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种质资源是选育品种的基础 ,种质基础越宽 ,遗传多样性越丰富 ,育种目标也就会越高。《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一书 ,收集了 12个省 1.3万份谷子资源 ,千粒重超 4 .5 g的大粒种只有 2 0个 ,占 1.5‰ ,而这些大粒种均为农家种。分布区域为辽宁省 7个、内蒙古 7个、宁夏 3个、张家口地区 2个、山西吕梁 1个 ,有 7个省的大粒种子为空白。因此 ,创制优质大粒种将为谷子大粒育种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取谷子品种晋谷 2 1号 2 cm长的幼穗 ,经消毒后 ,在超净工作台里切成 0 .2~ 0 .3cm小段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分 4步 ,第一步是幼穗的愈…  相似文献   

2.
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以主穗重和主穗粒重最高,均为2.02;变异系数以单株干草重最高,为64.12%。根据谷子种质性状间的遗传差异,对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10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1.777%。通过聚类分析,将谷子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在生育期、株高、分蘖性、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性状间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从早熟、高产和单株干草重3个方面筛选出11份优异谷子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可为甘肃干旱高寒农业区谷子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准确的鉴别谷子种质资源,加强对谷子种质资源管理和新品种保护。筛选出33对SSR标记对94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从分布在谷子9条染色体上的500多对SSR标记中,筛选出33对多态性标记扩增国内外94份谷子种质资源,检测到203个多态性片段,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平均为6.2个。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29~0.864,平均为0.740。品种间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为63.336~268.523,平均为189.000。结果表明,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确定10对分子标记b185、b260、b224、b103、b225、CAAS1044、b186、b253、b105、CAAS3008组合,即可将94份核心种质资源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黔南山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考察,以及对所收集的230份地方品种材料的整理和种植鉴定,本文阐述了谷子在黔南山区的分布、生态环境及生产现状,并对230份材料的基本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谷子核心种质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遗传种质的多样性评估可以指导深入研究资源和育种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进而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累加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份谷子核心种质通过个表型性状的综合鉴定评估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我国谷子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单穗粒重、穗长、穗粗、株高、茎节数和生育期均表现了丰富的变异谷子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相比农家品种下降明显育种的遗传增益主要体现在株高和穗长的适度减低,以及茎粗、茎节数、穗粗、单穗粒重、单穗重及生育期的适度增加系统聚类分析将谷子资源分成类第类以来源为东北欧国家的品种为主第类以北美和非洲的品种为主第类以东亚、南亚的品种为主我国种质可划分为春播型、春夏兼播型和南方型类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叶鞘色、刚毛长度、粒色、米色、株高、穗长、茎粗和单穗粒重个性状可作为谷子表型鉴定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谷子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谷子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为了揭示谷子遗传多样性遗传背景、遗传结构、多态性水平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等,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国内外学者对谷子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4个方面综述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为谷子种质资源全面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分析山西省谷子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以5627份山西省谷子地方品种为材料,以《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中国谷子遗传资源目录》和《中国谷子及其粟类作物品种资源目录》中记录的17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山西谷子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同、忻州、吕梁、晋中、长治5市,占全省资源的75.7%;90%谷子资源中为粳性;运城、晋城谷子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大。山西谷子资源在苗色、穗型、粒色类型丰富,涵盖了中国谷子资源的基本类型;山西谷子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类型多,优异资源丰富,为谷子种质创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种业科技     
《种子世界》2007,(6):55-56
