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肇庆地区今年建成该省第一个地下水家鱼孵化基地。基地有直径10米的亲鱼产卵池2个、直径3米的孵化环道8个、200立方米的水泥蓄水池1个,以每小时100立方米流量以上的地下水做家鱼孵化水  相似文献   

2.
张茜  尹静 《科学养鱼》2005,(8):71-71
我市观赏渔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大都是一些金鱼爱好者利用鱼盆、鱼缸或家前屋后零星场地开展的金鱼养殖。到90年代,开始出现小规模的露天水泥池养殖。从2000年起我们建立了观赏鱼养殖示范园,使观赏鱼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现将观赏金鱼水泥池精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1.水泥池的结构鱼池采用保水节水的砖混水泥抹面结构,按用途分为蓄水池和养殖池。蓄水池与养殖池的面积比为1:12。蓄水池的规格为10米×10米×1.5米,养殖池为5米×5米×0.5米,底面向排水口稍微倾斜,进排水管用无毒聚乙烯塑料管,规格为直径150毫米,两排池为一单元,在…  相似文献   

3.
我所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创造成功一套半自动化鱼苗孵化设备(见图)。这一设备是将蓄水池、产卵池、排水池、集卵池和孵化环道连成一体,形成半自动流程;将上面冲水,人工捞卵的产卵池,改造为池底冲水,自动集卵的产卵池;由原来人工洗刷的孵化环道,改造为自动洗刷的孵化环道。目前已建成这样的产卵池有三个,孵化环道五个。改建后的产卵池和孵化环道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产卵池人工捞卵改为自动集卵具有  相似文献   

4.
顾树信  任丽珍 《科学养鱼》1998,(2):31-31,29
我场和常熟水产场根据多年家鱼人繁的实践和外地多种孵化环道类型与效果的分析,对传统环道的排水方式、过滤纱窗等进行了新的设计与改进,经1997年两场在家鱼人繁期间对鲢、鳍、草、青、鳜等鱼卵孵化试用,结果显示:孵化率明显提高,且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一、孵化环道的设计新型双圆环道由两个同心环道、过滤、筛绢、进排水系统和集苗池等组成。环道直径4.5~6.5米,水源来自水塔,其最低水位比孵化环道的最高水位高1.8米,一定的水位差保证了环道内足够的水流量和流速,水在各环道内成螺旋形运动。环道为砖、水泥和砂的混合砂浆砌…  相似文献   

5.
<正>四、工厂化养殖模式1.设施及准备(1)养殖池:可利用现有的工厂化鱼类或对虾养殖池,水处理、进排水、供电、供气等设备设施齐全。也可新建沙蚕育苗或养殖水泥池,规格8米×2米×0.6米,设置相互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咸淡水系统,每池安放8~10个充气石。室外水泥池需搭建抗风能力强、透光性较好的棚顶。育苗前用漂白粉30克/米3彻底消毒蓄水池、供水管道、养殖池和养殖用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建湖县明湖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鳜鱼的人工繁殖,并总结出一套比较先进适用、易于推广的技术模式。一、材料设备1.水源条件从蔷薇湖内用泵提入蓄水池,能保证供水量和流速,水质条件符合鳜鱼种阶段所需要的指标。2.池塘条件鳜鱼塘和饵料鱼塘一般是3~5亩为宜,水深1.2~2.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一台。网箱,为敞口浮动式,设置在杉木框架上,规格有两种:1级箱,10米×0.8米×0.8米为50目;2级箱,10米×1米×1.2米为15目,主要用于暂养鳜鱼和饵料鱼。圆形孵化环道,内环6米3,外环10米3,用作孵化鱼苗和培育鱼…  相似文献   

7.
细鳞斜颌鲴与团头鲂均系产粘性卵的鱼类。为了简化“脱粘”程序,本文作者改用环道池催产孵苗。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将环道池洗刷干净,灌水八十厘米深,然后把亲鱼网捕起来置于囤箱内注射催情药剂。边打针边放鱼入环道,按雌雄比例一比一配好,直径四米左右的环道放鱼二十组。注射完毕  相似文献   

8.
<正>一、材料与方法1.设施条件专用环道:在江西省华洋水产有限公司徐家乡湖东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的同心四级套环,由里到外分别为Ⅰ级7米3、Ⅱ级13.7米3、Ⅲ级20.4米3、Ⅳ级27.2米3,在环道底部安装环形、直径12毫米出气孔间距20厘米左右曝气增氧管道。专用水泥培育池:苗种培育池6个,其中:4个面积150米2/个,2个面积60米2/个。池深1.3米,蓄水深度0.5~1米,在池底按照井字形布局,安装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提高出苗率,很多人应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这虽然能提高虾苗的出苗率,但对虾苗自身产生很大的危害,为探索罗氏沼虾全生态育苗技术,笔者于2014年3-8月多次在广西南宁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进行幼体培育实验,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一、育苗场地与设施育苗池规格为1.5米×4.0米×0.8米,为了方便控制温度,育苗池内装有加热管道,充气方式为底层微孔充气,由鼓风机经管道输送到育苗车间,同时备有海水、淡水蓄水池等设施。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郾开好蓄水池选择江滩滩面宽度为90米,江滩真高3米,其上下游6千米范围内无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及医疗废弃物污染,5~9月的丰水季节长江水能自然地流入和漫过滩地。在滩面上开挖一个面积为8亩的长方形蓄水池,滩面下挖3米深,靠江堤的一边离江堤脚20米远,以保证长江江堤的安全。开挖蓄水池的目的是保证在枯水期和落潮时的水位达2郾5米左右。2郾网箱制作网箱的形状为长方体,规格为5米×2米×2米。箱架用三角铁焊成,用直径0郾6米、长1米的塑料泡沫圆柱体固定在网箱的两端作浮体,通过浮体可调节网衣在水下的深度。网衣选用聚…  相似文献   

