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佘济云  李俊  刘照程 《北方园艺》2010,(17):118-120
以广西南丹县羊角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建立高程、坡度、坡向、观景线视野4个方面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各个层次的苗木选择、径阶分布、种植方式、建筑布局、游道设计、小品配置、景观带设计等规划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2.
以天麻为试材,采用仿野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海拔、坡度、坡向等地理因子和郁闭度、植被类型等植被因子对云贵高原仿野生栽培天麻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天麻仿生栽培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新麻总产和箭麻产量受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植被类型的影响,不同海拔中,1 800 m的最大,分别为912 g和659 g;不同坡度中,30°~50°陡坡地的最大,分别为588 g和481 g;不同坡向中,南坡的最大,分别为1 266 g和947 g;不同植被中,乔木林的最大,分别为624 g和397 g;不同郁闭度中,40%郁闭度的最大,分别为815 g和540 g, 30%郁闭度的次之,分别为634 g和494 g。海拔1 200~1 800 m、0°~50°坡度、东南西北各个坡向、乔木林或灌木林或乔木灌木混交林、30%~70%郁闭度均可进行天麻仿野生栽培,但以海拔1 800 m、坡度0°~30°、坡向为南坡、乔木林、郁闭度30%~40%的环境为最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3.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流量等自然因子进行分析,并且将这些因子进行叠加,进行用地适宜性的定性分析,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WinsCanopy2005a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5月上旬至8月下旬陕北坡地枣树叶面积指数(LAI)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林龄、不同坡向枣树LAI之间的差异性及LAI与冠层其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陕北坡地枣树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从5月上旬至8月下旬呈不断上升的S曲线,最大值出现在8月下旬,为2.18±0.1;不同林龄枣林LAI大小为:10 a5 a3 a,各林龄LAI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不同坡向枣林LAI两两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阴坡与阳坡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阳坡枣树生长前期(开花期前)LAI较小,但是在整个生育期生长迅速,生长后期LAI明显大于其他坡向;LAI与林隙分数、冠层透光率、冠层下方总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超过0.80。据此,林龄和坡向是影响枣树LAI的重要因子,在枣树的修剪和栽培时宜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构建包含主要影响因子的最大密度线模型,为确定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适宜经营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2019年塞罕坝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基于4种常用的最大密度线模型,构建包含主要影响因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大密度线模型。结果表明:(1)4种基础模型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388、0.348、0.348、0.419,其中模型M4的确定系数最大,拟合效果最优,最适用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2)通过相关分析确定林龄、坡向是影响林分密度的主要因子,并在P<0.01水平上呈极显著相关;(3)构建了包含主要影响因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大密度线模型,其中同时包含林龄和坡向的最大密度线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其确定系数为0.720,拟合效果最优,该模型可为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国家公园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基于ArcGIS10.2平台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研究对象,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为目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现状、与道路距离、与景点距离、与居民点及设施距离等7个指标因子,通过叠加分析生成生态适宜性评价图,将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7.
<正> 绿枝扦插育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枣树育苗新技术。已往的枣树绿枝扦插育苗试验多为不同激素、扦插基质或插穗类型等的单项选择试验[1-4],而分析不同因素在枣树绿枝扦插育苗中的作用及选择各因素适宜处理组合的试验尚未见报道。为此,2001年,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枣树绿枝扦插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圆铃枣绿枝扦插育苗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试验条件下的适宜处理组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参自古就有百草之王的称号,其所含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对预防多种疾病和人体有滋补强壮作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产出的人参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分析人参在不同立地条件生长的情况,特地选出碱厂林场五间房物业区为试验基地对人参不同的生长环境进行试验。林下种植人参的产量和保存程度都比较容易受到坡向和坡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效果得知,林下参种植在东北的坡向位置最佳,坡度最好是24°。而且种植地的土壤对林下参的种植也有很大的影响,林下参最好在容重为0.85~0.95g/cm3之间。五间房工业区试验基地的南坡经过改良,完全可以发展成林下参的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9.
刘晓军 《现代园艺》2023,(6):28-29+32
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坡位、坡向、坡度下红豆杉幼苗成活率及年均生长量。结果表明:在坡位为中下坡、红豆杉幼苗生长状态最佳;在坡向为阴坡、半阴坡红豆杉幼苗生长状态明显优于半阳坡及阳坡;随着坡度的增加,红豆杉幼苗生长效果呈抛物线状,在坡度为20°~30°时红豆杉幼苗生长状态最佳。因而,可结合甘肃省小陇山实际情况,选择坡位为中坡、下坡,坡向为阴坡、半阴坡、坡度为20°~30°的区域种植红豆杉幼苗。  相似文献   

