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玉405号(丹467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冬在海南岛以丹299为母本,丹M9-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405号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1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10 585.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7%;2008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0.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3.0%。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至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83.9 kg/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6.96/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4.
丹玉67号(丹65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1079-2为母本,D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03—200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0 332 kg/hm2,比对照种增产10.7%,2005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0kg/hm2,比对照种辽单565增产5.1%。抗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抗倒性强,耐旱,活秆成熟,具有适应性强稳产性、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丹玉 2 3号 (原代号丹 70 3)系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 990年冬在海南育种基地以自选自交系丹90 4 6为母本 ,自交系丹 3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丰产性能好 ,抗叶斑病、活秆成熟。 1 997年 1 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及辽宁省科委科技成果鉴定。1 产量表现1 991年在丹东农业科学院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1 0 60 9.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2 0 .5 %。1 992年参加辽宁省区试预备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95 95 .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1 1 .1 %。1 993…  相似文献   

6.
丹玉97号(丹67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637为母本,D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各级试验表明,丹玉97号具有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米质好,抗倒性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54号。  相似文献   

7.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258.5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849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丹玉5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系丹529为母本,自交系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丹玉53号比现在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区重点推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关国志 《杂粮作物》2002,22(6):324-325
玉米单交种丹玉27号(丹63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94年以丹1324 2为母本,丹5026为父本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丹玉27号;在2002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该品种为中熟品种,需要≥10℃积温2490℃·d,在辽宁、内蒙古、吉林生育期115~120d,在河南、河北及安徽一带生育期85~90d,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本育九号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于兵  何晶  高洪敏  宁家林  刘君 《玉米科学》2007,15(Z1):066-067
丹玉83(丹3183)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丹T137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成的单交种。该品种属晚熟杂交种。2003~2006年各级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一般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大部及华北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45 000株/hm2为宜,清种、套种均可。  相似文献   

11.
丹玉10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C180为母本,自选系丹34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丹玉39增产5.3%,具有抗多种玉米病害,抗倒伏,高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丹598姊妹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丹598姊妹系包含丹598-1、丹598-2、丹598-18,是以玉米自交系OH43Ht3、丹340、丹黄02、丹黄11、丹黄18经单交、复合杂交、回交及多代自交选育而成.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抗病、抗倒伏、耐旱、适应性强等特点,含旅大红骨血缘28.125%,热带血缘25%,唐四平头血缘9.375%,Lancaster血缘9.375%.与Reid血缘杂优模式最强,丹598姊妹系组配的丹玉26号、丹玉39号、东单60、丹科2151等玉米新品种,已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发挥重要的增产作用,得到广泛应用,是旅大红骨血缘改良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丹玉9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玉90是丹东农科院以自选系丹599为母本,自选系丹T13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试验结果表明,丹玉90比目前生产应用的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抗各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优良的晚熟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沈玉31号选育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晶  杜贤章 《杂粮作物》2010,30(5):324-325
沈玉31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沈3336为母本,以沈31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10 26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增产12.5%;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70 kg/hm^2,比对照丹玉39增产7.2%。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200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丹玉 2 6号由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1994年育成 ,组合丹 90 46×丹 5 98。该品种属晚熟单交种 ,出苗至成熟在辽宁省生育日数 134d。 1995年起先后参加了不同级别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 :丹玉 2 6号比现应用品种增产 8%以上 ,并具有抗大、小斑病 ,抗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 ,抗丝黑穗病 ,抗倒伏 ,适应性强 ,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吉林四平以南和东北、华北春玉米区种植 ,关内麦区套种亦可 ,一般 4月下旬且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丹988目前已育成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7个,其中丹玉86号(原代号丹3086)、甜玉8号通过国家审定,丹玉29号(丹639)、原单29号、丹玉48、丹玉79、吉农大402号等通过省级审定;丹988衍生系育成的审定品种有5个——吉东4号、丹玉97号(丹679)、丹玉99号、丹玉98号(丹687)、丹玉89号(丹689),还有一些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由于该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等特点,在生产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丹玉26选育技术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丹玉26(丹210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9046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晚熟品种,需≥10℃积温3 100℃·d左右.1995~1999年在各级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旱、适应性强.一般单产9 750 kg/hm2以上,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大部及华北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43 500株为宜,比空和清种均可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丹玉20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玉205号玉米杂交种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Q3048为母本,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经辽宁省区试结果表明:丹玉205号比对照种丹玉39号增产10%以上,并且具有抗病、抗倒伏、耐旱、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丹玉99号(丹601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9942为母本,丹99号为父本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3~2005年参加辽宁省各级试验结果表明,丹玉99号具有稳产、抗病性强、米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指标与抗性指标均达到试验要求。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36号。  相似文献   

20.
桂糖33号(原编号桂糖02-770)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桂糖69-156×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中熟、高糖、丰产、易剥叶等优良特性。2008—2009年广西区试结果显示,平均蔗茎产量114.83 t/hm2,分别比对照种CK1(ROC22)和CK2(ROC16)增产13.01%和22.90%,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9.64%和17.02%。其中,新植蔗产蔗量为118.92 t/hm2,分别比CK1和CK2增产16.47%和26.19%;平均含糖量为16.42 t/hm2,分别比CK1与CK2增产14.58%和21.63%。该品种适应性广,蔗茎粗大且生长均匀,增产幅度大。该品种于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桂糖3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