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热带李新品种‘华蜜大蜜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蜜大蜜李’是从‘三华李’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 果实近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51.5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 , 酸甜味浓, 肉质软溶, 丰产稳产, 是‘三华李’中的大果品种, 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在广东6月中下旬果实红熟。  相似文献   

2.
红宝石李,又名龙园秋李、龙园秋蜜、秋红、晚红李,原育种代号83—10—7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1982年以九三杏梅李为母本,福摩沙为父本杂交育成,199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涿鹿县开始引种在河川丘陵区试栽。  相似文献   

3.
天目蜜李及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童正仙(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311500)陆寿忠(浙江省桐庐县果树研究所)1品种特性天目蜜李(见封面照片),属西洋李系统,由已故园艺界泰斗吴耕民教授命名。树冠扁圆头形,树姿开张,树势强健,当年生强枝长可达12m...  相似文献   

4.
国外名贵李引种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名贵李引种试验示范*魏文娜钟晓红石雪晖李爱生(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410128)(湖南省隆回县李良种繁殖示范场)长期以来,湖南栽培李多为本地品种,品质良莠不齐,综合性状优良的甚少。70年代后,虽然从福建引进了芙蓉李和李,但李中近50%因种性不良...  相似文献   

5.
红晶李是浙江省丽水市城西园艺场从天目蜜李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经多年、多点、多子代遗传稳定性测定证明:红晶李遗传性状稳定,具成熟早,外观艳丽,风味浓郁、丰产等特点,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早熟李品种.2000年5月通过专家组的评审,2003年12月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晚红李整形修剪试验研究初报李晓阳,朱世新,万惠民,李献芬(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晚红李是半干旱地区主要优良李子品种。现在已发展到80余万株。随着果树栽培方式的改革,李树也向集约化栽培转化。传统的李树形(自然开心形)虽有些优点,但因其树冠大,单位面积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李和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中国李(Prunus salicina)‘绥李3号’、樱桃李(P. cerasifera)‘红果樱桃李’及其种间杂种‘蜜思李’的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果实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蜜思李’、‘绥李3号’和‘红果樱桃李’分别检测出58、53和29种香气成分,且‘蜜思李’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绥李3号’主要香气物质是醛类,‘红果樱桃李’为醇类,‘蜜思李’为酯类;γ–十二内酯和γ–癸内酯是‘蜜思李’特有香气物质;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蜜思李’和‘红果樱桃李’分别划为“酯香型”李和“醇香型”李类型。  相似文献   

8.
龙滩珍珠李是在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一株特晚熟李实生树中发现,经过2002—2008年连续7年观察及生产试验获得。综合性状优良,晚熟、丰产稳产、品质优、外观美、自花结实、耐贮运、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与当地榇李品种相比,成熟期延迟15~20天。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龙滩珍珠李。  相似文献   

9.
李抗寒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锋 《中国果树》1993,(1):1-2,5
根据我国北部地区气候严寒、李子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果实较小等问题,作者从1978年开始进行李抗寒优良新品种选育。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了一批抗寒、品质优良、果实较大、不同熟期及鲜食加工兼用的系列李子新品种(系),其中表现突出的有长李15号、长李109号和长李84号。长李15号表现抗寒、极早熟、果实艳丽、品质上等、早果丰产,199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李109号表现抗寒性强、果实大、品质极佳、丰产抗病,在1991年吉林省李子品种鉴评会上被评为全省第1名。长李84号表现抗寒性强、果实大、果肉红色、品质上等,适于鲜食和加工制汁。这些新品种(系)目前已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试栽和逐步推广,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
引进美国油桃、李优良新品种介绍王金政,李林光(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1特早熟油桃品种─—‘五月火,‘五月火’油桃(Mayfire)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1991年直接从美国加州大学引进试栽。该品种为美国农业部1983年发表的特早熟油桃优良品...  相似文献   

11.
鸡蛋李是从意大利李树Susino Precoce del Italia的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晚熟李品种.2009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树体乔化,生长势强,干性强,萌芽率高,成枝力弱。1年生枝绿色,成熟新梢浅灰绿色;2年生枝浅灰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树干灰褐色,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李新品种———黑琥珀李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李新品种———黑琥珀李引种初报吴瑞东方金妹(福建省建阳市农业外资办354200)林少和(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黑琥珀李(BlackAmber),由黑宝石李(Frair)与玫瑰皇后李(QueenRose)杂交选育而成,为新一代早熟大果型黑李品种,在...  相似文献   

13.
《山西果树》2011,(3):54-55
绥李5号是从绥李3号与月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抗寒早熟新品种,2010年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卵圆形,果顶尖,平均单果重68g,最大89g。果皮底色黄绿色,果面鲜红色,果粉中等。果肉黄色,汁液多,纤维少,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可滴定酸含量0.39%,品质上。不裂果,耐贮运。  相似文献   

14.
李岩  王少敏 《落叶果树》2002,34(3):54-55
1 997年按 2 .5m× 4m的株行距定植大石早生、蜜思李、圣玫瑰 3个李品种。加强肥水管理 ,采用小冠主干疏层形整枝 ,第 2年全部结果 ,第 4年 666.7m2 产量均超过 2 0 0 0kg。大石早生和蜜思李 ,成熟期早、外观好、品质优 ;圣玫瑰李成熟期稍晚 ,是多数李品种的良好授粉树  相似文献   

15.
蜜思李因其果实个大味甜、色形美观而成为目前各地广泛栽培的主要优良鲜食李品种。1991年该品种引入莱西市繁育推广。1992~1996年对蜜思李适宜的栽植密度、树体模式、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大里村园艺场,试验园为砂壤,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1.0%。土壤PH值6.8,有灌水条件。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6.
晚红李优良砧木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红李优良砧木选择试验研究李献芬,朱世新,万会民,李晓阳(辽宁省农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市是辽宁的三大果产区之一,但伏杂果所占比重却很少,李子更是稀少。1986年前,全市不足10万株,约占果树总株数的0.7%。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李子品种不适应当...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  相似文献   

18.
极早熟抗寒李新品种──新李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李1号是以抗寒品种跃进李为母本,西瓜李为父本杂交育成。在新疆奎屯地区年平均气温6.5℃,1月份平均气温—16.2℃,绝对低温—35.3℃的气候条件下栽植,表现抗寒性强,连年开花结果。果实绿黄覆鲜红色霞,中大,品质优。成熟期比绥棱红早7—10天。结果早,丰产稳产。1994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李1号。  相似文献   

19.
龙园早李是我们1982年用九三杏梅李作母本、福摩沙李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李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9.9 g,最大单果重82.0 g;果皮紫红色;黏核,果肉浅绿色,肉质较脆,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0%,极抗寒;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果实7月下旬成熟。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秋甜李”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黄水李”为母本、“小核李”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李新品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