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Bt是一种无公害纯生物农药,同化学农药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广谱、高效,不伤害人、畜、家禽及害虫天敌,能有效地防治多种害虫.使用Bt农药,其杀虫原理是该药进入虫体后大量繁殖,产生有毒的伴孢晶体,扰乱害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使害虫发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前,细菌农药在花木害虫防治上应用广泛,它具有防效高、无污染、无残毒等优点。细菌农药属活体制剂,其杀虫原理是细菌进入虫体后大量繁殖,产生有毒的伴孢晶体,扰乱害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使其死亡。它与化学农药的杀虫原理不同,使用不当会降低药效甚至完全无效。提高细菌农药的使用效果要做到以下“五看”: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作为水稻害虫,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安全,为提高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二化螟杀虫效果,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Bt对二化螟致病力及与助剂协同作用。结果表明,8株Bt菌株对二化螟致病力不同,菌株Bt64致病力最高,对1~4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81×105、2.09×105、2.89×106、3.73×107芽孢·mL-1,对1~2龄幼虫杀虫活性显著高于3~4龄。室外条件下,菌株Bt645×108芽孢·mL-1浓度对二化螟3龄初幼虫第7天防治效果达67.35%,显著高于对照商品Bt制剂防治效果;激健、八神、有机硅3种助剂与菌株Bt64混用对二化螟幼虫杀虫效果均高于菌株Bt64单用,协同增效作用表现为激健>八神>有机硅,助剂激健对菌株Bt64协同增效作用最好。室外条件下,提高菌株Bt64对二化螟防治效果达12%以上。研究结果对Bt生物农药开发和利用、提高田间Bt防治二化螟杀虫效果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作物可在植株体内表达来源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杀虫蛋白,在害虫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害虫也随之对Bt作物不可避免地产生抗性,逐渐威胁着Bt作物的可持续利用。了解Bt毒素的作用机理及害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制将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如高剂量/庇护区策略、多毒素策略、使用新的杀虫毒素和抗性监测等。这些策略或措施将有利于延缓害虫抗性,延长Bt作物的使用寿命,促进Bt作物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机理及害虫对其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具有高度专一性,其只对靶标害虫有效,对天敌等其他昆虫无害,转Bt基因植物和Bt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对Bt的发现和分类、Bt的结构与功能、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昆虫对Bt的抗性机制及昆虫体内Bt受体蛋白与抗性的关系等研究现状的论述与分析,对Bt作物害虫抗性治理策略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杀虫剂对铁力地区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等的防效,结果表明: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素和微生物杀虫剂Bt作用效果缓慢,杀虫速度显著低于阿维菌素类和化学农药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但是持效性明显高于这两类杀虫剂,施药后14 d,防效在85%以上。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同高效氯氰菊酯相比,杀虫速度较快,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Bt棉不同品系对棉铃虫杀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Bt棉 )是第一种不影响害虫天敌 ,且对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具有杀虫活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系〔5〕,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 Bt棉品系“新棉 3 3 B”1 998年在我国河北省推广应用。我国“863”项目自主研制的 Bt棉已经有多个品系于 1 998年在我国开始商业化种植 ,并不断有新的 Bt棉品系被选育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国内外培育的 Bt棉品系均存在着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时空差异〔1,3,4〕,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地区 ,Bt棉的杀虫活性在棉铃虫的第三…  相似文献   

8.
Bt杀虫晶体蛋白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云金芽孢杆菌 (Bt)杀虫晶体蛋白对许多农业害虫有很高的活性。许多试验表明Bt晶体蛋白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蛋白的混配比单一的蛋白具有更高的活性。本文对Bt杀虫晶体蛋白分类方法、蛋白活性以及蛋白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生物杀虫剂。它能够产生多种杀虫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和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Vip)。当前,大部分商业化利用的转基因作物均为杀虫晶体蛋白类,随着这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害虫对这些较为单一的杀虫蛋白产生抗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Vip3是Vip杀虫蛋白中的一类,不形成蛋白晶体,和ICPs在进化上没有同源性;其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具有毒杀作用,抗虫谱较广。目前,已经把Vip3基因导入了水稻、玉米和棉花等多种作物中,为作物抗虫育种、延缓害虫产生抗性和减少作物产量损失等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Bt即苏芸金杆菌的简称,Bt杀虫剂是利用Bt杀虫菌,经培养生产的一种微生物制剂.这种杀虫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芽孢并形成一种蛋白质毒素,在显微镜下观察,通常是不规则的菱形结晶,叫做伴孢晶体.当害虫蚕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害虫的肠内碱性环境中,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毒素.  相似文献   