11.
日本红刺参隶属于海参纲、刺参科、仿刺参属,其肉体较厚,市场价格为刺参的2~3倍。2010年赣榆县柘汪镇进行了日本红刺参人工育苗的生产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育苗设施利用原中国对虾的育苗室,试验池为5.8米×2.9米,车间外有2个蓄水池,面积共为20亩,  相似文献   

12.
蓄水池与蓄水时间根据渤海水质的变化特点,选择在水质较好的2月份蓄注育苗用水;蓄水池要有两个以上,总蓄水体积为育苗水体体积的30倍以上,蓄水池的水深要达到2~2.5米,这样才能保证水质的稳定,预防水质恶化;蓄水池在育苗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彻底消毒待用。  相似文献   

13.
1设施建设1.1选址选择门前屋后空地围院而建。利用地下水或自来水作养殖水源。1.2鳝池建造墙壁用单砖砌成,一般每口鳝地面积2m3(长2m,宽1m)墙内外及底面用水泥抹面,墙高50cm,墙项上都做成T型起防逃作用.墙上距池底30cm处装直径10cm塑橡胶管溢水.池底往排水口要有一定的斜度,以能排干池内水为标准。排水口按直径10cm的塑胶管与总排水沟相通。距地底20cm以下的墙面和池底面全部贴磁砖。温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做防逃网罩,不用时用木塞塞紧.1.3蓄水池按每10m2鳝池配1.5m3蓄水池的比例,用红砖建造蓄水池,墙内外和池底全部水泥抹面…  相似文献   

14.
正一、第1步,温室养殖1.温室修建修建温室长60米、宽12米、高3米,四周墙壁用M7.5浆砌红砖,墙内墙外用M10水泥沙浆抹面,四周墙面安装铝合金窗户和换气扇并附窗帘,温室东西方向各开一道进出门,温室顶部用C15钢筋混凝土。2.龟池修建在温室内南北两边各修1排龟池,中间修人行道,每个龟池容积20米~3(长5米×宽5米×高0.8米),池底为倒圆锥形,锥高10厘  相似文献   

15.
黄洪源 《内陆水产》2003,28(9):13-14
鳜鱼苗种培育,是鳜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目前鳜鱼养殖的基础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这个阶段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稍有不当,就会前功尽弃。两年来我们就鳜鱼种培育方式,饵料鱼的配套和鱼病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以下:1培育方式和方法孵化环道培育圆形,直径2.8米,环道容积3米3,过滤纱窗圆柱形,网目为80目。用于开口期的培育,孵化出膜后第3~8天,体长5.1~12毫米,放养密度每立方米5万~10万尾。网箱培育出膜第9天转入网箱培育,网箱规格3米×1米×1米,网目40目。设在一级过滤池中,固定式设置。放养密度0.4万尾/米3。小型…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养殖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本场基地,1号、2号池面积均为10亩,东西走向,水深1.5~2.0米,池塘四周用1米×0.5米的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预制板下埋4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10亩塘配备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17.
斑鳜是我国长江流域名贵肉食性淡水鱼类,由于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产业发展因苗种供应规模及养殖技术等原因没能形成。为了解决苗种问题,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斑鳜苗种规模养殖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斑鳜苗种来源于本公司当年人工繁殖孵出的鱼苗,苗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斑鳜苗种开口培育方式:斑鳜苗种开口培育采用两种方式进行。(1)在环道内开口培育:环道为全过滤式的圆形单环,体积为8米3,进出水过滤纱窗为80目,水源为外荡水,环道正常水交换量为30米3/小时。开口饵料鱼选用鳊鱼水花或脱膜24~36…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养虾池及配套设施1.养虾池面积和形状每个虾池面积5~10亩为宜,形状最好是圆形或正方形切角。这种形状有利于养殖中废物的聚集和清除。池深2.5米左右,水深1.5~2米。可以是中央排水或池边排水。池底要有一定坡度,向排水口倾斜,使池水可以完全排干。2.蓄水池蓄水池配备多少要视养殖环境水源情况而定。没有淡水补充的示范区,实行一次进足全程养殖用水的全封闭养虾,蓄水池的总水容量与总养殖用水体的总量之比至少达1∶1。没有淡水资源,完全使用经过沉淀、消毒处理后的自然海水的半封闭养虾,蓄水池面积与养殖面积容量之比为0.8∶1。…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至12月我们在文昌淇湾海水养殖场进行了高位池南美白对虾与蓝子鱼混养试验,经过153天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条件1.池塘试验池为一口旧高位池,面积5亩,全铺黑色地膜,池深2.8米,池底铺砂0.4米,蓄水深度1.6米,虾池中央设置排污口,进水口处设置6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外,该场还配备砂滤井、淡水井(水源充足)、蓄水池(全铺黑色地膜)和养殖废水处理池,其中大蓄水池(6亩)用于蓄积、沉淀和消毒海水,小蓄水池(1.2亩)用于蓄积、沉淀淡水。2.水源与水质水源来自砂滤井提抽(不受…  相似文献   

20.
钱华  张建  干波 《科学养鱼》2004,(3):21-21
1.开好蓄水池 选择江滩滩面宽度为90米,江滩真高3米,其上下游6千米范围内无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及医疗废弃物污染,5~9月的丰水季节长江水能自然地流入和漫过滩地。在滩面上开挖一个面积为8亩的长方形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