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敏感型白化茶新品种"黄金芽"白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金芽"为光照敏感型、黄色系白化茶新品种,三季新梢均呈黄白色,白化持期为2~3个季节,是生产特色名优茶和园林绿化的特色茶树品种;黄金芽的白化主因决定于光照,白化启动的光照阀值为1.1~1.5万lux,适宜范围为1.5~6万lux,温度、土质、嫁接等与白化的关系不明显;白化叶易受低温、高温干旱、强光影响而产生极限生理.  相似文献   

2.
就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口高度、接穗形式、嫁接组合等因素对茶树良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省茶树良种嫁接以秋季或春季进行为宜;嫁接方法以“一芽一叶-劈接-接口高度15cm.套袋”较为理想;筛选亲和力强的嫁接组合对提高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宜黄瓜嫁接栽培的砧木品种。[方法]以‘思壮111’和‘全能铁甲’为砧木,以‘津优1号’和‘津绿26号’为接穗,比较不同砧木嫁接后对黄瓜的影响。[结果]黄瓜嫁接后,缓苗快、生长势强,可大大提早初采期,且抗早衰性好,可有效延长采收期。[结论]砧木‘思壮111’嫁接后,丰产性好;色泽鲜亮,商品性好;对黄瓜品质影响较小,适宜作为黄瓜嫁接砧木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方法]选用3个常用砧木材料,采用生产中常用嫁接成活率较高的劈接法和套管法进行嫁接,调查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效率、成活率、嫁接苗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套管法嫁接比劈接法嫁接效率高30%,田间抗病性更好,产量高12%,不同砧木嫁接苗抗病性、产量差异显著,JZM鄄1...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于生产推广种植的中粒种咖啡优良品种,开展了以5个中粒种咖啡品种为接穗,小粒种卡蒂莫和中粒种实生苗为砧木的种间和种内嫁接试验。结果表明:26号品种单株干豆产量种间嫁接与种内嫁接差异不显著,百粒重种间嫁接大于种内嫁接,26号品种与小粒种卡蒂莫的亲和性较好;兴28、兴1、24-2、热研2号4个品种种间嫁接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相比种内嫁接植株矮,主干细,冠幅小,一级分枝数少,一级分枝短,叶色黄,产量低,差异显著。中粒种咖啡各品种的一级分枝节间距、出米率、百粒重性状稳定,种间嫁接和种内嫁接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根据木荷容器苗嫁接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木荷容器苗嫁接技术,包括砧木选择、接穗;住备、嫁接方法及嫁接苗管理等方面容器苗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可达93%左右,造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可为木荷种子园营建等提供技术参考,而且可以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云南双江县茶区茶树良种嫁接成活率,就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口高度等对茶树良种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茶树良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双江县茶区茶树嫁接时间以冬季(1月)为宜,接穗为一芽一叶,嫁接方法以"劈接-接口高度15 cm-套袋-遮阴"较好.  相似文献   

8.
骆耀平  刘祖生 《茶叶》2000,26(4):215-217,224
茶树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受诸多因子的影响,如砧穗的亲和性、砧穗的质量、嫁接时期和嫁接技术等.了解这些因子对茶树嫁接带来的影响,努力改善嫁接条件,有利于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此外,利用嫁接技术进行老茶园的改植换种,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改换良种的效应,它涉及茶树的生育、生态的保持、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效应,深刻认识嫁接换种带来的各种效应,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8年平和县茶叶站在大协关茶叶试验场试验、推广嫁接换种面积1.2hm2,嫁接后丛成活率98%,嫁接株成活率为85.6%,当年秋茶有一部分开来,666.7m2产量达50多kg。现将该示范场茶树嫁接换种的技术小结如下:1嫁接换种条园与接穗的确认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采用嫁接换种:(1)成年茶树品质差或产量低,可选用良种进行嫁接换种成优质、高产的品种。(2)由于建园时引入的种苗混杂,可将劣质茶树嫁接换种。(3)老茶园老树更新,进行嫁接换种以恢复树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4)选取接穗,严格选用优良品种,作为嫁接的接穗,应是适合当…  相似文献   

10.
