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8,(8):32-33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以来,养殖对虾病害暴发,不仅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旧模式,开辟新途径,是对虾养殖业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为寻求对虾养殖高产高效新途径,搞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我们依据近几年本地区探索的多种对虾养殖模式经验,就胶东半岛地区对虾健康防病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庞雄明 《海洋渔业》2003,25(1):27-30
80年代我国的对虾养殖,似雨后春笋发展起来,1992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达22万t,成为世界养虾大国。1993年全国暴发了对虾流行病,对虾养殖业受到严重打击,产量大滑坡,经济损失巨大,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同攻关,摸索了防治病害的措施,虾病有所控制,使对虾养殖业重振雄风。200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30万t,估计2002年产量仍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养殖业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对虾养殖生产的特点,采取无公害、质量安全的新型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生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我国对虾养殖业进入新的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南美白对虾已成为当前我国从南到北对虾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而且发展相当快。从各地养殖的情况看来,当前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上存在不少问题,如种苗质量差,虾苗供过于求,商家竞争激烈、苗价低,虾农超密度养殖;造成虾病流行,滥用药物非常突出,养殖技术混乱,造成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造成公害。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当前对虾养殖不论采用哪种养殖模式,养什么虾,都面临着两个“安全”问题,即养殖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所以,养殖业者要面对现实,许多对虾养殖专家已意…  相似文献   

7.
柳悦斌 《河北渔业》2005,(4):27-27,38
近几年,由于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养殖环境及水质状况日益恶化,引发虾病频频发生,使泉州市大多数对虾养殖场效益下降,甚至有许多养殖场年年亏本,对虾养殖业处于低迷状态。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连续两年在丰泽区东梅对虾养殖场进行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试验中总结的几点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多年的探索和攻关,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可靠实用的对虾健康防病养殖技术规程,使对虾养殖业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93,15(2):91-93,88
<正>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对虾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发生对虾大面积暴发性流行病后,对虾养殖业急剧滑坡,养殖产量由20多万吨下降到7万—8万t,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大力推广集约化健康养成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虾养殖模式有较大改革,对虾暴发性病害得到有效的遏制,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以及受国外水产养殖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斑节对虾(草虾)、日本对虾(花虾)、墨吉对虾(白虾)的养殖,越来越引起养殖业主的重视。养殖业主对对虾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虾的消化系统短而且细,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对虾饲料的加工要求远比普通畜禽饲料的加工要求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生产对虾饲料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水中稳定性(耐水性) 对虾饲料要求在水中的稳定时间要长,一般要求达到2h以上。如果生产出来的颗粒饲料耐水性差,则不适应虾类的采食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3,(5):38-42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养殖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加快培育优质、抗逆对虾养殖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对虾养殖、加工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与之配套的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也被带动发展,形成了包括种苗繁育、对虾养成、饲料、加工流通、交通运输、水产机械、渔药等行业的一条规模宏大的对虾产业链,出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繁荣景象,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对虾养殖业的纵深发深,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苟中华 《齐鲁渔业》2004,21(3):20-21
21世纪,我国对虾养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2万公顷,全国对虾养殖总产量达到30万吨。但是,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面临着能否健康发展和如何健康发展的严峻课题,其核心在于怎样尽快解决好量多质次的矛盾,如何做到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与养殖对虾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全国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的对虾养殖产量在增加。特别是海南的对虾养殖业于1997年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推广斑节对虾高位池的养殖模式和低位池健康养虾技术,高位池养虾水面由1997年初的近百亩发展到1999年的近万亩,低位池养虾7万亩。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对虾的病害也逐趋严重,在海南的发病率达60%—70%。根据近两年我们的调查和实践,对斑节对虾暴发性疾病防治技术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一、诱因分析 (一)外因 1.海区环境受污染,由于局部地区盲目追求高产量,采用高密…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情况 :如大面积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殖和育苗时滥用药物对环境产生污染 ,并且使得成虾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等。因此 ,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虾养殖业的“健康”问题 ,关心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康养殖”贯穿于对虾养殖的整个过程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的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虾苗的生产 (包括工艺、饲料、药品、管理等 )基本符合“绿色”环境的要求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 .对虾育苗达到优质、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2,440(7):48-49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