谷子系列杂交种问世;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开先河;太空蔬菜育种落户河北;油菜育种跨上第四级台阶;李化举发明“水稻有性杂交育种改进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耐低磷特性,建立其筛选的评价体系,筛选出苗期耐低磷谷子种质材料。对160份核心谷子种质资源的苗期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叶长、叶宽、茎粗、地上磷含量、地下磷含量、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11个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谷子耐低磷相关指标和耐低磷特性;针对筛选出的低磷敏感和耐低磷品种,在生理水平上分析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 9份材料属于低磷敏感品种, 66份材料属于低磷较敏感品种, 70份材料属于较耐低磷品种, 15份材料属于耐低磷品种;低磷胁迫促使谷子根系SOD、POD、CAT活性增加。总之,以综合指标对谷子耐低磷特性的鉴定更为客观;根系保护酶系统对谷子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谷子原产我国,是旱作可持续绿色农业的主栽作物。在回顾我国谷子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的研究历史,总结谷子新品种培育成就的基础上,对我国谷子种业的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谷子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谷子育种急需的种质创新和关键核心育种技术研发、促进科企育种联合、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以及建立登记品种DNA指纹库切实保护原始创新技术成果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谷子育种中几个主要性状选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程汝宏  刘正理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45-149
丰产性状、品质性状、适应性是谷子品种的主要性状.在成功培育出冀谷14号、谷丰1号、谷丰2号、小香米、冀谷18、冀谷19等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的基础上,总结出在育种过程中对这些性状的有效选择方法,对今后的谷子育种具有一定的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谷子高产育种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杨明  高士杰 《种子》2006,25(2):76-77
在春谷高产育种中,引入优良的夏谷基因既高产又改良品质,还使谷子矮化。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认为,改良株型使谷子充分利用光能,形态与机能协调;谷子育种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产、新株型品种;因此.谷子高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谷子在约1万年前由青狗尾草驯化而来,我国是谷子的起源中心。谷子所属的狗尾草属在全世界约有125个种,其中中国有15个种,从二倍体到八倍体均有。目前利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狗尾草属6个基因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发现狗尾草属是多起源的,与其多样性的基因组一致。系统演化分析发现,青狗尾草和谷子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法式狗尾草和轮生狗尾草;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 S. adhaerans的B基因组和S. grisebachii的C基因组与谷子和青狗尾草的A基因具有相对近的亲缘关系,而其他基因组和谷子亲缘较远。在野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谷子育种工作者已成功将近缘野生种自然发生的抗除草剂基因转育到谷子中,培育成功了可化学除草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利用。本文对谷子野生种的分类、基因组构成、系统进化关系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起源与驯化、遗传育种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谷子近缘野生种在谷子驯化及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引入的抗除草剂拿捕净种质进行杂交转育,创制了多个抗除草剂新种质;利用抗除草剂新品种来解决谷田除草问题,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育系组配杂交种来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水平,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抗除草剂姊妹系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进行谷子化杀间苗简化栽培。谷子抗除草剂常规种或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减轻了谷田人工间苗、除草的繁重劳动。苗期施用除草剂后,在去除了不抗除草剂谷苗的同时,也去除了部分田间杂草,达到了简化谷子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谷子抗除草剂“拿捕净”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由一对显性核基因(Srf)控制的谷子抗除草剂拿捕净(Sethoxydim)种质抗性进行了分子标记的研究.通过采用F2代群分法,在谷子F2代抗感池间随机筛选了330对AFLP引物,找到了与谷子抗除草剂基因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AP1284(M55/15)和AP2350(M55/14).它们位于抗除草剂基因的一侧,与该基因的遗传图距分别为6.3 cM和2.9 cM.二者间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贾苏卿  禾璐 《种子科技》2020,(5):30-30,32
谷子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加强谷子简化栽培育种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对提升谷子产量与品质、减少劳动成本与草荒危害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简要介绍了谷子简化栽培育种及相关配套技术,以便对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以达到提升产量与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类型抗性亲本杂交选育和连续人工接菌鉴定,创新出4份对粒黑穗病免疫和高抗、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可提供育种单位利用。  相似文献   

18.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基因在常规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携带有隐性核不育基因,不育率为100%、不育度为95%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与优良恢复系品种测配,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的杂种F1继续种植,从F2育性分离的群体中选择优良不育株,利用其不育基因改谷子自花授粉为异花授粉,进行谷子品种间复合杂交及不同轮回选择群体育种,选育出6个品种和一批具有优异特性的不同世代材料。  相似文献   

19.
综述种质创新的意义、在作物育种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分析种质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基因流)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