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兰花是中国人对兰科植物的泛称。但在古今的广大兰友中,兰花或兰主要指兰科中的一个属,即兰属(Cymbidium)植物,如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四季兰)墨兰(报岁兰)、春剑、莲瓣兰等。  相似文献   

2.
镇沅的兰花     
镇沅县有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中国四大名兰: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在镇沅都有。春兰有五个变种,其中,以紫杆墨兰、莲瓣杂香,双飞燕及豆瓣绿兰等品种较好。特别是紫杆墨兰(又叫秋墨兰),叶形直立性强,长达  相似文献   

3.
芽孢杆菌为杆菌科的一属细菌,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芽孢杆菌在菌体生长及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和酶,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植物生长素,何月秋等(2009)报道:解淀粉芽孢菌9601-Y2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植物插条生根和生长的作用。在进行春兰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时发现,Bs芽孢杆菌在国兰种子萌发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即被该菌感染的春兰种子萌发率特别高,萌发整齐,萌发持续时间短。对该菌分离培养、再接种实验证明,春兰种子萌发率高出无菌萌发的10倍以上,且实验证明,该菌不仅对春兰种子有效,而且对多种莲瓣兰、墨兰、寒兰等种子的萌发同样有效,有效率达95%以上。研究发现的芽孢杆菌这一新用途对保护中国兰花(春兰)资源和新品种培育具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国兰,是指兰科兰属中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7种兰花。中国兰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路史》和《拾遗记》中就有仙人种兰之说。尽管多为传说,然而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兰文化起源很早。起始之初将兰视为仙草,如在《左传》中有“燕姑梦兰生子”的故事,《诗经》中有持兰辟邪之说  相似文献   

5.
国兰并非是指在中国生长的兰花,而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的几种兰花。这几种被称作国兰的兰花是: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和莲瓣兰。国兰也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习性上都属于地生兰类。兰花家族在植物里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科,仅次于菊科与豆科,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全世界有800属2.5万种。中国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的就有173属1240种之多,而国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相似文献   

6.
莲瓣兰保育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莲瓣兰分布特点、资源保护、引种驯化、人工栽培与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着居群恢复困难、人为破坏严重、保护和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进行资源调查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莲瓣兰科学研究,加大对兰文化、兰花产业宣传力度,以促进莲瓣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静君 《云南林业》2002,23(5):10-11
1怒江兰花资源的现状云南是中国兰花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兰科植物有1000属530多种,占全国兰花种属的一半多。在全省530多种兰花中有一半的珍稀名品就出在滇西大理州、怒江州等地。尤其是怒江州的蝴蝶兰、棕根大雪兰、金兜兰、细叶莲瓣兰等最为出名。在怒江州澜沧江两岸分布有细叶莲瓣兰、朵香、绿兰、惠兰、豆瓣兰、剑兰、寒兰、墨兰、蜜蜂兰、虎头兰、莎草兰、大雪兰、兔耳兰、万代兰、虾脊兰、兜兰、独蒜兰、蜂腰兰、石斛兰、鹤顶兰等20多个兰花品种。2001年底,产于澜沧江畔的一株莲瓣兰,唇瓣全红,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开价10万…  相似文献   

8.
在兰花圈子里做得久了,即使从来没有操作过兰花贸易,也少不了听说很多关于名贵兰花的传闻—叫塞边是拇指高的1株“春剑”换了辆奥迪,那边是1株稀有莲瓣兰住进了有专人守卫的温室,还有人用区区数百元“捡漏”收得1桶价值数十万元的梅瓣兰  相似文献   