11.
正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SCK基因)是一种植源性的杀虫蛋白,能杀死大多数农业害虫。其作用是与害虫消化道内的蛋白消化酶结合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阻断或削弱消化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进而反馈神经系统促使害虫产生厌食反应,最终导致死亡。基于它直接作用害虫,并且很难产生抗药性。为此它已成为目前除Bt毒蛋白外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杀虫蛋白。为进行食品的安全性评价需要获得大量的CpTI蛋白,为此建立一套表达和大量制备高纯度SCK重  相似文献   

1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提高该制剂的杀虫范围和杀虫效率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研究激活蛋白对鳞翅目害虫的作用,特别是对具有很高市场占有率的Bt的增效作用,将为该蛋白的开发利用展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防治农林害虫,在本世纪初曾受到重视,但在1938年发明了滴滴涕有机氯杀虫剂以后,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化学农药上,生物农药逐渐地遭到冷落。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于是人们在寻找低残毒、不污染环境的农药时,又想起了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是指细菌、真菌、病毒、昆虫激素等生物农药,由于它不污染环境,又称安全农药。它具有来源丰富、不易产生抗性、选择性强等优点,被誉为“第三代杀虫剂”。这类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就是从自然死亡的害虫体内分离出病原菌,经过人工培养,再喷洒到作物上,使害虫感病致死。这种方法简单省力、花费不大、行之有效,最大的优点是这些病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昆虫病原物来控制害虫的危害,是近年来害虫管理上的重要措施.虽然很多昆虫病原物还远不能作为生物杀虫剂或杀虫效果还不能达到完全控制害虫的目的,但可用来提高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敏感性(Bcll 和 Mclaughlin,1970;Listov 和 Ncsterov,1976;Rabindra等1988)本文报道了棉铃虫幼虫在感染苏芸金杆菌(BT)后,增加了对化学农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转vip3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种植已近15年。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害虫对Bt杀虫蛋白产生抗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营养生长阶段可产生一种新的毒素,即VIP3蛋白。VIP3蛋白与已知的ICPs没有序列同源性和结构相似性,表达VIP3对十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毒杀作用,具有更广泛的抗虫谱,尤其可毒杀小地老虎(Agrois ipsilon)等对Bt非敏感害虫,对环境生物没有不良影响,是防治抗性害虫及扩大抗虫谱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新品种是作物害虫防治的有效途径,抗虫基因中应用最广泛的是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论述了种植Bt基因作物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以及Bt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最新研究进展,以便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是对人和环境友好的安全型细菌杀虫剂。目前Bt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因使用剂量较大,导致防治害虫时费用过高。若在生物防治中使用超高效的细菌杀虫剂,就可降低其使用剂量。Bt 00-50-5菌株是从美国引进的高效杀虫菌株,其晶体蛋白的特征分析尚未完成,其毒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也未进行。本项目即将开展如下研究:(1)先用具有特异性杀虫功能的Bt 00-50-5菌株进行发酵,继续完成对防治中国害虫防治效果的评价;再分析细菌的编码杀虫毒素基因和毒素的生化特征;然后混合荧光标记毒素和中肠细胞,加入昆虫中肠蛋白酶(或单独加入氨肽酶、碱性磷酸酶、ATP酶、枯草杆菌蛋白酶、钠或钾离子代之)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变化;最后阐明杀虫毒素对靶标细胞作用机制。(2)通过研究毒素分子与受体分子的作用关系,拟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毒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杀虫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农药,约占整个生物农药的90%,而生物农药在整个农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小,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于Bt制剂杀虫谱窄,同时某些害虫对Bt制剂已产生抗性,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亟待深入开发,近年来各国都加大了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9.
<正>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属低毒杀虫剂,可用于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森林害虫防治。Bt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有两种,即晶体和孢子。晶体又叫原毒素。完整的晶体对昆虫不具活性,只有当晶体通过害  相似文献   

20.
1害虫防治与农药 1945年是农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年份,美国向世界 公布了第一个人工合成化学农药DDT。由于它有杀虫增 产、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便于工厂化大量生产,所 以价格比较低等特点,一时成为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防 治上最有力的武器。而且由于DDT的成功,刺激了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