茶树嫁接技术的应用研究大约有20多年的历史。印度于70年代开始研究茶树的芽接与繁接;斯里兰卡 D.palle mulla等人曾研究通过嫁接来解决茶树高产品种不抗旱的问题。我国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从80年代开始广泛开展茶树低位嫁接技术研究,主要用于群体老茶园改造换种。其结果为夏接(5~6月)换种,成活率高,接后当年开采,第1年亩产超过50kg,第2年实现高产高效,为最好的嫁接时期。但由于湖北省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常伴随干旱,使夏接管理难度大,加上接穗枝条不易获取等原因影响了嫁接工作的开展。为此,本试…  相似文献   

11.
茶树嫁接是推广无性系早生良种,进行茶园改造的一条有效途径,逐渐被茶农所接受。淳安县农业局为推广完善嫁接技术,于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间在县茶叶良种试验场进行了茶树嫁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选择在平地和梯地双行条栽茶园中进行。茶园土壤为黄壤土。砧木为鸠坑群体种和福云6号,树龄5年,主干直径1~3cm。接穗为淳安县推广的早生无性系良种乌牛早、迎霜、龙井43、翠峰和早逢春的半木质化枝条。 2.方法 嫁接前1天傍晚浇灌园地,以湿润土壤,再将茶树砧木离地3~4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升盆栽月季嫁接的成活率。[方法]以不同月季品种、不同部位的芽接穗、不同嫁接方法进行嫁接比较试验。[结果]月季品种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子,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月季品种嫁接在同一砧木上的成活率差异显著。不同部位芽接穗对接穗成活率及新枝的生长速度影响明显,不同的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也有所不同。[结论]用顶部芽、采用带木质嵌芽接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繁育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文冠果嫁接的最佳方法。[方法]在陕西省富县中心苗圃进行文冠果嫁接方法的试验,研究常规嵌芽接法、改良嵌芽接法、切接法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3种嫁接方法中,以改良嵌芽接法进行文冠果嫁接育苗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切接法效果最差。[结论]在一定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不同的嫁接方法和技术水平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普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嫁接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本砧嫁接为对照,研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苗期的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岑软3号的成活率及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1.67%和98.55%,抽梢以及嫁接苗的生长与以普通油茶作为砧木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参试的4个物种中香花油茶与岑软3号的嫁接亲和力最好;其次是陆川油茶,嫁接成活率和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3.67%和95.00%,但嫁接苗生长1年后叶片N、P、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广宁红花油茶在嫁接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亲和性,嫁接成活率仅为72.00%,且后期生长受到抑制;而博白大果油茶嫁接成活1 a后的存活率仅为24.49%,生长受阻,嫁接后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嫁接时期、嫁接方法、接穗长度、嫁接方位及接口包扎材料等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均有影响.在辽宁地区,红松嫁接较适宜的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活率可达90%以上;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成活率最高,成活率达65%以上,可以作为首选方法;砧木以东、西方位做切面较好,成活率达88%以上;接穗长度为8 cm左右,成活率达88%;包扎材料以塑料条最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为相互嫁接材料,利用正交试验和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解析保湿、遮光处理、光照时长、子叶去留、温度、相对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嫁接的影响;对3个不同时期的幼苗分别采用平接、斜接、插接、侧接和舌接法进行嫁接,综合评价各时期的最佳嫁接方法。结果表明,保湿处理对幼苗期嫁接成功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遮光处理;光照时长和子叶去留影响较小。温度和湿度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表明,缓冲期嫁接伤口愈合最适宜温度为24.4℃,相对空气湿度为88%左右;高空气湿度下,接穗在伤口愈合处极易生长不定根,适当降低空气湿度能抑制不定根的生长。