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对大豆品种高产50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期延长,株高、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减少,茎秆变细,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逐渐下降,产量呈抛物线变化。大豆品种高产50在清水县最适种植密度为25.00万株/hm^2,产量达2650.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旱作区夏播大豆种植效益,充分有效利用当地自然降水资源,在甘肃东部选择2个不同株型大豆品种,进行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逐渐下降,底荚高度逐渐升高。播种密度对主茎节数、荚粒数、百粒重无显著影响。在设计密度13.5万株~31.5万株/hm2范围内,中黄30适宜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晋豆19为22.5万株/hm2。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Glycine max(Linn.) Merr.]品种中豆4601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中豆4601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中豆4601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肥量与种植密度间的互作对中豆4601产量的差异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在33.0万~66.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中豆4601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荆门市种植中豆4601以300 kg/hm2三元复合肥作底肥,种植密度为33.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方法]设置6万、9万、12万、1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通过调查株高、单株荚数、主茎分枝数、单荚粒数及产量,研究种植密度对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的株高和单株荚数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密度为15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值;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分别在种植密度为9万、12万株/hm2时出现最大值;产量刚开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12万株/hm2时最高,为1255.6 kg/hm2,随后开始下降。[结论]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是12万~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5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随之增加,而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当行距50 cm,株距10 cm,密度为2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536.1 kg/hm~2,各处理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设置7个不同种植密度研究其对晚播齐黄34株高、主茎节数、茎粗、有效分枝数、株粒数、百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及百粒重逐渐增加,主茎节数、茎粗、有效分枝数及单株粒数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佳种植密度为2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相似文献   

9.
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薯豆套作模式下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并随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趋于升高,而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趋于下降,荚粒数、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密度对套作马铃薯株高及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而商品薯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大豆密度为15万株/hm^2时,大豆、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是2136.03、42462.5kg/hm^2。  相似文献   

10.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31-8932,8935
[目的]为发挥菏豆19号大豆品种的高产潜力,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开展菏豆19号播期及种植密度试验.播期分别为5月19、30日和6月10、20、30日;种植密度分别为12.00万、17.25万、22.50万、27.75万、33.00万株/hm2.[结果]不同播期对菏豆19号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结荚高度逐渐降低.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豆19号百粒重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结荚高度逐渐增加,而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逐渐降低.5月19日播种且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时菏豆19号产量最高,随着播期逐渐推后产量逐渐降低.[结论]要想菏豆19号夺高产应遵循“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