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江西省于2021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基于江西竹产业发展基础,提出推进竹资源培育精准化、竹加工业发展集群化、竹文化产业化、竹基础设施便利化、竹科技现代化、竹产品品牌化6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争取财政、科技、税收、金融保险及惠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争在2025年之前实现如下发展目标:竹林面积稳定在106.67万hm2,活立竹株数达到180株/667 m2;攻克一批竹产业核心技术,培育10家竹业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3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建成5个竹产业集群、5个竹产业示范园区;实现全省年产大径级毛竹2.5亿根;创建竹主题森林康养基地5处以上,建设竹科普、文化、教育基地10处以上;新增林区生产经营道路2.7万km,全省林道网密度达到4 m/hm2;全省竹产业公共品牌具备一定知名度,区域性竹产业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达到5个以上;竹业综合产值达1 000亿元。文章结合江西竹产业发展现状,从《意见》出台的意义、主要内容、政策保障等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以加大对《意见》的宣传力度,更好地推进《意见》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绥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县,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竹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全县竹业基地达到了30万亩以上,竹产品加工也有了新的进展,林业产值达5303万元,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奠定了  相似文献   

3.
开发资源拓展市场做大做强竹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宏 《湖南林业》2004,(2):15-15
最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为今后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要抓住机遇,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加快竹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使之形成竹、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竹产业体系,实现竹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充分发挥我省竹资源优势,尽快把竹产业培育成我省农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牌县现有竹林23.1万亩,其中摘竹20.4万亩,小杂竹2.7万亩;竹类品种44个;立竹蓄积量3852万根,其中捕竹蓄积量2523万根。产区主要分布在阳明山、何家洞、五里牌、五星岭、塘底、上梧江等乡镇场。1993年以来,双牌县委、政府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抓住省、市在该县办高效林业试点的机遇,把竹业开发作为高效林业的突破口和搞活林区经济的龙头产业来抓,竹类资源迅速扩大。其中捕竹面积从1993年的189万亩发展到20-4万亩,桶竹蓄积量从2006万根发展到2523万根。1995年,桶竹及其产品总产值达到1802.l万元,占大林业产值的ZO%以上…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永安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和永安市竹产业发展优势,并对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竹业发展趋势和永安市社会经济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永安市竹产业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6.
湖南竹业发展的现状、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是全国竹业大省,发展竹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分析了湖南竹业的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当前湖南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湖南竹业发展目标和对策: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从转变观念、科学发展和生产新型材料入手,不断拓展竹产业空间,创造高端产品,打造龙头企业和发展竹业旅游等。  相似文献   

7.
粱平县是重庆市竹资源大县和全市100万亩笋竹产业化工程试点县,现有天然成片竹林面积22万多亩,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竹林区。今年,该县将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决定用5年时间,新造寿竹、楠竹、慈竹、撑绿竹、白夹竹30万亩,使竹材年产量达到50万吨,竹笋年产量5万吨,竹产业产值达25亿元。但由于现存竹林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加工档次、产品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竹业市场现状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有40多属400多种竹类植物,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全国竹林面积已超过420万hm2,近20年来,每年以5hm2的速度递增,在竹林大面积增长的同时,竹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雷竹2季出笋技术使雷竹提早或延长笋期100多天,提高经济效益5~10倍。广东龙门县铁岗镇是有名的“牙签王国”,全镇180条生产线,年可生产竹牙签2 700多吨,1998年,仅此1项产值就超过1 800万元。1998年,广东全省竹业总产值达98亿元。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竹产业年产值达17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5亿美元,分别是90年代的3倍…  相似文献   

9.
昭平县把“宜林则林,宜竹则竹”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大力发展毛竹、蒿竹和小杂竹,着力建设竹业大县。全县竹林总面积增加到11160多公顷,新增加6000多公顷,年提供商品毛竹80多万根,蒿竹150万根,小杂竹4000多吨,还有大批竹笋、竹制品,竹材收入达1000多万元,为国家提供各种税费200多万元,使竹业成为该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昭平县把竹业生产作为富民富县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竹业公司,负责全县竹业生产的规划、生产和经营,改变了竹业生产的无序状态,扭转了过去生产与经营销售脱节的局面,使竹业生产逐步走上正轨。为了…  相似文献   