10d的幼苗进行嫁接,5种嫁接方法成功率均达到85%以上;20d的幼苗用舌接法嫁接成功率达到93.3%,而平接和斜接法只有56.7%和46.7%;40d的幼苗在5种嫁接方法下成功率均显著下降,舌接、插接和侧接成功率分别为45%、35%和23.3%,而平接和斜接仅有13.3%和10%。 存、快速繁育,在提高果树和农作物产量、抗逆和抗 病能力以及改良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1~4]。嫁接成功率是衡量嫁接效率的重要指标, 不仅受到接穗和砧木亲和力等自身因素影响,同时 也受环境因素和嫁接技术等外界因素控制。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嫁接研究中,Tsukaya等[5]利 用acl1(acaulis1)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花序嫁接,采 用了楔形嫁接法将花序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的茎 上。随后Rhee等[6]对Tsukaya的方法进行改进,在 最佳生长周期进行楔形嫁接成活率可达87%。拟 南芥根茎嫁接中,Turnbull等[8]发现“Y”型嫁接成 功率稍高于水平嫁接和楔形嫁接。Huang和Yu[9] 等利用针头固定嫁接技术,改善了拟南芥的嫁接环 境,大幅度提高了拟南芥的嫁接效率。Marsch- Martínez[10]从光照时间、子叶数目等方面系统地分 析了外界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发现短日照有 利于嫁接植株伤口的愈合,去除子叶更有利于嫁接 体存活;西瓜(Citrulluslanatus)嫁接中也发现了相 似的结果[11]。可乐果(Colaacuminata)嫁接中发 现,相同时期的接穗嫁接到不同苗龄期砧木上,低苗 龄砧木成功率高于高苗龄砧木[12]。 油菜嫁接研究中,Filek等[13]用插接法把未春 化的接穗嫁接到春化的砧木上,电流刺激试验记录 开花百分比,结果发现极性电流能促进短日照下的 开花。官春云等[14]用插接法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 嫁接,嫁接成功率达到50%以上。Ostendorp等[15] 用平接法对生长6d的甘蓝型油菜幼苗嫁接发现,除 去子叶的幼苗在长日照下有更高的成功率。耿建明 等[16]对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幼苗嫁接发现,在空气 湿度为90%的保湿遮光处理下,嫁接苗具有较高的 成活率。在不同甘蓝型油菜基因型硼效率差异机制 研究中,郭丽丽对传统的插接法进行改进,发现改进 后的嫁接方法在幼苗期嫁接成功率明显提高[17]。 总结前人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和嫁接方法对嫁 接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海南紫长茄嫁接砧木品种,试验以长丰2号紫长茄作为接穗以及从越南和海南本地采集的7个野生茄子为砧木,进行不同砧木对茄子嫁接成活率、形态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茄子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形态学指标、果实性状、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性;保亭7号和越南野茄作砧木表现为嫁接亲和性高、果形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适合作为茄子嫁接砧木在海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嫁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领域的扩繁、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老树复幼”等方面,其嫁接水平也从宏观逐渐发展至微观时代,对嫁接机制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嫁接技术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陶仕科  郑新强  梁月荣 《茶叶》2021,47(3):165-168
从多年茶树嫁接实践中研究得出了一套云南大叶种老桩套袋嫁接及管理技术,解决了传统嫁接中因接穗易失水或渍水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嫁接工具和材料、嫁接时间、品种选择与接穗留养、砧木选择与接口处理、接穗制备与保存、接合操作与套袋、遮荫与维护管理等技术措施,以提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种间嫁接生产应用可行性,以解决连作咖啡园再植植株长势弱、死亡率高的问题,布置了以未嫁接的中粒种咖啡热研3号实生后代为对照,查理种16号为砧木、中粒种咖啡热研3号实生后代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大田试验。经过5 a的田间性状观测,结果表明:1年生种间嫁接植株株高、茎粗、冠幅、最长一级分枝长度大于未嫁接植株,但差异未达显著,种间嫁接植株一级分枝对数、最长一级分枝节数显著大于未嫁接植株;2015年单节果实数未嫁接植株显著高于嫁接植株,其余年份(2014年、2016年)差异不显著;干鲜比、百粒重、单株鲜果产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虽然嫁接植株2015年单节果实数显著低于未嫁接植株,但种间嫁接促进了中粒种咖啡的生长,增加了单株结果节数,因而嫁接植株单株鲜果产量未显著减少。综上,嫁接不影响中粒种单株鲜果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性状,该组合的种间嫁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