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艳阳  董艳 《种子科技》2004,22(5):256-257
种业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分销商渠道模式和自营渠道模式两种.分销商渠道模式是种子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的模式.它是由区域代理商主导,面对终端商,企业一般不直接与终端商进行业务往来,产品利润由代理商与终端商共同占有,这种模式也叫"大户制".另一种模式是自营渠道模式,也叫直营制.它是由企业自主独立经营,直接面对终端商,产品利润由终端商独自占有.种子企业很少采用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形势下种业营销渠道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销售渠道在种业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向上连接着企业,向下连接着农户,是种业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个企业忽略了渠道,那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本文拟从渠道自身都有什么需求,分析种子企业在营销中应怎么解决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汝坤  李建奇 《种子》2017,(5):67-70
种业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土地流转的发展,种业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营销模式也将发生变革.通过分析我国种业现状,针对种业营销存在的原有模式中种子生产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种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了种企要适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发展的新常态,农业经营新主体数量增加、实施新品种战略将引导种业营销模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种子零售店仍将是种业营销的主要渠道成员,种业“店商+电商”将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俊威 《种子科技》2011,29(8):13-14
种业营销渠道承载着公司理念的传播、产品的推广、信息的反馈等重要营销活动。种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是种业营销的一个战略工程,在种业销售中,只有建立起畅通的营销渠道,才能让你的产品变得畅销无阻,才能让你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种衣剂主要是在农资市场和种业公司两个渠道中进行销售的。在农资渠道销售的种衣剂,主要是用于手工包衣,农民在播种前才使用。因此,对种衣剂的综合品质要求不高,只要是证件齐全,农药定点企业的产品,含量合格,能包上种子并能成膜就可以了。而对于种业公司就不同了,种衣剂作为种业公司种子加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原料,种衣剂的综合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加工、种子的价格、销售、运输、储藏、田间表现等多个环节。因此,正确合理的选择种衣剂,对种业公司是非常重要的。种业公司选择种衣剂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业步入新常态,种业竞争之局愈加复杂,新品种推广难度加大,制定科学的新产品运营推广规划有利于产品推广和延长生命周期。通过对产品运营推广规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从营销模式、产品定位、渠道分级以及商务活动和新媒体、短视频等运用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为种业新产品推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划,有利于加速新品种良性科学推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我国种业销售渠道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面对我国种子市场现状.剖析了传统种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竞争背景下种子市场营销新渠道构成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种植结构调整、收储政策的价补分离、品种备案制度的实施,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品种井喷缺优势品种,渠道大增缺粘性渠道,服务致胜缺贴心服务,同质化程度日益严重,渠道多元纵深发展,种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种子企业都在积极转变思维,探索创新营销模式,北京顺鑫国际种业集团审时度势,在一些区域进行销售渠道变革——实施零售联合体平台销售模式,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以山西应县零售联合体平台销售模式为例,就如何开展零售联合体平台销售模式的具体运作进行系统介绍,为种业转型发展和渠道变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收储政策的放开和备案制度的实施,种业进入新常态时期,同质化程度日益严重,营销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渠道多元纵深发展。种业市场竞争激烈、销量下滑、效益下降、新品种推广之路举步维艰,于是有些市场和县级经销商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将新品种前期推广外包给外来直销团,也就是种业界耳熟能详的种业“忽悠团”。种业外包直销团在部分区域扮演新品种推广急先锋的角色,通过跟踪调研,对种业外包直销团的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将对种业市场营销转型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毅 《中国种业》2016,(5):15-16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生产资料。登海种业是我国高科技民营种子上市公司。文章梳理与分析了登海种业市场营销现状、营销模式、营销渠道,针对公司营销问题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