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比较蓖麻蚕幼虫、家蚕幼虫和蛹及柞蚕蛹的血淋巴及中肠的蛋白水解酶的活力表明,家蚕幼虫中肠的酶活力较高:幼虫的酶活力高于蛹.测定了柞蚕蛹中几种组织和体液的蛋白水解酶活力,仅发育后期蛹的中肠有蛋白水解酶的活力.脂肪体及血淋巴均来测得明显的蛋白水解酶活力.柞蚕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蛋白水解酶活力不同.成蛹初期,抑制剂活力较高,酶活力很低,随着蛹的发育,抑制剂活力逐渐下降,酶活力逐渐上升.此抑制剂对热稳定,既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也能抑制胰蛋白酶.将发育后期蛹的中肠匀浆进行层析,可粗分得两种蛋白酶组分,其一能被慈姑抑制剂抑制,而不能被柞蚕抑制剂(由蛹血淋巴中提取,属胰蛋白酶的抑制剂类)所抑制,推断此蛋白水解酶可能是胰凝乳蛋白酶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2.
溶菌酶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抗菌蛋白质,在昆虫抵御外源物质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柞蚕蛹为材料,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及无菌水为诱导源,测定不同外源物质诱导柞蚕蛹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的抑制活性,并根据柞蚕溶菌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DQ353869)设计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外源物质诱导柞蚕蛹血淋巴中溶菌酶基因的表达变化。4个诱导处理组的柞蚕蛹血淋巴均可以产生抑菌活性,但抑菌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诱导后72 h柞蚕蛹血淋巴产生明显抑菌效应,抑菌圈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无菌水处理组、蛹虫草菌处理组、柞蚕微孢子虫处理组、大肠杆菌处理组,且雌蛹血淋巴的抑菌活性较强。4个诱导处理组柞蚕蛹血淋巴中溶菌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诱导后4~8 h内迅速上调,雌蛹和雄蛹中的表达量分别在诱导后24h、8~12 h达到最大,其中,大肠杆菌诱导溶菌酶基因表达上调迅速,但持续时间短,而蛹虫草菌和柞蚕微孢子虫诱导溶菌酶基因的表达量高。研究结果说明柞蚕的免疫应答时间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因诱导源而不同,雌雄个体之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柞蚕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免疫扩散和脂蛋白染色方法证实柞蚕印黄原蛋白系雌性所特有.卵黄原蛋白的免疫学一致性也得到确定.柞蚕卵黄原蛋白在进人预蛹期开始出现于雌体血淋巴中.在整个蛹滞育期间.卵黄原蛋白含量约为血淋巴总蛋白的50%;在成虫发育期印黄原蛋白含量剧降,与此同时.卵黄蛋白含量则激增,约占卵黄总蛋白的80%.卵巢摘除导致血淋巴印黄原蛋白含量剧增.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探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发育阶段的赖氨酸营养需要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赖氨酸实测水平为6.08(对照)、11.08、16.08、21.08和26.08 mg/g的饲粮,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于特定日龄测定工蜂幼虫化蛹率(6日龄)、虫体总蛋白含量(6日龄)、羽化率(21日龄)等生长指标以及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6日龄)。结果表明:1)11.08 mg/g赖氨酸组的工蜂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11.08~2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26.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最高。3)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6.08 mg/g时处于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11.08~21.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饲粮赖氨酸水平由21.08 mg/g升高到26.08 mg/g,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急剧下降,26.08 mg/g赖氨酸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1.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赖氨酸水平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11.08~1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防卫素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赖氨酸能够促进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促进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沉积,提高羽化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质代谢和幼虫免疫能力产生调节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推荐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11.08~16.08 mg/g。  相似文献   

5.
