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豆科树种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施氮处理与pH环境的响应,为探索高效生物固氮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可控实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氮素及pH分别设置N1,N2,N3,N4及pH4.5,pH5.5,pH7.5,pH9.5各4个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1)在N2与N3施氮处理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而N1处理幼苗根系结瘤能力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且均在pH7.5处理下根系结瘤能力最强;2)尾巨桉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除pH9.5处理外,降香黄檀的生物量与光合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施氮后降香黄檀与尾巨桉的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含量均有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表现相反趋势;4)除N3处理外,降香黄檀与尾巨桉幼苗在pH5.5处理下的生物量均大于pH4.5和pH9.5处理下的;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下,降香黄檀的结瘤能力会受到降香黄檀生理状况与尾...  相似文献   

2.
以1 a生爪哇木棉营养袋播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25(5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爪哇木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木棉苗木高生长最优肥料配比组合为N3P5K2,地径生长最优组合为N2P4K5,主根长最高为N2P4K5,而I级侧根数最高为N3P5K2;通过4个生长指标主成分分析及标准化计算,确定最优施肥组合为N2P5K1,即尿素肥10.87 g/m2+过磷酸钙肥388.89 g/m2+硫酸钾肥0 g/m2.苗期施肥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能够有效促进侧根伸长和数量的增加,从促进苗木质量及经济价值考虑,爪哇木棉苗期施肥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用氮素指数施肥法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进行不同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格木幼苗的苗高、地径以及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茎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地径及根、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根冠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 个性状,确定格木、降香黄檀苗期的最佳总施N 量分别是1 000、5 000 mg/ 株。  相似文献   

5.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 Thunb.)、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3种海岛树种苗木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即(1)N(对照),(2)N+P,(3)N+2P、(4)N+K、(5)N+2K、(6)N+1P+1K、(7)N+2P+2K,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并测定植物各部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不同施肥处理下,通过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可知,在N+1K施肥组合下,全缘冬青的苗木质量最好,而红楠在N+2P+2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最高,普陀樟在N+1P+1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要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苗木为研究对象,用氮素指数施肥法对降香黄檀苗木进行 梯度施肥处理,探讨N 素指数施肥对苗木及土壤氮、磷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指 数施肥显著影响了植株体内各器官及土壤N、P 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植株体内各器官及土壤N、P 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指数施肥同时影响了植株和土壤的N/P,施肥处理下的植株和土壤N/P 显著 低于未施肥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植株与土壤的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叶片 N/P 比值对生长状况进行判断可知,试验中段植株生长受 N、P 元素共同限制,试验结束时则主要受 P 元素限 制。研究表明,N 素指数施肥能够有效提高降香黄檀体内各器官元素含量,在苗木抚育时应注意加强施 肥以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胚根不同程度切根处理进行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切根处理的苗高、地径、根瘤数、生物量等苗木形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芽苗切根1/2时,根生物量、根瘤数、根冠比最大,有利于造林后的成活率及生长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肯氏南洋杉苗期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肯氏南洋杉苗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通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N、P、K 3因素3水平及其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分析了各元素及其水平对肯氏南洋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确定了肯氏南洋杉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1~8个月不同处理间都呈极显著差异,低水平的营养元素对促进肯氏南洋杉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好于高水平,以处理1即N1P1K1为施肥效果最好,且与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对肯氏南洋杉苗高生长的影响为NPK,对肯氏南洋杉地径生长的影响为PKN。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当年生的火力楠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研究苗木生长各阶段氮、磷、钾的不同配施处理下火力楠的叶子的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和生理指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磷、钾配施处理下,P对苗高、地径起主要作用,N、K次之,在N3P1K3配施下苗高地径的增长均不理想,在N2P2K2配施下增长最好;从N1→N3细胞膜透性呈减小趋势,K1→K3细胞膜透性呈增大趋势,N为主要影响因素,K次之,P最小;影响丙二醛(MDA)因素主到次为N→P→K,N、P、K越多MDA越少;影响叶绿素的因素主到次为N→P→K,N、P、K越多叶绿素含量越少,即在N1P1K3下叶绿素最多,比C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32.26%;影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因素主到次为N→K→P,K表现不规律,P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幼树沙荒地施肥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氮、磷、钾3种肥料、4个水平、9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生长量和结果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3种肥料的不同处理组合对文冠果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处理组合8(N3P2K2)无论对文冠果树体生长和结实量效果都非常显著,是沙荒地文冠果施肥最经济合理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叶用银杏生长及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沿海盐碱地生长的5年生叶用银杏实生苗施用N、P、K、NP、NK、PK和NPK等7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苗高高峰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用N、P等部分处理全年苗高生长量较大;所有施肥处理叶产量的增加值均大于对照,但以N肥效果最好。因此,在沿海盐碱地上应施用N肥或P肥来培育银杏叶用园。  相似文献   