9.
《森林与人类》2006,26(7):76-87
中国人通常所谓的国兰,指的就是兰属的地生种类,如传统的春兰、蕙兰(九华)、寒兰、墨兰(报岁兰)和建兰(四季兰),和近年比较火爆的春剑和莲瓣兰。全世界约有67种,其中49种见于我国。分属于3个亚属:兰亚属、大花亚属和建兰亚属。1.纹瓣兰Cym b.aloifolium(L.)Sw.产广东、广西、贵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一种便捷、高效的测定附生兰种子生活力的通用方法,对高黎贡山2种附生兰的种子进行不同表面灭菌处理,通过测定和比较分析种子的TTC染色率与非共生萌发率。结果显示:2种附生兰种子对灭菌试剂的种类和浓度存在耐受性差异。金耳石斛种子的灭菌耐受性较好,属于耐受型种子,4种灭菌试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种子均能保持较好的TTC染色率与非共生萌发率。长瓣万代兰种子属于灭菌不耐受型种子,4种灭菌试剂处理一段时间后种子染色率均下降,但2%NaClO、1%NaDCC处理后能保持较好的非共生萌发率。结果表明:2种附生兰种子用1%NaDCC处理10~40 min的萌发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1%NaDCC处理10~40 min可作为二者最佳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凹叶厚朴种子保存方法及幼苗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凹叶厚朴的种子保存方式及相应的播种苗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藏处理的凹叶厚朴种子发芽慢、发芽持续时间长;播种苗株高生长呈"S"型的慢—快—慢的规律,地径与叶幅生长表现出快—慢—快—慢的规律;株高、地径、叶幅三者之间的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经沙藏的凹叶厚朴发芽时间、出苗速度及发芽率均优于冷藏处理,而且,沙藏处理的苗高、地径、叶幅的累积生长量相应地大于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2.
共设<5℃、5~10℃、10~15℃、15~20℃、20~25℃5个区段温度,研究不同温度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3800~4400 m)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7.78 g,与其它冷杉属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千粒重较小,但有较低海拔(4000 m以下)种子千粒重较大而较高海拔(4000 m以上)种子千粒重较小的趋势;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5~20℃,低于5℃无法发芽;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的种子发芽能力不同,以海拔3900 m的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0%,从海拔3900 m开始,其种子发芽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选择黄蝉兰和素花虎头兰作为亲本,采用正反交杂交法进行此两种兰花的杂交育种试验,并在无菌条件下对其所获得的杂交种子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此两种兰花的花粉亲和力较强,其杂交蒴果的结果率为79%~86%,无明显差异,且正反交对两种杂交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1/2MS 6-BA2.5 mg/L NAA0.5 mg/L适合于此两种兰花杂交种子的初代培养以及原球茎的扩繁。  相似文献   

14.
在吉林省柳河县进行酸枣种子育苗及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酸枣种子本身不存在休眠现象,坚硬的内果皮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酸枣有性繁殖时,需将种实进行低温沙藏90~120 d,发芽出土整齐,发芽率高达91% ~95%.酸枣1年生播种苗需要埋土防寒越冬,2年生留床苗不需任何防寒措施就能安全越冬,2年生留床苗平均苗高80.6 cm,平均地径0.94 cm,保持了原有的优良形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进行了种子形态、种皮透水性、发芽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的透水性有较大影响,前者透水性较后者好;秃叶黄皮树种子的田间发芽率为68.7%,极显著高于黄檗的36.3%;秃叶黄皮树种子和黄檗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秃叶黄皮树种子的休眠较黄檗浅,经过低温层积后两种种子的萌发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毛竹种子发芽特性和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毛竹种子的发芽特性、不同种子处理和蔗糖含量对其发芽的影响,以及影响毛竹种子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毛竹种子胚乳中伴生的真菌是造成毛竹种子组织培养操作污染的主要原因,切除大部分胚乳,能有效减少污染;毛竹种子胚乳的切除并不影响其在培养基中的萌发,适当增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也不能明显改变其萌发率;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过程中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for Sasa veitchii var. hirsuta, germination experiments and a survey on current seedling dynamics were conducted in a natural habitat after mass flowering. The results of the germination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seeds require a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or germination; those exposed to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for a time similar to the length of winter (4 months of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germinated gradually, while those exposed for longer (>4 months of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germinated rapidly. These results were compatible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indicating that seedlings emerged from June to October in the year after mass flowering, and they suggested this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 (i.e., variation of germination timing due to seed dormancy) may play an ecological function in spreading risk (although it may also increase the potential for seed predation).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stronger light and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conditions had no effect on germination, whereas high temperatures and drying had negative effects. The outcomes of the survey on current seedling dynamics revealed that the seedling establishment ratio was high in a forest understory compared to that seen at a site where solar radiation was strong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as low. This implies that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may promote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forest understory.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浸种时间及药剂处理对思茅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浓度药剂浸种对思茅松种子进行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2 h、24 h可以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萌芽整齐度及种子发芽率,而干粒直接播种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生根粉1号、2,4-D、吲哚丁酸浓度为0.5 g/L的4种药剂对思茅松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而浓度为0.05 g/L的赤霉素对思茅松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单瓣黄刺玫为材料,对不同植株的花期及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株之间的花期与有关形态性状相差不大,但与重瓣黄刺玫相比较,花期提早5 d,且花色鲜艳;株间种实性状存在差异,1号树的果实每果含有的平均种子数量和种子的宽与长均大于或多于2号树,种子的千粒重分别为23.4 g和19.1 g,1号树的重量为2号树的122.5%,两者差异较大。差异是遗传基础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野生西藏虎头兰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西藏虎头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组培技术开展种子无菌播种、原球茎诱导芽分化、试管苗生根等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种子萌发培养基为:Hyponex 1号1 g.L-1+Hyponex 2号1 g.L-1+6-BA1 mg.L-1+10%香蕉汁+2%苹果汁+蔗糖20 g.L-1+琼脂6 g.L-1+AC 1 g.L-1,种子萌发率达90%~98%;原球茎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1 mg.L-1+5%香蕉汁+2%苹果汁+蔗糖20 g.L-1+琼脂6 g.L-1+AC1 g.L-1,芽分化率高达89%;壮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1 mg.L-1+5%香蕉汁+AC 1.5 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