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提出"培育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打造观山湖区特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发展生态文化产业"5个方面来探讨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化建设,以期为制定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21-22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是强化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的重要阵地。通过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深化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区走资  相似文献   

3.
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需要。社会文明发展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工业文明进程中,机器化大生产在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向大自然的高额索取,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弘扬生态文化对创建绿色大学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弘扬生态文化的基本做法,系统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弘扬生态文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业宣传,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要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新疆林业》2007,(6):F0004-F0004
近两年来,板房沟林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大力发展森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到林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嘉 《中国林业》2012,(11):35-35
我们的社会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将是未来文化的主流,是全社会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而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是人类向生态文明社会过渡过程中的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因此说,生态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生态文化,如何开创生态文化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事关现代林业发展大局的关键所在。如何更好地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抓起。1大力弘扬生态效益,强化保护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涵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是我国生态文化中的精髓。森林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起着示范、引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今,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吕林 《中国林业》2010,(3):24-25
<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核心,以森林和文化为基本要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以生态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乡林业建设,充分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一种节约资源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4.
孙敬兰 《中国林业》2013,(15):49-49
生态文化的崛起,顺应与契合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大趋势。2013年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提出,21世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将融合各国优秀文化元素,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引领人类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与林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森林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前沿阵地,扮演关键角色,发挥主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林业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现代文明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娜 《新疆林业》2011,(5):14-1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三大建设体系之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现代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绿洲为主的森林是新疆陆地生态的主体,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不断强化。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一、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对北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新疆林业》2013,(4):23-26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新疆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林业文化、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林业生态文化的提出,丰富了林业产业内容,完善了林业发展体系,明确了林业发展方向。新形势下,山东省莱州市积极探索和研究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推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相似文献   

20.
《甘肃林业》2014,(3):1-1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入的论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