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类利用电磁辐射或电离辐射诱发基因突变,促进基因重组,提高重组率,以获得各种变异、创造新的遗传资源的一种育种技术,具有提高突变率、改良不良性状、缩短育种年限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新品种的选育。为牧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参考,从诱变源的种类、诱变育种特点与机制、诱变材料的选择及其诱变效应和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等方面对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类在利用电磁辐射或电离辐射时,诱发基因突变,促进基因重组,提高重组率,以获得各种变异、创造新的遗传资源的一种育种技术,具有提高突变率、改良不良性状、缩短育种年限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新品种的选育。为牧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参考,从诱变源的种类、诱变育种特点与机制、诱变材料的选择及其诱变效应和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等方面对国内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牧草辐射诱变育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EMS具备的较高突变频率在作物育种上被广泛使用。目前栽培种花生遗传背景相同或相似,遗传变异率低,很难产生优异性状。育种家利用EMS对花生进行化学诱变,从后代中筛选、鉴定出一些优异突变体或目的基因。综述了EMS诱变原理与特点、诱变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后代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和EMS诱变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前景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低植酸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广泛存在于作物种子中,由于植酸中的磷不能被非反刍动物有效吸收利用,而从粪便排出造成了磷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利用理化诱变与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地获得了玉米、大麦、水稻和大豆等作物的低植酸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低植酸作物育种的现状,对植酸的简史、生物合成过程、低植酸突变体的培育及遗传特征、低植酸突变体农艺性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低植酸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谷子受精过程,染色体研究,性状遗传与选择,生物技术应用,辐射诱变,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对我国谷子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粳稻品系镇稻413和镇稻629为材料,在辐射诱变后代中发现巨胚突变体,对巨胚性状作了遗传育种分析。结果表明,巨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胚的大小是核基因控制的,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因此,可在诱变的M2世代或杂交F2世代的种子上直接进行巨胚性状选择。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在绿豆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2个绿豆突变品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英数、单英粒数、主茎节数、分枝数等性状与单株产量关联度较高,而英长英宽等则较低,可作为绿豆辐射诱变育种性状选择的参考依据。通过本研究可为绿豆辐射诱发育种中高产突变体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果树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果树辐射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综述,列举了辐射诱变创造的新种质,对诱变方法,辐射效应、突变体的分离、选择和鉴定进行了介绍;并且根据诱变育种在农作物上的研究,对果树辐射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稻育种的每一次突破,首先是以新材料的发现或育种方法的改进为前提。我们采用辐射诱变技术和聚合杂交方法,把辐射诱变育种获得的有利突变体与生产上应用的粘稻和懦稻两个变种间的优良性状聚合于一体。实践已经证明,辐射能够诱变作物的基因突变,打破基因连锁,促进基因重组,扩大遗传变异,是创造新种源,选育新恢复系的有效途径。辐恢838是我国第一个用辐射  相似文献   

10.
空间辐射对植物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环境具有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变化的磁场等特点,与地球环境有所不同,对进入其中的生物具有诱变作用。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空间生物学实验以来,空间环境的生物学效应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植物种子的搭载实验,获得了作物的优良品种,并研究了空间辐射环境引起植物种子变异的特点、规律和机制。综述了空间辐射对植物学性状、细胞学效应、生理生化特性、蛋白质组和基因组的影响,以及空间诱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Long-term data are given on priority directions in apple breeding: for an increased content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in fruit and for scab resistance. The high effectiveness of apple breeding at the polyploid level is shown.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果树育种学家大多是借用易于鉴别的形态学和同工酶等遗传标记来辅助育种 ,并在果树育种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 ,这类标记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其数量有限 ,要找到与目标性状密切相关的标记往往很困难。而且由于环境影响 ,应用这类标记于育种实践 ,要求育种家必须有丰富的育种经验 ,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选育出具有优良目标性状的品种。因此育种家们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类数量丰富、选择响应高的标记 ,以提高果树育种效率和育种过程的预见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开发了一类基于DNA变异的分子标记。与形态学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相比 ,…  相似文献   

13.
国内牧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国内牧草育种是在对传统牧草育种改进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技术、低剂量CO60幅射和太空诱变育种并结合抗逆性育种的综合现代化育种.总结目前国内牧草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结合宁夏生态条件和育种现状,提出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建议,宁夏在加快现代化牧草育种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区的生态及草产业发展现状,注重抗逆牧草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取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0-2002年共1 443头长白猪个体性能测定资料,用4种方法估测了90kg体重校正背膘厚估计上代亲本公猪的育种值,其中用25头以上后裔平均值与同期群体平均值之差的2倍定义为现实育种值.结果表明:现实育种值的数值和方向与后裔测定育种值十分一致,与一次测定值的育种值差很大,现实育种值的方向与BLUP值比较一致.现实育种值不受表型值的影响,是猪真正育种值的最佳估计值.估测青年公猪的育种值,用BLUP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蓝莓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商业化栽培的蓝莓主要包括北高灌、南高灌和兔眼3个类型,其育种工作主要围绕增强栽培适应性,提高产量,提高抗病性,改善风味,提高耐贮性和提早或延迟果实成熟期等方面展开。常规的杂交育种仍然是蓝莓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蓝莓育种开辟了新的领域,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在蓝莓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速了蓝莓的育种进程。对蓝莓的品种选育进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蓝莓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未来蓝莓育种工作的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它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结合产生的一条新的育种途径.文章就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中获得单倍体的方法,鉴别方法及二倍体加倍方法等关键步骤,并就国内玉米单倍体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发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识基因,更有效的选择和培育种鸡。在当前家禽育种中应用最广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两项: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文章就目前应用于家禽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方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以采收果实为主的瓜类蔬菜,对其进行品质改良、增加果肉厚度、提高抗病和耐贮性的倍性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综述了葫芦科植物倍性材料获得的主要途径以及鉴定倍性水平常用的几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倍性操作在葫芦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转基因技术和SSR、AFLP分子标记的应用,加快了玉米研究进程,育成了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的玉米,有利于研究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建立玉米杂种优势群,提高玉米QPM育种效率,缩短育种进程。但由于研究费用过高,基因技术与SSR标记缺乏有用的玉米基因,基因沉默现象也成为开展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的限制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研究的日趋成熟,在拓宽玉米自交系种质材料,提高杂交种抗逆、抗病性和产量,完善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发掘玉米高产、优质、高抗、高油、高直链淀粉基因并进行相关标记的定位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茄子生产和育种现状及今后育种研究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我国茄子近年来的种植情况、主产区对茄子品种的要求以及华南产区对茄子的需求趋势,同时对与茄子杂交一代育种关系较密切的种质资源、雄性不育、单性结实、青枯病抗病遗传、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今后茄子育种应立足本地区,以本地区喜好类型为主;育种目标以品质育种为主,兼顾抗病性和抗逆性。通过建立茄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提高茄子育种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