10.
传统景观规划停留在经验与感性上,缺乏理性的,数据化的支持。利用ArcGIS对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段复合绿道现状通过高程、坡度、坡向、水文、视线5方面系统化和定量化的分析,有效地展现规划区的三维空间景观和动态虚拟环境。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发挥土地价值的用地布局原则,确定该区域用地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1.
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蝉  张敬泽  王晓清 《长江蔬菜》2012,(16):104-107
研究了疏亲水界面、温度、pH值和不同物质对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探讨美味黑粉菌冬孢子在自然生境条件萌发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界面促进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在疏水的聚苯乙烯塑料培养皿和茭白茎表皮上,萌发率高;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3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萌发;酸性条件促进冬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3~4;蔗糖促进冬孢子萌发,且以1%浓度最适,但同样浓度的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D-果糖等抑制冬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影响野生杏种子萌发的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新疆野生杏的单株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机械去壳、去种皮及赤霉素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杏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杏种子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之提高;低温层积处理40 d后野生杏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发芽率可达90%;野生杏种子的种壳和种皮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种子萌发,去除种壳可使种子萌发提前,同时提高其发芽率;未层积的种子在去除种皮后用清水处理24 h,在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80%以上,说明去除种皮能基本解除种子的休眠;一定浓度的GA3对野生杏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6号带壳种子与去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均为100mg/L,发芽率分别为86.7%、100%.而7号带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为300 mg/L,发芽率为70%.  相似文献   

13.
扇叶铁线蕨孢子无菌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华  袁丽萍  王洋  陈龙清 《园艺学报》2010,37(3):457-460
 研究了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发育过程和不同因素对孢子、原叶体无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孢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适当时间的低温冷藏有利于孢子萌发;播种20 d 后,1/4MS 培养基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22.7%;在培养基中添加15 ~ 45 g · L-1 的蔗糖有利于孢子的萌发,蔗糖有利于分生区的发育和性器官的分化;MS + 30 g · L-1蔗糖的培养基中,原叶体的成苗率可达48.3%;外源生长素不利于原叶体的成苗,但NAA 0.5 mg · L-1 促进原叶体的离体增殖;用无菌沙瓶做试管苗炼苗基质后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子对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钝萼铁线莲种子用不同浓度GA3溶液、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储存条件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用GA3处理能促使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钝萼铁线莲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在25℃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74.6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浸种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25、35、45、55℃温水浸种24h和不浸种5个处理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育苗前,最好用25℃和35℃温水浸种24h,有利提高发芽率。用温水浸种的所有处理14d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不浸种的发芽率,不浸种的发芽率仅为38%。用25、35℃温水浸种均显著高于55℃温水浸种的发芽率;25、35、45℃温水浸种之间、45℃温水浸种与55℃温水浸种之间发芽率不显著。樟子松以25℃浸种24h的发芽率最高,高达52%,3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51%,4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8%,5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6%。  相似文献   

16.
茴香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王明友 《北方园艺》2011,(19):38-39
以“德农1号”和“夏津多茬”茴香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催芽温度、种子大小及是否遮光对茴香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旨在探求茴香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条件.结果表明:茴香种子在15℃水温下浸种2h,20℃、遮光条件下催芽时发芽最好,千粒重越大发芽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NaCl胁迫对补血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妍 《北方园艺》2007,(10):42-43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测定了补血草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叶长叶宽、芽长根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对补血草种子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大,但高浓度的盐严重抑制了其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CuSO_4、0.1%KMnO_4、1%CH_2O、75%C_2H_6O、10%H_2O_2、0.1%HgCl_2、10%NaClO消毒剂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CuSO_4消毒的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且1%CuSO_4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是较为理想的表面消毒剂;相反,75%C_2H_6O消毒处理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托鲁巴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美味猕猴桃4个株系帮增1号、201、35-19N1、35-18N1为材料,测定不同株系花粉的活力和花粉萌发动态,并以蔗糖、硼酸、钙、锰、钼、氯化钠等作为环境因子,看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5-19N1萌发和活力最高,萌发率为51.73%;帮增1号萌发最差,萌发率为36.23%。在培养基中硼酸和蔗糖最适宜浓度分别为:150mg/L、10%;培养基中添加Ca(NO3)25mg/L,或Na6Mo7O2480mg/L、MnSO4100mg/L,能明显提高萌发率。不同株系花粉的发芽势高峰有差异。NaCl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6-BA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