10.
完善竹业政策 激活竹业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建瓯市完善竹业政策、激活竹业产业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99中国竹文化节圆满成功10月20日,历时3天的’99中国竹文化节在益阳落下帷幕。本届竹文化节是我国竹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江泽意、省领导储波、庞道沐、贺同新以及24个国家的竹业专家、驻华使节和国内问个产竹大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等省、区的代表共1500多人参加。本届竹文化节以“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为主旨,“竹味”浓厚。节期举办了国际竹业博览会、全国竹业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会二届二次会议和国际竹林培育、加工和利用学术研讨会、益阳‘“…  相似文献   

12.
关于益阳发展竹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阳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重要产竹地区,所辖桃江县是“中国竹子之乡”。改革开放以来,益阳竹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整个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益阳竹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培育竹类资源,扶植一批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一批竹业名牌产品,狠抓毛竹综合利用,全面提高竹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浙江领跑中国竹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浙江省上下高度重视竹业的发展.建基地、扶龙头、促加工、拓市场。竹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竹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竹业在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竹林面积117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竹业总产值、出口创汇额却分别占全国的30.1%和35。62%,居全国领先水平。200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已将“竹产业”列为2007年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竹产业协会日前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中国特色竹乡”、“中国特色竹业基地”、“中国竹业龙头企业”、“中国竹产业协会推荐竹产品”等命名授牌活动,加快实施竹产品名牌战略步伐,促  相似文献   

15.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用材竹种和笋用竹种,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山区林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广德县目前拥有竹林面积78万亩,立竹蓄积量2亿株,均居安徽首位.其中毛竹面积60万亩,立竹蓄积量1.1亿株,年产毛竹1300万根,鲜笋2.5万吨;红壳竹15万亩,紫竹2万亩,黄古竹等特色乡土竹种1万亩,立竹蓄积量9900万株,年产竹材1500万根、鲜笋1.5万吨.到2006年底,全县共有竹加工企业601家,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10家,5000万元企业2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5家,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4家,竹业产值11亿元,占全县林业总值的70%.农民人均收人中来自竹产业的收入1580元,占农人均纯收入的36%.广德县竹产业发展已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随着山区毛竹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毛竹病虫害亦日趋严重,现将竹笋夜蛾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林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竹类19个属,近200种,竹林面积1497万亩,其中毛竹1294万亩.居全国首位。“十五”期间.福建省通过实施竹业开发工程.大力扶持全省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培育笋竹加工企业.全省竹业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竹产业总产值达131.8亿元。  相似文献   

17.
竹业机械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业机械现代化是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竹业机械技术发展现状,认为虽然中国竹业机械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竹产业发展规模和现代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甚远,远不能适应竹产业创新发展目标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国家、省(市、区)、县各级科研立项与资金扶持研发新装备,强化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推进生产机艺结合技术创新,创建竹林采伐运输与仓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推动竹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竹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并创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业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杭州竹业发展与竹业创新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依据自身地理、环境、资源和经营历史的特点与优势,从80年代初,本着从山区开发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竹产业,十多年来竹业发展成绩斐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竹产业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分析,针对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和技术方法上,为建立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的竹业生态系统,提出竹产业创新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治蜀兴川生态重任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指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把竹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成立以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高位推进,强化政策保障,按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的思路,通过优化布局、壮大园区、培育龙头等方式,着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2018年,全市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147.6亿元,绘就竹景“美”、竹业“旺”、竹农“富”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竹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被称为“世界竹类的故乡”的云南发展步子较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竹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开发力度不够。本文通过云南竹产业与山区经济开发的关系、云南开发的基础条件和面临问题的论述,提出了种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组织研究和推广次生技和单节小枝工厂化育苗新技术,可避免约120万根优质竹材的浪费,可直接节约造林成本4000万元,并给我省竹产业开发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