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以水仙染色体为靶、r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水仙的亲缘和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水仙的染色侉制片以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较好,容易获得大量清晰、分散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切口平移法地高辛标记探针、染色体和探针90℃变性5min能有效的进行水仙rDNA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定位.  相似文献   

2.
原位杂交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的实验技术之一,本文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核酸原位杂交可根据其检测物而分为细胞内原位杂交和组织切片内原位杂交;根据其所用探针及所要检测核酸的不同又可分为DNA-DNA、RNA-DNA、RNA-RNA杂交.原位杂交的探针可以是同位素的探针,用放射自显影来检测;也可以是非同位素的探针,通过荧光或酶法予以检测.细胞遗传图综合了来自遗传图和细胞学图两方面的信息,它既能反映基因或DNA标记之间在染色体上的真实距离,又能显示它们与染色体的细胞学结构间确切的位置关系.构建植物细胞遗传图的宗旨是将遗传图上的诸多标记与其在染色体的具体位置联系起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直接把DNA序列定位到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基因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起源进化以及物种间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靶DNA制片、探针种类和标记方法,对目前该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产生过程、基本原理、探针类型和标记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并对该技术在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直接、准确、便捷等特点,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对染色体原位杂交探针、染色体原位杂交靶DNA类型、染色体原位杂交新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制备转基因小鼠特有的DIG标记探针,应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检测其合子类型,以挑选纯合子小鼠用于保种。结果杂合型小鼠61%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而纯合型小鼠约24%的细胞有两个荧光信号,48%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野生型小鼠无荧光信号。因此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作为检测转基因小鼠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麦类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探针及其标记检测系统的发展,以及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应用情况,并综述了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麦类作物的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检测、基因定位、染色体组同源性的鉴定和染色体组空间分布等研究中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该技术与其它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些新技术,如: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组原位杂交、原位PCR技术等。综述了这些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原位杂交新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有效等特点,它采用生物示记探针,能够将特定的DNA或RNA序列直接定位于染色体上,该文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检测重复DNA序列及多拷贝基因家族;2)鉴定异源多倍体物种中的异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检测和定位低拷贝或单拷贝DNA序列。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发展,FISH技术将会在作物育种的更多  相似文献   

10.
单染色体识别为植物遗传学、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型基因组多倍体植物研究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单拷贝序列染色体涂染(single-copy sequence based chromosome painting)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nucleotide FISH,Oligo-FISH)技术合成新型探针池的方法,总结其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提出开发近缘物种通用寡核苷酸探针库的研究趋势,并对植物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