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山育林是造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实现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力争十五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决定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广西1989—2000年造林绿化规划》中,确定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方式造林7991万亩,其中要用封山育林方式完成2252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8.2%。解放后,全区封山育林累计面积4634万亩,培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用材和林  相似文献   

2.
《安徽林业》2007,(4):F0004-F0004
泾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全面造林绿化,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使全县造林绿化迈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近十几年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营造林90万亩,封山育林22.5万亩,建设绿色长廊355公里  相似文献   

3.
8月6日至7日,全区封山育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田阳县和马山县召开。来自全区各地市林业局分管封山育林工作的局领导和营林科长,有关县的林业局局长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田阳县五村乡大路村和那被镇永常村、马山县加方乡内谷屯和古陵乡弄拉屯等地的石山封山育林现场,听取了四个村屯的封山育林情况介绍。自治区林业局廖培朱副局长在会上总结了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全区实际完成封山育林面积4482万亩,是规划面积的199%,占期间全区完成造林总面积9007万亩的49.8%,有效地扩大森林资源面积,为造林灭荒和造林绿化奠定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4.
劳山林业局地处美水之乡的甘泉县,成立于1982年,属事业性质的国有林业局,全局下设六个国有林场,现有职工593人,管辖面积248.6万亩,森林覆盖率49.1%、活立木总蓄积477万立方米。建局二十年来,累计完成造林48.18万亩;培育各类苗木4969亩;幼林抚育16.81万亩;封山育林19.07  相似文献   

5.
合理地进行封山育林封沙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等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较多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25年扩大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同期全盟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有些林场的效果更好。例如,宝格达山林场自1956年至1975年,19年间森林面积扩大了19.2万亩(包括火烧迹地天然更新),平均每年为1万多亩。增长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场同期人工更新保存面积的10倍多。他本庙林场从1956年到1975年19年间由于封山育林,森林面积扩大了15.78万亩,平均每年增长0.83万亩。每年增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这个场1975年前20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  相似文献   

6.
合理地进行封山封沙育林育草,能加速植被再生产的自然过程,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度,是用少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取得大量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锡林郭勒盟解放初期只有20万亩天然次生林。后经封山育林,到1975年天然次生林面积发展到75.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万多亩。25年扩大的森林面积相当于同期全盟造林保存面积的5倍多。有些林场的效果更好。例如,宝  相似文献   

7.
<正>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始建于1971年,面积487600亩。在党政的领导下,截至1988年,共为国家生产商品材80多万立方米。天保工程实施后,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1万亩,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8.
封山育林是恢复发展植被、扩大林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我区在“普遍护林,大力造林”方针指导下,广泛开展了封山育林工作。50年代到60年代初,封育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60年代中期后的“十年浩劫”曾使封育工作一度中断,并使部分封育成果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9.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甘肃省正宁县按照"全社会办绿,科技兴绿,多方活绿,依法治绿"的指导思想,突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乡运动,使全县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统计显示,全县启动实施"三北"、天保、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10多个,累计完成各类荒山工程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平方公里,使全县有林地面积累计达到34.9  相似文献   

10.
封山育林的理论依据与实施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封山育林是扩大森林资源 ,恢复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 封山育林的概念及其意义封山育林是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和森林演替的动态变化规律 ,通过人们有计划、有步骤的封禁手段 ,使疏林、灌丛、残林迹地 ,以及荒山荒地等恢复和发展为森林、灌丛或草本植被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一种传统方法 ,全国各地普遍应用。吉林省 1990~ 2 0 0 0年 ,10年累计封山育林 4 1.2万hm2 是同期人工造林面积的 73 %。辽宁省提出生态建设三步走目标 :1999年至 2 0 0 0年 ,每年人工林完成合格面积 147万hm2 ,封山育林 13 .3…  相似文献   

11.
一、1995年全省林业工作情况 “八五”期间,全省山区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600万亩,是五年规划任务的119.6%;其中飞播造林383.6万亩,封山育林245万亩。由于坚持了人工造林实绩核查和通报制度,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省人工造林面积平均核实率、合格率达到96.4%和83.98%,分别比“七五”时期提高了26.93和30.18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资源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林木覆盖率持续增长。平原绿化自1991年实现全省整体达标后,及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控制绿  相似文献   

12.
张邦颖 《中国林业》2010,(15):36-36
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目前,长防林已先后进入中幼林阶段,但受地方财力等影响,长防林始终缺乏有效经营,林木分化严重,蓄积增长缓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及碳汇等功能发挥。因此,探索和加强长防林的经营,科学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13.
毕拉河林业局坚持以营林为主的方针,重视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四年来累计造林22.8万亩,今年又取得了造林9.3万亩的好成绩。这个局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气候温暖,土层深厚,宜林荒地较多,是理想的造林基地。早在1981年这个局就开始营造人工林,特别是1990年  相似文献   

14.
位于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市,全市国土面积1925.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91万亩。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业放到重要位置来抓,通过采取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迹地更新造林等措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全市森林面积蓄积璺和覆盖率得到了较大增长,到2003年,全市森林面积已达到102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3.44%。  相似文献   

15.
封山育林是多快好省地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办法。我省从1949~1986年通过封山育林增加有林地面积350余万公顷,是同期更新造林成林面积的3.5倍。照此推算十年间封山育林可成林96万公顷,再加上造林绿化成林的92.6万公顷,增加森林面积可达188.6公顷,可大大突破十年绿化的目标。如果不抓封山育林,完成十年绿化任务将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塞罕坝的生态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962年建场至1982年属造林为主阶段,自1983年至今属经营为主、造林为辅阶段。多年来,塞罕坝累积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6万亩,累积经营抚育森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210余万亩,累计治理和消灭荒沙面积90余万亩。科学的人工造林和集约经营使林场的森林资源发生了质变和量变,生态体系建设成绩斐然。一、有害生物防治现状林业病虫鼠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侯变暖,适生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以前未发生过的落叶松毛虫、落  相似文献   

17.
天保工程自2000年在宁夏启动实施以来,累计投资42726万元,共完成封山育林323.5万亩,飞播造林99.86万亩。森林面积净增约423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160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森林经营现状 建国以来,经过历届政府和林业生产战线职工的共同努力,安徽省森林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50年来,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30万公顷 (包括更新造林 )、封山育林96.9万公顷,飞播造林12.3万公顷;1994年继广东、福建和湖南之后第四个实现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有林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168万公顷增加到32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2.5%增加到27.95%。平原绿化以农田林网为主体,形成了网、带、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森林资源增加的同时,森林经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19.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20.
封山育林的理论依据、效益评估和技术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年,在中央关于“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指导下,湖南全省广泛地开展了封山育林,至1952年,封山育林面积达319万亩。1956年,省林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封山育林的重点范围和对象,提倡补植、补播、抚育,巩固发展成果,1957年封山育林面积达到695万亩。1961年,省人民委员会强调“一切有条件的地方都要积极封山育林”,至1965年全省封山育林面积突破千万亩达到1257万亩。1970年稳步发展到2025万亩,省林业厅随即拨出专项经费组织了封山育林效益的评估研究。1980年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山林管理保护森林资源的紧急指示》,要求认真总结推广封山育林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