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发展低碳渔业的经济政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国内外掀起低碳经济的浪潮。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在碳汇渔业、低碳渔业及低碳渔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对我国低碳渔业的实践与理论进行简要评价,梳理出发展低碳渔业的经济政策与措施,并提出今后我国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2.
碳汇渔业是碳汇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碳汇渔业的表现形式,发展渔业低碳技术等方面阐述了"碳汇渔业"与"低碳渔业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院/所长唐启升先生近期提出"大力发展碳汇渔业"这一创新思路。唐启升院士认为,渔业碳汇在生物碳汇扩增战略中占有显著地位,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很大的产业潜力;海水养殖业是发展低碳的、蓝色的碳汇渔业的主体并有希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碳汇渔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那么,什么是碳汇渔业?这一理念提出的依据和内涵是什么?碳汇渔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发展碳汇渔业的意义是什么?碳汇渔业实施中的问题与实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碳汇渔业可能成为推动渔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唐启升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的共识。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间接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而发挥碳汇作用。本文描述了一个不投饵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探讨了滤食性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碳汇作用,依据2009年全国水产养殖相关统计数据,估算了全国滤食性鱼类养殖的年碳汇量,为淡水渔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新思路,以推进现代化渔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的共识。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间接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而发挥碳汇作用。本文描述了一个不投饵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探讨了滤食性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碳汇作用,依据2009年全国水产养殖相关统计数据,估算了全国滤食性鱼类养殖的年碳汇量,为淡水渔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新思路,以推进现代化渔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坤 《河北渔业》2012,(2):54-55
<正>我国于2010年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渔业碳汇理念,并积极倡导发展低碳渔业。所谓"碳汇渔业"即是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效果的渔业生产活动[1]。而低碳渔业是继集约化养殖之后的新的渔业养殖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我国作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大力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低碳及碳汇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路径.本文综述了我国淡水渔业碳汇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淡水碳汇渔业新模式,阐述了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和鱼菜共生等生态养殖模式作为潜在的渔业碳汇,将为淡水碳汇渔业提供无限可...  相似文献   

8.
发展碳汇渔业和低碳渔业技术是建设渔业强省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和内陆渔业碳汇功能,指出中国利用水体发展藻类、贝类,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及捕捞等来实现渔业的碳汇作用,分析比较了江西碳汇渔业的现状及在国内的位置,指出需研究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发展低碳渔业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当今世界水产品产量最高的国家,渔业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内陆地区渔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远低于沿海地区。在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渔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内陆淡水渔业,碳汇渔业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主要根据《中国水产统计资料》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以贵州省为例,结合贵州地区近年来的渔业发展现状,估算了贵州省近五年(2016—2020年)的渔业碳汇强度,分析了贵州地区发展碳汇渔业的潜力。渔业碳汇强度估算结果显示,2016—2020年贵州省渔业碳移出量在1.4 t到1.7 t之间,平均碳移出量为1.5 t。贵州省渔业发展相对落后,水产品捕捞产量和养殖产量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模式,到2020年稻田养殖和湖库养殖面积分别占全省水产养植总面积的74.2%和19.2%,二者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成为贵州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养殖模式,未来这类具备碳汇功能的生态渔业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是贵州地区扭转渔业养殖模式和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对碳汇渔业的全面推广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萃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高度评价碳汇渔业研究农业部副部长牛盾7月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考察低碳渔业,在听取了有关专家汇报后,牛盾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他高度称赞碳汇渔业是崭新的、  相似文献   

11.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继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农业新兴特色产业、林业碳汇林等农口项目资金进行公开竞争性评审后,省级渔业专项资金也于近日成功试水竞争性分配。首试资金竞争性分配2012年5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广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广东省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2012年广东将斥资6000万元创建10个体现不同地区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节地节水高质高效渔业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包括“绿色健康渔业示范园区”、“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工厂化高效养殖示范园区”和“沿海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调研了山东省威海市碳汇渔业发展状况,计算出2016年威海市主要养殖贝类和藻类吸收二氧化碳量约为45万吨,减排大气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相当于4.44亿~17.9亿元人民币。剖析了阻碍碳汇渔业进一步发展的6个问题,列举了政府引导碳汇渔业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促进碳汇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10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渔业碳汇与碳汇渔业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碳汇和碳源的解释和水生植物固碳特点,对2010年提出的渔业碳汇和碳汇渔业的定义进行修订,强调了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水生植物在渔业碳汇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解释了通过水生藻类养殖、滤食性贝类和鱼类等养殖、渔业生物群体捕捞和增殖等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移出和储存”CO2等温室气体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了贝类养殖在不需要投放饵料的前提下,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等颗粒有机物大量使用水体中CO2的过程及机制,从能量收支层面论述了使用碳、移出碳、储存碳和释放碳4个碳库的特征及其数量关系,进而证实贝类养殖提升了水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碳汇而不是碳源。贝藻养殖碳汇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养殖生产持续发展,近20年我国近海贝藻养殖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总碳汇量从2001年394万t增加到2020年659万t,其中近三年(2018—2020)平均总碳汇量为648万t (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87万hm2);净碳汇量从2001年255万t增加到2020年430万t,近三年(2018—2020)平均净碳汇量为422万t (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56万hm2)。最后,提出了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碳汇渔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渔业现代化》2010,(3):74-74
所谓碳汇渔业是利用水域中动植物碳汇功能,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渔业活动。中国近海、浅海贝类和藻类养殖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高档海洋食物,同时又对减排大气二氧化碳作出很大的贡献。因此,突破海水养殖业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渔业,进行鱼、虾、贝、藻类等多种生物的人工养殖、增殖,积极拓展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区背景下舟山捕捞渔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舟山捕捞渔业如何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发挥好在新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继续为全国海洋渔业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而现实课题。本文从舟山捕捞渔业一个时期以来的发展变化入手,分析了在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推进捕捞渔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了实施捕捞渔船现代化、捕捞渔业集群化、捕捞渔业多样化、捕捞渔业低碳化、捕捞渔业法人化、捕捞渔业品质化、捕捞渔业综合化等"七化"工程为载体的舟山捕捞渔业转型升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低碳时代"已经到来,在低碳经济时代,对于渔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只有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环保,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渔业,这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渔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共分4个部分:1. 通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渔业总产量、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和水产养殖占总产量百分比3组数据展示,直观地表达了中国现代渔业的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佐证了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贡献,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颠覆了自1840年以来世界“以捕为主或捕捞独大”的近代渔业发展模式,“以养为主”已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 论述了激发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即超前的思想准备、坚实的科技支撑、正确的发展方针、清晰的发展理念,这4个方面对未来的发展依然重要。3. 保证中国式“以养为主”渔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包括独特的水产养殖种类组成和显著的渔业碳汇功能,这些特点仍然是支撑中国式现代渔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4. 展望未来,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策。大事之重是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制度,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强化限额捕捞管理制度和养护措施。为了保障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渔业可持续产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为积极探索渔业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传统渔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新途径,切实推动渔业经济生态高效绿色发展。2016年,宁夏中卫市借鉴安徽省六安市低碳循环水养鱼技术经验,开展低碳循环水养鱼技术本地化试验示范。技术应用实践表明,流水养殖槽草鱼、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3号"及斑点叉尾鲴产量分别达160.3千克/米2、  相似文献   

20.
概况《渔业经济研究》创刊于1984年,是东北农业大学主办的经济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23-1024/FISSN1002-2929。《渔业经济研究》坚持为“三农”服务,为渔民增收服务,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主要栏目有“发展战略、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管理实践、问题探讨、研究进展、技术研究、地方渔业、休闲渔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