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蔬菜生产因具有"短、平、快"的优点,近年来在达县得到了长足发展,时令菜、设施菜、水生菜、加工菜基地初具规模,蔬菜产业已成为达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达到140万吨。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近几年努力,达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一个明显提升,但总的来说,任重而道远。一、达县菜品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效1.高度、高残留农药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2.
蔬菜生产因具有"短、平、快"的优点,近年来在达县得到了长足发展,时令菜、设施菜、水生菜、加工菜基地初具规模,蔬菜产业已成为达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达到140万吨.在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近几年努力,达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一个明显提升,但总的来说,任重而道远. 一、达县菜品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效 1.高度、高残留农药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大为下降.县质检部门通过对蔬菜基地、超市、农贸市场的抽检来看,全县近3年来的抽检蔬菜合格率都到达98%以上,质量安全现状有了明显改观. 2.业主、大户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蔬菜生产涉及千家万户.近年来,由于达县蔬菜工作站充分了利用一切资源,大力宣传、培训、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多数业主和种植大户认识到了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达县在稳定粮油的基础上,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被列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580个重点县和四川省45个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截止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6万亩,播面超50万亩,总产115万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蔬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县以开展蔬菜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扎实可行的工作,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达州蔬菜市场的竞争力,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不断在农业产业结构中进行调整,农作物需求和产量不断增长,在农作物中农民对蔬菜产业的投入量大大增多,从而使得产量和产值不断增长,最后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部分,蔬菜生产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蔬菜产量增加了,可是部分蔬菜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在不停的下滑。但是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蔬菜需要和质量上出现矛盾,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控制农药来保证蔬菜的品质安全,已是消费者和菜农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制定蔬菜管理制度,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已经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蔬菜是临安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现有复种面积7333hm^2,总产13万T,产值达2亿元,蔬菜经济比重已占全市种植业产值的35%以上。在实现蔬菜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广大群众食用安全和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今后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科技》2006,(2):69-69
近年来,福建漳浦县有关部门强化源头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杜绝违规销售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进一步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日常出口蔬菜的农残监测工作。2005年,该县蔬菜出口2142万美元,出口量达4.2万t,成为福建省蔬菜出口大县。2006年1-2月,该县蔬菜出口1156万美元,同期增长64.2%,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创汇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农产品,也是河北省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123.7万公顷,蔬菜总产量达到8125.7万吨,伴随蔬菜产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越加重视,而河北省作为京津冀最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河北省如何通过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应用,从源头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年蔬菜面积达到16 860 hm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约占10%,蔬菜总产量达78.5万t,总产值达3.65亿元,是农村种植业中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已成为武威市凉州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武威市凉州区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占1/7的耕地面积上获得全区近1/3的农业产值,在农民纯收入中蔬菜的收入占25%,特别是种植温室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为使我区蔬菜产业进一步提高效益,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现将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萧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萧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贮藏保鲜能力弱、价格波动幅度加大、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提出了完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蔬菜标准园、提升品牌效益、培育蔬菜龙头企业、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生态观光瓜菜特色园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蔬菜产业是达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达县蔬菜播种面积已达50万亩。2010年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并在2012年被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580个蔬菜重点生产县之一。尽管达县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技术较好,但笔者在多年的蔬菜生产实践中,发觉蔬菜种植户有许多共同的习惯性种植误区。现就这些  相似文献   

11.
控制农药残留 保证蔬菜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峰  吴德杰 《吉林农业》2011,(11):85-8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的产量和产值不断增长,蔬菜生产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安全性问题成为关系到健康与民生的重大问题。通过控制农药使用的源头来保证蔬菜的质量安全,同时通过建立蔬菜的市场准入制度,在流通环节上控制蔬菜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58-58
目前,我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300万亩,年产蔬菜2300万吨,外销量达到每年1200万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产销基地。自2011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将云南列入"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以来,云南蔬菜产业抓住机遇,投入2000万元配套资金,建立和完善蔬  相似文献   

13.
于珊 《河北农业》2015,(1):54-55
<正>近年来,滦县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基地、增加产业科技含量、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场监管等措施,加强流通领域建设,完善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一、生产现状1、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在蔬菜产业开发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不断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2013年,全县瓜菜生产总面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5,(3):16-16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蔬菜生产从单一品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普通菜、低档菜向名特忧方向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高邑县是河北省60个蔬菜生产大县之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6万亩,露地蔬菜面积6万亩。全县有10.7万亩蔬菜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蔬菜产业已成为高邑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创收的一条主渠道。2006年北京市从11月1日起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石家庄蔬菜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实行准入制度,这对我们县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无公害蔬菜生产,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汪小琳  李慧洁 《甘肃农业》2014,(21):F0002-F0002
蔬菜产业。靖远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41.75万亩,其中以目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高效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到12.64万亩(日光温室6.18万亩,塑料大棚6.46万亩),早熟洋芋15.06万亩,地膜及露地种植14.05万亩(高原夏菜6.55万亩、秋菜7.5万亩)。  相似文献   

17.
王华 《现代农业》2007,(1):23-23
近几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抓住农民增收这个重点,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保护地蔬菜开发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在保护地蔬菜开发生产上,以提高蔬菜质量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全市蔬菜产销呈现出总量增长、品种丰富、质量提升、出口扩大的良好势头。到目前,铁岭市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达到近4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16万亩。预计总产量达310万吨,可实现总产值27亿元,总纯效益…  相似文献   

18.
萧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2.4万hm2,年产值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但蔬菜质量安全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以来,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安徽省菜办《2007年全省蔬菜农残速测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蔬菜农残速测,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达县蔬菜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较快,常年生产基地正逐步形成,规模逐步增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种植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品种逐年丰富,品质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正步入"逆水行舟"的关键时期。此期应认真总结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办法和措施,以确保达县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一、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达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全县辖64  相似文献   

20.
<正>平山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区域特色助农增收产业之一。近几年,平山县农业农村局狠抓农业标准化工作,蔬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水平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