郑启凯  刘金波  陈思  刘限 《北方蚕业》2011,32(4):34-36,39
柞蚕血淋巴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小对柞蚕丝产量有一定影响,并对柞蚕蛹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25℃;少量的苯基硫脲对其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不同化合物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在相同浓度下,氯化钙和氯化镁对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他化合物(EDTA,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等)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柞蚕幼虫被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 NPV)侵染后,体内主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有利于了解Ap NPV对柞蚕的致病机制。测定柞蚕4龄幼虫被Ap NPV侵染后血淋巴中几种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被Ap NPV侵染后,其血淋巴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分别在接种后第4和第3天达到最大值0.11 U/(m L·min)、573.97 U/(m L·min),之后又逐渐下降;血淋巴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表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接种后第5天达到峰值378.44 U/(m L·min)。在柞蚕对Ap NPV侵染的免疫防御过程中,POD、SOD是首先作出应答反应的保护酶,CAT是在前二者之后起作用的保护酶,并且试验组柞蚕幼虫血淋巴中的POD活性始终高于发育同期的对照组幼虫,故推测POD是起主要作用的保护酶。  相似文献   

7.
昆虫能够将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在脂肪体中转化为海藻糖或作为糖原储存,当机体需要能量时,海藻糖再转化为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是在此转化过程合成中间代谢物葡萄糖-6-磷酸的限速酶。为研究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的糖类代谢规律,克隆了柞蚕2个己糖激酶同工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p HK1和Ap HK2(Gen Bank登录号:KY624592,KY624593)。2个基因的ORF全长分别为1 455 bp、1 362 bp,编码484、45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柞蚕HK1和HK2蛋白分布于2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不同种类昆虫的同一类型HK具有更高的同源性。柞蚕5龄幼虫各组织中,2个HK基因在脂肪体中的表达水平都较高,Ap HK2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布比Ap HK1更广,且在中肠、肌肉内也有较高表达。以一化性柞蚕滞育蛹的脂肪体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分析长光照(17 h/d)处理解除柞蚕蛹滞育及蛹发育过程中HK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2个HK基因的表达量在处理后21 d明显升高,其中Ap HK2的表达量升高了3.1倍;化蛹后42 d,Ap HK1的表达量升高了2.8倍,而Ap HK2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同时测定蛹脂肪体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在长光照处理下高于对照组,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处理后28 d达到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并于处理后35 d趋于稳定;测定蛹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脂肪体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表达上调,在蛹发育中期己糖激酶酶活力及葡萄糖含量之间呈现出互补关系,即己糖激酶的活性增强,血淋巴中葡萄糖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注射大肠杆菌诱导柞蚕蛹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的某些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 1981年,作者等报道了注射大肠杆菌于滞育的柞蚕蛹诱导血淋巴产生某些抗菌物质,能抑制包括病原细菌苏芸金杆菌、粘质沙雷氏菌等10种细菌。1981年,Steiner等从大肠杆菌免疫的天蚕蛹血淋巴中分离到溶菌酶、天蚕素A及B(Cecropin A、B),对后者进行了氨基酸的一级结构分析。1981年,大森等用福尔马林钝化的大肠杆菌疫苗注射于五龄家蚕,诱导血淋巴产生  相似文献   

9.
柞蚕蛹生产溶菌酶是开发我国溶菌酶的新资源,是柞蚕蛹综合利用深加工的新产品,将成为生物工程产业化的突破口。柞蚕蛹生产溶菌酶的技术已申请专利并已公开。在此基础上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制药厂及辽宁生物技术中心作技术交流,协作进行中试,取得的结果基本上符合要求。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柞蚕蛹系丹东市收购的柞蚕茧,已冷藏8个月。用半机械的切茧机旋转刀具削茧取蛹。  相似文献   

10.
