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园应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北省临漳县梨小食心虫1年有4个发生高峰,分别在7月16日,8月2、11、25日;每667m2设6个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盆,每诱捕盆挂梨小食心虫性诱芯2~3个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枣桃小食心虫测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是邹城市枣区的重要害虫 ,据1 998年定树系统调查 ,不防治的枣园平均虫果率为 46.4%~ 61 .9% ,造成减产 44 .1 %~5 3%。我们于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应用性诱剂测报大枣的桃小食心虫发生期及利用性诱剂结合化学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效果十分显著。1 枣桃小食心虫测报技术  选择枣主产区重点村灰城、宝泉、张沟 3个村 ,每个村设 3个点 ,点与点相距 5 0 m,每点设 1个诱捕器 ,诱捕器用钙塑箱作成三角盒 ,盒内下壁涂上昆虫胶 ,中间用铁线系桃小诱芯 ,距涂胶壁约 1 .5 cm,于 6月下旬开始投放 ,1个月更换 1次诱芯 ,一般到 8…  相似文献   

3.
利用梨小性诱剂诱捕器成功预测库尔勒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低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性,是防治梨小食心辜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5种不同颜色的悬挂式黏胶型诱捕器和梨小食心虫长效性诱剂诱芯在千亩桃园进行大面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的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之间差异不明显。蓝色诱捕器对防除梨小食心虫的其它昆虫的诱集量最大,明显多于另外4种颜色的诱捕器,但是另外4种颜色诱捕器诱集其它昆虫的数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六种不同处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为诱芯,研究比较了同种样式不同颜色诱捕器及不同捕杀液6种处理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以常规颜色加常规捕杀液的处理诱捕器诱集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最高.诱捕器不同位点和周边植被都会对诱蛾量产生影响.糖醋液诱捕器再加上诱芯的诱蛾效果比无诱芯的诱捕器提高了343.05%.在诱捕器上再加上黑色贴,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杀率又提高了4.84%.常规捕杀液(0.5%洗衣粉液)处理的诱捕器,加黑色贴与不加黑色贴的诱捕器相比,梨小食心虫的诱杀率降低了34.82%;与常规捕杀液加10%酱油的诱捕器相比,诱蛾量降低了59.21%.比较梨小食心虫雌雄蛾诱集比例,发现糖醋液诱捕器中雌蛾比例最高,占总数的83.7%;糖醋液+诱芯+黑色贴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的76.8%;糖醋液+诱芯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28.3%.  相似文献   

6.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捕成虫,观察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并进行喷药防治,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泰安1年发生4~5代,当连续诱得成虫2~3天后喷药防治,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优于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为试材,在桃园研究了3种诱捕器与性诱芯组合后对梨小食心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颜色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影响较小;下冲式诱捕器Ⅱ型在空瓶口向上挂放方式上诱虫量最大;白色塑料三角形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白色粘虫板和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且对非靶标昆虫的误伤量显著低于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制作简便、诱虫效果好、成本低,适合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用于果园诱杀和监测其成虫。  相似文献   

