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妍玲  潘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7-12459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茄子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方法]以三月茄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筛选适合茄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保存以及悬浮培养的培养基并测定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状况。[结果]适宜茄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0.2 mg/L);适宜继代保存的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0.2 mg/L)+KT(0.1 mg/L);适宜悬浮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4mg/L)+6-BA(0.2 mg/L)液体培养基。茄子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呈S形曲线,其中前3 d为起始期,3~7 d处于对数生长期,7~8 d为静止期;8~11 d为衰退期。悬浮细胞密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长,在培养第7天达到最高值,约3.8×105个/ml.随后细胞数量迅速减少。起始期细胞活力最高。茄子悬浮细胞在MS+NAA(0.4 mg/L)+6-BA(0.2 mg/L)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分裂指数最大达4.1%。[结论]茄子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为茄子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一条途径,可应用该体系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静  孙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54-8956,8959
[目的]研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酸银、高糖、高盐、超声等诱导子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各种诱导子或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合成量.[结果]加入10.0 mg/L水杨酸可使黄芪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2.04倍;添加较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浓度(1.0 mg/L)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48.974 mg/g,比对照提高了2.50倍;添加4 mg/L浓度的硝酸银能使黄芪多糖含量提高1.60倍;高糖和高盐胁迫处理均能诱导黄芪多糖的合成.高糖处理能使黄芪多糖的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92倍.低剂量的超声刺激对黄芪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结论]诱导子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雷公藤甲素具有重要意义,而诱导子是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通过探究非生物和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的影响,以期提高雷公藤甲素产量,为雷公藤悬浮细胞规模化生产雷公藤甲素等药用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方法]以水杨酸(SA)、LaCl3以及雷公藤内生真菌NS-5、NS-17作为诱导子,研究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诱导子添加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及细胞活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PAL活性的影响.[结果]SA、LaCl3和内生真菌NS-5、NS-17诱导子均可促进雷公藤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非生物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受其浓度的影响,0.1 mg/L的SA诱导作用最好,可提高细胞活力,促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增加,升高PAL活性,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3.5倍.随着浓度的降低,LaCl3对雷公藤甲素的诱导作用增强,20 mg/L LaCl3诱导下的最高含量是对照的2.0倍,同时20 mg/L LaCl3也提高了PAL活性和总糖消耗,但对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影响不大.内生真菌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即与诱导子种类和添加时间有关.细胞培养第4天添加NS-5、NS-17菌丝体提取物,第8天添加任一内生真菌诱导子均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其中NS-5菌丝体提取物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强,细胞培养第8天添加时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2.4倍,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与细胞生长及PAL活性无明显的关联.[结论]诱导子的添加能够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诱导效应的大小与诱导子种类、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有关.本研究中的0.1 mg/L SA、20 mg/L LaCl3及内生真菌NS-5菌丝体提取物显示了良好的诱导效果,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雷公藤甲素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组织中喜树碱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树碱是一种从天然植物喜树中分离的抗癌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培养合成喜树碱是喜树碱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利用喜树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B5培养基上(附加1.0 mg/l的NAA,0.5 mg/l的2,4-D和0.5 mg/l的KT)诱导喜树愈伤组织。同时考察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细胞培养中喜树碱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培养基中添加0.001-0.002 mg/ml的L-色氨酸,对喜树愈伤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喜树愈伤细胞合成喜树碱的促进作用明显,喜树碱含量比未添加L-色氨酸培养的愈伤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6.
以喜树的幼嫩叶片为材料,探讨了MS、SH、B5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2,4-D、NAA、6-BA)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并筛选喜树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喜树幼嫩叶片外植体诱导愈伤培养以SH+2.0mg/LNAA+0.5mg/L6-BA为最优,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继代培养以MS+2.0mg/L6-BA+0.5mg/LNAA为最适,在此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疏松,适于进行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火鹤的缓解效应。[方法]以火鹤幼苗为材料,用0.05、0.10 g/L的壳聚糖喷雾诱导后,再用10mg/L的镉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结果]在镉胁迫下,壳聚糖可有效提高火鹤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结论]0.05 g/L的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火鹤的缓解作用好于0.10 g/L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草麻黄的子叶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悬浮培养研究。[结果]MS+2.0 mg/L 2,4-D+1.0 mg/L 6-BA为诱导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1.5 mg/L 2,4-D+1.5 mg/L6-BA是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培养基;2.0 mg/L 2,4-D+1.5 mg/L 6-BA+300 mg/L水解酪蛋白(CH)是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干重增加量为0.80 g。[结论]初步选择出草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条件,为麻黄细胞扩大培养及有效成分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影响魔芋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葡甘露聚糖产生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方法]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葡甘露聚糖含量。[结果]在魔芋细胞悬浮液体培养葡甘露聚糖的过程中,采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pH值为6.0时有利于葡甘露聚糖的合成,25g/L乳糖可作为最适碳源;2,4-D在1.0mg/L时葡甘聚糖的积累效果明显;细胞分裂素6-BA使葡甘露聚糖积累明显高于KT,且1.5mg/L时葡甘露聚糖积累量较高,培养15d左右葡甘露聚糖含量达到最大。[结论]MS+2,4-D1.0mg/L+6-BA1.5mg/L+乳糖25g/L,pH6.0,为魔芋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葡甘聚糖的较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用真菌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r)悬浮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指数、紫杉醇含量及其细胞酶活的变化,初步探讨真菌诱导子对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加入100μg/m L真菌诱导子,可明显增加悬浮细胞的生物量,紫杉醇的含量也有提高;添加真菌诱导子能抑制细胞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有利于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1.
