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操作技术规程(一)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采苗、稚幼蚌培育、嫁接与育珠蚌养殖等系列生产工艺。一、术语1.亲蚌:专池培育的具有繁殖优势的雌雄成年蚌。2.钩介幼虫:雌亲蚌外鳃腔中受精卵胚胎发育孵...  相似文献   

2.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技术操作规程孙伯庆,陆锡惠,费国平(常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13001)(常州市洛阳镇珍珠研究会213104)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ugi]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来苗、稚幼蚌培育、嫁接...  相似文献   

3.
河蚌人工繁殖虽已成功多年,但蚌源仍是当前育珠业的重要限制因素。主要原因是幼蚌采用网箱培育成活率低,从1.5公分幼蚌到12公分以上成蚌需2年培育时间。因而改革幼蚌培育法,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于1985年我们在常熟市科委的支持下,用农田代替网箱,把鱼池肥水注入农田,进行快速育蚌和提高成活率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荣家平 《淡水渔业》2002,32(5):17-19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长期以来 ,养殖者一直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 ,努力提高育珠水平 ,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 ,可养水面 1 7 8万亩 ,水质优良 ,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素有“珍珠之乡”美誉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 ,截止 2 0 0 1年 ,贵池区三角帆蚌幼蚌繁育能力达 3亿只 ,育珠水面 3万余亩 ,吊养手术蚌 1 2 0 0万只 ,已成功探索出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种新路子 (即春繁秋插 ) ,经 4~ 5年培育 ,所产珍珠光泽…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淡水珍珠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最佳期是4—5月上旬;采用稻田流水泥养幼蚌;选当年1~ 幼蚌作手术蚌;培育珠蚌改吊养为笼养。并对育珠池的理化生物条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高三角帆蚌幼蚌成活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锦春  王鸿泰 《淡水渔业》1990,(2):20-23,26
按本规范操作,亲蚌能及时,同步成熟;钩介幼虫的寄生率一般在50%左右;宿主鱼的成活率在50~80%;钩介幼虫寄生阶段发育到体长1厘米幼蚌阶段的实际成活率为31%左右;越冬幼蚌的成活率为95%以上;越冬后2厘米左右的幼蚌培育到可做手术规格的幼蚌的成活率85.97~96.99%(可做手术者31~83%)。  相似文献   

7.
老塘用三角帆蚌育珠,蚌病猖獗,病死蚌有的高达90%左右,且优质珠极少。这成了多年来严重困扰育珠户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武进县洛阳镇的“培育珍珠状元”费国平,经过26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 1990年,费国平见本镇陆家头鱼池用三角蚌育珠屡接屡死,便与该池原承包人联合承包,采用他的全新工艺,老塘育珠出现奇  相似文献   

8.
祖国各地     
繁育幼蚌有新招亩均创值1万多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乡1986年农田育蚌2000多万只,创值320多万元。本刊讯:河蚌育珠是一项高收入的养殖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蚌种常常供不应求。任阳乡水产公司大胆改革传统的养殖河蚌方法,进行用农田代替网箱快速育蚌和提高成活率的试验,繁育的幼蚌当年  相似文献   

9.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10年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速度快等特点。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  相似文献   

10.
珍珠采收通常采用杀蚌取珠的传统工艺,其方法是杀死育珠蚌,然后从蚌内珍珠囊袋里取出珍珠,采用该工艺时一只育珠蚌只能培育一次珍  相似文献   

11.
加快育珠蚌幼蚌的生长速度,是当前各育珠单位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网箱、室内、外土池,河沟,滩涂等方法进行育蚌,得到一些启发,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的品种,不增加劳力和肥料也能增产”。几年来,我们深刻体会到,要育好珠,也必须要有优良的蚌种。在育珠蚌中,以三角帆蚌出优质珠比例较高,病害少,成活率高。所以我县从1973年开始就狠抓育珠良种的培育,在重点社队进行了三角帆蚌人工繁殖试验,逐年积  相似文献   

13.
三角帆蚌年龄与培育珍珠产量和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试验拟通过对不同年龄三角帆蚌育珠培育的珍珠产量、质量检测,探讨三角帆蚌育珠采收的最佳年龄。一、材料与方法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采取2、3、4、5龄三角帆蚌各10只。对每只三角帆蚌进行编号,标明来源地、采样目的及其编号,然后测定每只蚌的壳长、壳高,并称量每只蚌的体重。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江阴县河塘乡育珠专业户、省劳模周兰宝,他从多年来河蚌育珠中取得了成功经验,使河塘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珍珠乡”。周兰宝成功的经验是:一龄蚌快速育珠,既速度快,又经济效益高。以前用二龄蚌育珠,从繁蚌、育蚌、手术蚌到取珠要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和西充县养鱼专业户樊良臣同志合作进行了三角帆蚌的人工育苗实用技术的试验,1988年在60平方米的蚌苗池中繁育出壳长5厘米的幼蚌1.8万只,纯收入900元。今年,扩大了养殖面积,预计能生产幼蚌20万只。现将我们的育苗工艺介绍如下,供育蚌养珠的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荣家平 《内陆水产》2002,27(8):17-18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努力提高育珠水平,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市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有养鱼水面1.186万公顷,水质优良,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珍珠之乡”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池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到2001年,贵池地区三角帆蚌繁育能力达3亿只,育珠水面2000多公顷,吊养手术蚌1200万只,已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珠新路子。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人工繁…  相似文献   

18.
在取得人工繁殖三角帆蚌成功后,如何加速幼蚌生长,使其尽早进入育珠年龄,已成为淡水珍珠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也是提高珍珠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情报》1977,(3):18-20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的品种,不增加劳力和肥料也能增产”。几年来,我们深刻体会到,要育好珠,也必须要有优良的蚌种。在育珠蚌中,以三角帆蚌出优质珠比例较高,病害少,成活率高。所以我县从1973年开始就狠抓育珠良种的培育,在重点社队进行了三角帆蚌人工繁殖试验,逐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去年我县广泛推广,现将我县各地三角帆蚌人工繁殖的初步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角帆蚌培育淡水珍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就我国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和生产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三角帆蚌育珠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