13.
柚木苗期多因素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P、K、Mg、Z(Zeolite沸石)为苗期施肥因素,采用L8(41×24)正交设计,P为4个水平,其余2个水平,不施肥作对照,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7个月生柚木的生长及干物质质量差异极显著,处理5(P1Z2N1K1Mg2)的生长指标和各项干物质质量指标是8个施肥处理中最好的,与其余的施肥处理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7个月生的柚木苗高、地径、总干物质质量、根干物质质量、茎干物质质量和叶干物质质量分别是对照的3.58、2.74、11.78、11.29、10.24、17.79、8.15倍。沸石促进了柚木苗生长和各项干物质质量的形成,添加沸石的7个月生的柚木苗高、地径、总干物质质量、根干物质质量、茎干物质质量和叶干物质质量分别是不添加沸石的2.10、1.69、4.02、3.17、2.94、2.60倍。不同P水平间的苗木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差异也极显著,低P水平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影响要优于高P水平,容器苗培育P肥最佳施肥量为基质质量的0.7%。添加Mg也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设计设置N、P、K 3因素3水平的施肥试验,分析N、P、K配比施肥对高阿丁枫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素对高阿丁枫苗期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N素,而K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水平的N、P、K配比施肥对试验苗有不同的影响,最适合高阿丁枫苗期生长的施肥处理是N1P1K1,即氮肥1.25g·株-1、磷肥5g·株-1、钾肥1.25g·株-1。  相似文献   

15.
遮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遮荫对降香黄檀容器育苗生长发育和形态生理的影响,为林木育苗的光环境控制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设遮荫程度0(T_0)、40%(T_1)、60%(T_2)、80%(T_3)、95%(T_4)5个处理,用不同遮荫程度处理4个月后,每隔15天监测降香黄檀幼苗的地径、苗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观察其生长进程;并于试验处理结束后测量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物量、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系数(Tr)等。【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逐渐降低,生长越来越弱,且表现越来越明显,其中T_4的苗高和地径增量分别为7.7和1.0 mm,是T_0的39.2%和35.6%。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降香黄檀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比叶质量以及质量指数(QI)、根冠比、存苗率显著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使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遮荫程度加强,幼苗叶片的叶绿素b(Chlb)、叶绿素a(Chla)和植株各部分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Pn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引起降香黄檀容器苗的光合利用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存苗率下降。【结论】综合分析生长进程和生理形态指标,降香黄檀容器育苗幼苗期宜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遮荫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新播长白落叶松苗期进行了N、P、K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影响苗高、地径、植株干物质重量;>5 cmⅠ级侧根数量的差异为极显著;K差异不显著。通过对25个组合的LSR多重比较,最佳施肥量为:N肥20、P肥50、K肥15 g.m-2苗木生长与N、P、K供应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2种不同施肥方式(等量施肥和指数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分别设置3个处理(100、300和500 mg/株)开展交趾黄檀幼苗盆栽试验,施肥结束1个月后对植株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肥有效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养分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施肥水平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影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显著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的苗高,而对地径的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同等施肥水平内不同施肥方法间差异效应不显著。在合理氮肥供给时,指数施肥优于等量施肥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幼苗早期高生长,植株物质积累,N养分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累积。N匮乏时,等量施肥促进交趾黄檀幼苗根系和叶片生长,提高根和茎中N、P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中,300 mg/株的指数施肥处理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养分承载和生理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指数施肥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容器苗的生长。合理施肥方式,可以满足交趾黄檀苗木有效N供给,使树体营养元素保持适当的水平,实现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8.
施肥是速生丰产林培育的重要技术环节,科学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林地生产力。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就配方施肥对西南桦幼林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植株高生长和径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生长最大提高幅度达55%,径向生长最大提高幅度达101%;(2)4种肥料对西南桦高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氮肥复合肥磷肥钾肥,高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3P2K4(CF)2;(3)4种肥料对西南桦植株径向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氮肥复合肥钾肥磷肥,径向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3P3K4(CF)2。研究结果可为西南桦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营养需求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正交表L9(34)排列的N、P、K三因素三水平的施肥试验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对肥料反应相当敏感,正交试验9个处理中,以N1P1K1为对照,N1P2K2、N1P3K3、N2P1K2、N2P2K3、N2P3K1、N3P1K3、N3P2K1、N3P3K28个处理使得树高生长增加了7.1%~35.7%,胸径生长增加了9.6%~51.4%,施肥效果最好的处理是N2P3K1,即50g/株尿素、200g/株钙镁磷肥;营养元素N、P、K三要素中,P是主要因子,其次是N,最后是K;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应多施磷肥,但从经济性考虑100g/株钙镁磷肥已足够;同时应施少量的氮肥,即50g/株尿素;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接种聚丛球霉菌(Glomuse aggrregattum)、幼套球霉菌(Glomuse etunicatum)、摩西球霉菌(Glomuse mossea)后对降香黄檀幼苗生殖生长以及营养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3个菌根菌侵染效果较好,且降香黄檀幼苗对3种菌种有较强的依赖性。2)其中接种聚丛球霉菌的苗高、地茎、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对营养元素N,P的吸收利用优于其他2个菌种,并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其苗高、地茎高于CK 44%和78%,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分别是CK的3.6,1.9倍,根部、茎部及叶部含N量是CK的1.47,2.03,1.34倍,而根部、茎部及叶部含P量是CK的1.53,1.47,2.0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