张东向  徐爽  史绍林  矫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64-12865,12895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激素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基的激素进行优化,并以最优激素配方为基础拟合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中鲜重、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方为:N6+0.5 mg/L NAA+0.75 mg/L 6-BA+1.5 mg/L KT;细胞鲜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5.703 6X2-41.429X+136.44;细胞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2.021 8X2-22.595X+57.19。[结论]试验为研究三岛柴胡细胞和实现其大规模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壳聚糖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独的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独带芽茎段(带1个腋芽)接种至MS+KT 2 mg/L+NAA 0.5 mg/L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单因素4水平分组试验,壳聚糖浓度设0(CK)、0.5、1.0和2.0 g/L 4水平,定期进行观察并统计黄独试管苗的各种形态指标.[结果]低浓度的壳聚糖对黄独带芽茎段根长和芽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为0.5 g/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高浓度的壳聚糖抑制黄独带芽茎段根和芽的生长,浓度为1.0和2.0 g/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壳聚糖也抑制黄独带芽茎段叶片的生长,且浓度为1.0g/L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壳聚糖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岳向国  张卫  邓麦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23-3226,3236
[目的]研究原位吸附对葡萄悬浮培养体系生长和生产的影响。[方法]考察5种常用吸附剂对葡萄细胞生长及芪类和花色苷生产的影响。并对筛选出的HP2MGL和XAD-7的最佳添加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添加浓度为100 g/L的XAD-7和HP2MGL的处理组中反式白藜芦醇的产量最高,在第7天达到251.4和258.8 mg/L,将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的产量换算成总芪产量(mmol/L),结果显示,添加XAD-7和HP2MGL后,在第7天芪类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4和1.5 mmol/L,比对照处理的芪类产量高27%。在筛选出XAD-7和HP2MGL后,又考察了添加不同浓度XAD-7和HP2MGL对葡萄细胞生长、花青素和芪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优化结果为添加200 g/L的HP2MGL,此时,体系中反式白藜芦醇在第7天的产量为568 mg/L。[结论]200 g/L HP2MGL大孔树脂可以显著促进葡萄悬浮培养细胞体系中反式白藜芦醇产量。  相似文献   

14.
来水利  杨宁  李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76-20478,20680
[目的]合成水溶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研究其性能。[方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改性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选用脱乙酰度为86%的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先投加AM后加DMC的加料顺序,在聚合温度为50℃、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百分浓度为0.08%、反应时间为3.5 h的条件下,接枝共聚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阳离子度较高。采用FT-IR和XRD对接枝共聚物壳聚糖-AM-DMC进行了表征。当共聚物投加量为0.3 mg/L时,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明显,可使废水的透光率达到99%,CODCr达到9 mg/L。[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壳聚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朱艳芳  毛春娜  张爱民  薛建平  李佳娣  宋运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75-15276,15292
[目的]建立半夏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方法]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2,4-D、NAA、毒莠定和KT 4种植物生长物质及其配比对疏松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2,4-D和毒莠定对半夏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显著,KT和NAA次之。诱导半夏叶柄形成疏松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2,4-D+1.0 mg/L NAA+1.0 mg/L毒莠定+1.5 mg/L KT。[结论]为通过半夏细胞悬浮提取有效成分和生产人工种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俊  吴虹丽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35-9437
[目的]建立土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继代培养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方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测定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生长曲线。[结果]叶片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2,4-D1.0 mg/L+NAA0.5 mg/L+6-BA0.5 mg/L(pH5.8)。由叶片愈伤组织建立的细胞系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5 d。[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诱导、增殖培养可建立良好的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喜树碱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min;10-羟基喜树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min。验证试验表明,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719‰和0.238‰,RSD分别为1.99%和1.79%。[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优选出了喜树果中喜树碱及10-羟基喜树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