昆虫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可以通过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调控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依据柞蚕中肠转录组数据库中一段编码serpin的CDS序列设计正、反向引物,以柞蚕幼虫总c 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一段全长1 239 bp的序列,经序列分析后命名为Apserpin-6(Gen Bank登录号:MF944108)。该基因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其中N端第1~17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在C端第357~391位氨基酸之间有一个反应中心环,第374~375位丝氨酸之间是预测的蛋白质裂解位点。半定量RT-PCR检测Apserpin-6在柞蚕5龄幼虫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血淋巴和头部组织的表达量次之,在中肠、丝腺和马氏管中的表达量较低。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受到柞蚕肠球菌(Enterococcus pernyi)、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以及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侵染后的柞蚕幼虫血淋巴中,Apserpin-6的表达量均明显上升。利用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Apserpin-6蛋白,对柞蚕幼虫血淋巴中的酚氧化酶原(pro PO)和酚氧化酶(PO)活性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够抑制pro PO的活性,但对PO活性没有影响。试验结果提示,Apserpin-6可能作为一种负调控因子参与调控柞蚕血淋巴对于病原菌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朱江  陈长乐 《蚕业科学》1990,16(3):158-16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和薄层扫描等方法鉴定、纯化了柞蚕卵黄磷蛋白,并考察了该蛋白质在卵形成和胚胎发育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发育卵巢和成熟卵内存在着一种卵黄磷蛋白(Vtn),其前体是雌蛹血淋巴内的卵黄原蛋白(Vg),该蛋白质具有雌特异性.(2)Chino等的方法也适用于以柞蚕卵为材料纯化Vtn,初步纯化的Vtn亚单位分子量是200KDa.(3)后蛹期,发育卵巢中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都迅速上升,至卵粒成熟期达最大值.(4)胚胎发育前期,卵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胚胎发育后期,二者都急剧地减少;孵化时卵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和Vtn的相对含量分别降至刚产下时的50%和10%以下.  相似文献   

12.
柞蚕是以蛹滞育越冬的昆虫之一,研究滞育蛹及非滞育蛹的蛋白质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其滞育机理的解明。通过SDS-PAGE获得滞育与非滞育雄性柞蚕蛹的蛋白质图谱在分子质量16~105 kD范围内均出现清晰的25条带,其中大小为79、54、48、29 kD的蛋白质表达量较高,79 kD的蛋白质为高丰度表达的大分子质量蛋白质;采用2D-PAGE技术分析,在滞育蛹蛋白质样品中检测到的总蛋白质斑点数为400个,非滞育蛹蛋白质样品中检测到的总蛋白质斑点数为619个,非滞育蛹蛋白质斑点明显增多,二者蛋白点匹配率仅为37%,蛋白质的等电点变化剧烈,差异性较大,匹配率较低。研究结果提示柞蚕蛹滞育过程中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柞蚕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及溃疡病病原菌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次报道柞蚕(Antheraeapernyi)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acteriallikeOrganism,BLO)及溃疡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Dye)的杀菌作用,分别在平板培养基上用孔穴法注入5—10μl免疫血淋巴,则出现明显的抑菌圈。用纯化的抗菌肽10μg/ml处理BLO及X.citri20─60min,用电镜及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病原菌细胞膜的损坏、内容物泄出乃至死亡的过程,对抗菌肽的杀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低脂无臭蛹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建一  魏克民 《蚕业科学》2003,29(3):314-317
研究分析了蚕蛹中油脂的存在形式。采用溶剂浸出整蛹脱脂的方法 ,通过多次脱脂并除臭后提取出无异味的蛹蛋白 ,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蛹蛋白中含油脂 1 8%、水分 5 8%、灰分 1 4 %、总氮 13 9%、氯化物 (以氯计 ) <0 0 5 %、砷 0 94mg/kg、汞 0 5 2mg/kg、重金属总量 <5mg/kg ;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为 5 10cfu·g-1,大肠菌群 9× 10 -3 MPN·g-1,沙门氏菌、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 ,霉菌总数 <10cfu·g-1,酵母菌总数 <10cfu·g-1,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家蚕γ-谷氨酰环化转移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从家蚕(Bombyx mori L.)蛹体脂肪织织及真皮细胞分离得到催化丫-L-谷氨酰-2-L-氨基丁酸反应生成吡咯烷酮羧酸和2-L-氨基丁酸的Y-谷氨酰环化转移酶。