形。南北行向,株行距2m×3m。有较强的中心干,树干高度60cm,树高2.5~2.8m。第1层主枝3-4个,每个主枝上留1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第2层主枝2~3个,与第1层主枝错落分布,长度要小于第1层。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层间距0.8m,整形期间可适当选留辅养枝。2~3年完成整形。  相似文献   

14.
湖南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其栽培利用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贺军辉  林峰 《园艺学报》1996,23(4):379-383
湖南观赏匿类资源,经调查共有驯科兀属183种。主要分布在湘西、湘西北以及湘南、湘西南地区,垂直分布主要位于海拔600~1000m的常绿阔叶林带和海拔1000~1600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上壤、水分、光照等因子是引种栽培观赏蘑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棚体结构 选南北走向的平坦地块,土壤肥沃,砂壤土,排灌条件优越,pH值5-8.5,含盐量0.08%-0.1%。棚体跨度15-18m、长80~100m。  相似文献   

16.
1.1竹木结构单栋塑料大棚立柱用直径8~10cm的毛竹为材料,拱杆为毛竹(直径8~10cm)一分为四的竹片。大棚跨度8m,长度50~60m,肩高2m,顶高3m,拱杆间距1~1.2m,立柱间距3m。拱杆上盖薄膜(厚0.05mm),两拱杆间用压膜线固定在预埋的地锚上。该结构多柱支撑,比较牢固,建造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遮光多,作业不方便。  相似文献   

17.
金丝瓜又名金瓜,以老熟瓜供食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北方地区属稀特蔬菜。其栽培容易、作务简单,种植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特征特性 金丝瓜主蔓长3.1~3.8m,节间长10~13cm,分枝性较强。主蔓5~8节位出现第1朵雌花,以后每两节位出现1朵雌花。以主蔓结果为主,每株有效坐果3~5个,果实椭圆形,皮肉金黄色,单瓜重1.3~2.1kg,果长20~23cm,横径13-15cm。  相似文献   

18.
1扇形架栽植第1年选留1条主蔓,并在30~40cm高时留5~6片叶摘心,延长梢按此法反复摘心,主蔓基部10cm以内的副梢及时抹除。中上部选留3~5个健壮副梢,并留4~5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可留1~2片叶反复摘心。冬天葡萄下架时剪枝,主蔓剪留1m左右,作为结果母枝的副梢留2~3节短截,疏除其余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老河口市现有梨栽培面积5670hm2,年产量9.5万t,其‘双水牌’忧质梨畅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港澳地区及俄罗斯。在生产中,我们推广梨双层开心根树形,树体结构稳定,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大面积产量连年稳定在2500-3000po.7mz,优质果年朋.5%。现总结如下。1树体结构树冠半圆形,树高25-3.OIn,冠径3.5-4.om,具中心领导于,于高40-50cm。主枝分两层,第1层3-4个主枝,基角er-70,按近似gr或IM方向均匀分布,主校间距10-15cm,层内距月一40cm,每主技上配备l-2个侧技。第2层2-3个亚主枝,基角为gr~er,与第1层主…  相似文献   

20.
1生长结果习性 嫁接当年生长旺盛,新梢长度可达1m以上,粗度可达1.2cm,并且可以萌发副梢。嫁接当年即可在主梢和副梢上形成花芽,第2年结果。枝条一般可分为结果枝、生长枝、结果母枝。嫁接后第2年及以后各年萌发的新生枝大多为结果枝,约占新枝总量的95%;生长枝主要有内膛潜伏芽萌发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