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掀起一场绿色生态农业革命,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并同时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求,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经过多年的推广,已经建立起了适合我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具备了在我省大面积实施和应用的技术条件。但在推广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加深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自觉积极地实施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深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受传统耕作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一、机械化深松的意义深松的主要是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水的渗入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蓄水保墒效果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虽  相似文献   

5.
一、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作业基本进展 澳大利亚经过十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同定道作业(Conmlled Traffic Farming.CTF)技术研究和技术装备试验,在全澳农业带产生了巨大的技术变革十年前.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作业技术作为独特的技术思路,至今已成为清晰的革新技术路线,引入农场就可以有效实施.至2005年,尽管只有100万hm^2,10%的澳大利亚农场使用这项技术,但越来越多的农场主认识到其利益的长期保障必需建立在维系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受地理、气候、经济等因素影响,朝阳地区农业经济相对落后,但污染相对较少,为有机食品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针对农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和有机质含量下降的现状,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促进有机食品开发。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保水、保土、增加地力、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是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把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有机食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体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科学的数据教育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章丘区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基地项目,建设了深松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对比田,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对比试验及效果监测,对小麦、玉米两种作物整个生育期数据进行了全面监测,取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试验监测目的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常规理化性状测定数据、作物生育期监测数据、测产数据等,进行比对,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一场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将给农业、农民和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要能大面积推广开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需有适合当地条件的、合理的作业工艺体系、关键机具及其推广机制。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法,把保护性耕作变成一项农民能够掌握的技术,必需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新疆在南北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完成农业部和自治区下达的保护性耕作项目,农民在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实施后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机化》2005,(4):7-7
7月5日-6日,农业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验,研究部署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点任务。据悉。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北方旱作农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力度。农业部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步推广到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1050个县(国有农场),建设300个示范区,完成示范面积13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作物残茬处理是水土保持和土地生产力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保持适当的土壤质地和结构也尤为重要。耕作方式在土壤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度耕作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和土壤结构恶化,从而降低其生产力。因此目前的耕作方式正在向少免耕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菲律宾和泰国等,仍然以露天焚烧的方式处理作物秸秆。在从传统耕作方式向保护性耕作转型的背景下,农民正在寻找适当的机具来处理作物残茬,而动力圆盘耙作为一种通用型机具能适应多种土壤和操作条件,在保护性耕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各种田间耕作机械的优点、工作质量和相关问题,并证实动力圆盘耙在农田废弃物处理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花雨亭  许紫良  程利 《农业工程》2021,11(11):20-22
长期以来,对黑土地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和传统高强度的土壤耕作,使得黑土地逐渐变硬变薄,出现了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迫在眉睫,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土地上的应用效果和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和成功经验,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在农作物增产增收、黑土地养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为促进保护性耕作在吉林省更好地推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贾一琦 《农业工程》2018,8(5):138-140
基于陕西省礼泉县的125户农户调研样本,进行农户个人禀赋对保护性耕作响应情况的影响研究,探讨其政策含义。结果表明,促进和改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情况需要考虑主体特征的影响。政府应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活动及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引导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为此,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实质及关键技术组成,并结合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同时介绍了三江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持续向着合理化发展,土地合作经营、机械化生产、农艺技术的统一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的同时,农业也因常年的机械化耕作出现了土壤退化、营养流失等问题,为农业生产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退化的问题作用显著,随着农民生产认识提升,对于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沈阳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实际,论述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从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分、节本增效等方面,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市场需求,以及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提高沈阳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氮素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大田试验为基础,设置7个耕作处理:等高耕作(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 TP)、垄向区田(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 RF)、深松耕(Subsoiling tillage, SF)、等高耕作+深松耕(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subsoiling tillage, TP-S)、垄向区田+深松耕(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subsoiling tillage, RF-S)、等高耕作+垄向区田(Transverse slope planting+ridge to the district field, TP-R)、常规耕作(Down-slope cultivation, CK),探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东北黑土坡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温室气体排放、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水土保持耕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器官氮素转运率以及氮肥利用率,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也可以显著降低N  相似文献   

19.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保护土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试验数据与常规耕作技术的试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增温、保墒作厢更为明显,麦田含水率较常规耕作的多2.52%,小麦个体发育健壮,平均增产1.6%,节约耕作费用45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570元/hm^2。  相似文献   

20.
戴伟 《农业工程》2013,3(3):45-46
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县近十几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客观条件的分析,找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总结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年一熟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