并采用硫酸铵沉淀、葡聚糖G-75柱层析、DEAE-纤维素DE_(32)柱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等步骤,将该酶提纯了1,285倍。高度纯化后的酶,对Y-L-谷氨酰-2-L-氨基丁酸具有最适pH7.2-7.4,最适酶反应温度为47℃,米氏常数(Km)为0.04M。在分离纯化过程中未发现蚕体内有该酶的同功酶存在,纯化后的酶溶解于pH8.0、0.01M的Tris—HCl缓冲掖中,-30℃经过一个月没有发现明显的失活现象,但在4℃中一个月后丧失活性76%。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柞蚕肠道致病菌、灭活的柞蚕病毒和微粒子孢子以及柞蚕自身物质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的试验.并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D31)的诱导活性进行了比较;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上述诱导源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了鉴定和比较,初步表明:1.柞蚕致病菌、灭活的柞蚕病毒和微粒子孢子以及柞蚕自身物质均能诱导柞蚕滞育蛹产生抗菌物质,但其活性差异显著,2.上述诱导源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不同组份的相对量和活性在体内持续的时间有明显差异,3.同一诱导源诱导柞蚕蛹产生抗菌物质的不同组份不是同时产生的.也不是同时消失的.  相似文献   

1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物体的抗逆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在不同地理系统、不同化性品种间和不同温湿度饲养条件下的差异,探讨通过测定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选择家蚕抗性品种育种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温下中系二化性品种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显著高于日系二化性品种和多化性品种;32℃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中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总SOD活力显著升高,日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则显著下降,但所有供试品种在35℃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血淋巴总SOD活力都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组。对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与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茧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可作为家蚕抗性育种材料选择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石凉  吴大洋 《蚕业科学》2010,36(4):718-722
壳聚糖是生产抗凝血物质的理想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对蚕蛹壳聚糖进行分子修饰,即在蚕蛹壳聚糖分子上引入甘氨酸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的中间体,制备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其分子结构,结果显示甘氨酸已接枝到蚕蛹壳聚糖分子上,为在C6-OH发生醚化反应的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抗凝血试验结果表明,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具有抗凝血活性,当其质量浓度达到2mg/mL时抗凝血效果最佳,可使血液完全不凝固。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检测结果可知,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影响到外源性、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凝血活性酶的形成。依据抗凝血试验结果分析认为,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中C6引入的羧基与壳聚糖C2上的氨基共同作用,产生了抗凝血效果。研究结果提示:蚕蛹壳聚糖甘氨酸衍生物可进一步开发为医用抗凝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酚氧化酶是昆虫黑化反应的关键酶类。采用硫酸铵分级(20%~30%、40%~65%饱和度)沉淀以及ConA 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的方法,从家蚕蛹表皮样品中分离纯化出酪氨酸酶和漆酶,2种酶的比活力分别达到2 900、1 343 U/mg。经非还原SDS-PAGE电泳和酶学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家蚕表皮酪氨酸酶的分子质量约80 kD,酶蛋白经凝胶电泳分离后用底物酪氨酸和邻苯二酚染色呈现棕褐色条带,该酶与2种底物的米氏常数(Km)分别是16.8 mmol/L和12.5 mmol/L,最适pH分别是6.5和7.5,最适温度均是30℃;家蚕表皮漆酶的分子质量约44 kD,酶蛋白经凝胶电泳分离后用底物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盐)(ABTS)染色呈现蓝绿色,而用酪氨酸染色颜色没有变化,该酶与底物ABTS的Km值是32.7 mmol/L,最适pH 5.0,最适温度50℃;酪氨酸酶的热稳定性比漆酶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酸分级沉淀、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方法能从家蚕表皮中分离纯化出漆酶和酪氨酸酶,酶学动力学分析二者对催化底物的特异性有差别,推测它们在家蚕表皮的硬化和黑化过程中发挥不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