8.
性诱剂诱杀液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6种用于性诱剂诱捕器的诱杀液在桃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以糖醋液+0.5%洗衣粉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单日诱蛾数为23.58头/诱捕器;苹果汁液和梨果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数基本相等,平均单日诱蛾数分别是15.58和15.50头/诱捕器;桃梢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效果好于常规洗衣粉液诱捕器,平均单日诱蛾数13.0头/诱捕器;桃果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差,低于常规洗衣粉液诱捕器,平均单日诱蛾数为9.0头/诱捕器。表明改进的诱杀液可大幅提高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诱捕器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少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达7.95%,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特性和贮运特性.诱捕器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成梨小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合成的性信息素干扰和阻断害虫雌雄之间的化学通讯联系 ,使之不能交配和繁殖的治虫方法即为阻断交配技术 ,俗称迷向法。该法具有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环境、简便易行等优点 ,于 2 0 0 1年对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成 ,散发器为浸有合成性信息素的橡胶诱芯。每个散发器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 5 0 μg。迷向试验区设在河北省丰南市刘庄村梨园内 ,主栽品种为 8年生鸭梨和酥梨 ,附近设一个对照区。其中迷向区于 7月上旬每株树按东西南北中分别挂 5个诱芯 ,于 …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新疆石河子蟠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高峰期的蛀果率在50%以上,每年每亩直接经济损失加繁殖费用高达1200元,部分果农因防治不力造成绝产。石河子蟠桃食心虫研究课题组在2010年研究的基础上,201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生物防治梨小食心虫新技术-性诱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根据梨小食心虫迁飞、危害特点及性诱迷向丝的诱虫范围,课题组选择林管连2公顷、8连3.87公顷共计5.87公顷蟠桃园为摆放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的试验处理区,两个处理区与其他桃园的间隔距离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简单、实用、低成本、有效期长的诱捕器试材,利用"苹果牌"10号自封塑料袋做诱捕器容器,比较3种诱杀液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捕杀液(0.5%洗衣粉液)处理诱集梨小食心虫的效果最好,平均日诱蛾量为19.57头。以常规捕杀液处理加10%酱油效果较差,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低于对照诱盆75.93%。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的蛀果害虫,该虫1年发生多代,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梨、李、桃、杏、樱桃、苹果等果树。梨小食心虫的蛀食习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关于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和利用性引诱剂(包括迷向法)进行防治试验方面的报道比较多。2010年我们进行了3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田间诱捕效果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性诱补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雄成虫,通过监测成虫发生高峰来确定适宜防治时期,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进行统一防治,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1 a发生多代,测报防治较为困难.为明确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不同世代的诱杀效果,现采用6种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在桃园对4个世代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类型诱捕器表现有差异:对梨小食心虫越冬,以船型诱捕器最佳;第1代以自动补水诱捕器为最佳;第2代以水盆+粘板诱捕器最佳;第3代以三角形诱捕器最佳.该研究对应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大量诱杀梨小食心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悬挂迷向管的时间应在4月5日以前,每株树上均匀悬挂2个迷向管防治效果最好,可减少化防次数4次,667 m2节省化防成本220元,667 m2收益在160元以上,虫果率降低至0.3%以下,商品果率提高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沙地果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沙地果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冀东沙地梨园、桃园,梨小食心虫5月为初发生期,6月和8月虫量较多,5~9月经常持续存在;桃园与梨园距离越近,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越多;迷向法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化学防治法,但虫果率仍为9%,单纯迷向法达不到防治要求;用性诱剂预测梨小发生期指导药剂防治是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凤 《山西果树》2016,(4):11-14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桃树的重要害虫.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在桃园的防治效果,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性信息素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群集诱杀可起到预测预报和控制种群的作用,以每667m2摆放5~6个性诱芯,诱捕器离地面高度1.6m左右,30~40d更换一次诱芯,防治效果最佳.大面积连片及坚持数年连续推广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桃小食心虫是枣树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黄河沿岸枣产区,虫果率一般为40%~60%,为害严重的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红枣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科学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90~1991年在吴堡县进行了性诱剂的防治试验。 1 诱捕器设置位置与诱捕效果 桃小性诱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提供,诱芯当量500微克,载体为天然橡胶塞。试验在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桃-苹果混栽果园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成虫昼夜交配取食活动规律,探讨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梨小食心虫1~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间,连续72 h监测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0、1.0、1.5、2.0和2.5 m 5个不同悬挂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每2 h的诱捕量。【结果】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每24 h内诱捕到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时间段均为4:00—8:00和16:00—22:00,诱蛾高峰期为18:00—20:00;而糖醋酒液的诱蛾量显著低于性信息素(α=0.01)。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多,均显著高于其他悬挂高度(α=0.01)。【结论】梨小食心虫交配与取食活动节律基本一致,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器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