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群投药要点赵公舜(美国AA公司助理副总裁、家禽保健部主任、兽医学博士因为鸡群中个体数目大,个体投药只在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才应用,所以对鸡群的投药方法通常是将药物混在饲料或加入饮水中。我们常听说,为治疗某病,应在饲料中混入某药多少或该药在饮水中应含百...  相似文献   

2.
1.注意要符合蛋鸡营养标准选择或计算出一个适合本鸡场的最佳饲料配方,达到耗料少、产蛋多的目的。2.注意经济效益尽量选用本地丰富、价廉饲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3.适口性要好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鸡群的采食量。选择的饲料一定要合理搭配并进行一定的处理或食前训练,用量由少到多,让鸡群有个适应的过程。4.体积要适当自配的混合饲料,体积过大则鸡的消化道负担过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体积过小,虽然营养成分已经满足需要,但鸡群仍然处在一种半饥饿状态,表现为烦燥不安,好动易惊,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  相似文献   

3.
要弄清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必须进行全面调查。 首先,向鸡场业主、技术人员或饲养员询问鸡群的产蛋率、光照、免疫、体重、蛋重、蛋壳质量、鸡群死亡率、饲料消耗及饮水情况等,并尽可能搜集同一栋鸡舍中不同鸡笼或不同区域鸡的上述情况,以便进行比较。然后再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鸡群的采食次数、采食量、供料设备的卫生情况;②光照时间、强度及光照系统工作是否正常;③鸡舍的温、湿度变化、通风情况,鸡舍内空气氨的含量;④饮水的卫生状况和近期是否通过饮水投药、免疫或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及饮水设备是否改变等;⑤鸡群健康状况,如鸡只是否有呼吸道分泌物、罗音,肛门周围是否有污物,是否有头下垂、鸡冠萎缩、头部肿胀等表现;⑥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如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钙、磷、盐等是否充足、合理等;⑦鸡群是否感染有寄生虫病,如球虫病、虱、螨等。  相似文献   

4.
“净槽”处理是指在产蛋鸡喂养过程中,每天让鸡群将料槽中的饲料完全吃干净,稍停一段时间再安排下次喂料。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养鸡场、户在确定每日喂饲次数后,定时喂饲,料槽中的饲料从未间断过,经常发现槽底有饲料变味、结块现象,这对鸡群的健康和高产都不利。采取“净槽”处理措施有以下优点:1 可保证鸡群摄入营养的全价性 鸡有挑食的习性,使用干粉状配合饲料时,由于不同的饲料原料颗粒的大小及比重不同,鸡群采食过程中先挑食较大的饲料颗粒,剩在槽底的则是一些碎粉状物。碎粉状物的适口性较差,鸡不喜欢采食。若在槽内碎粉…  相似文献   

5.
养鸡的主要开支是饲料费,一般占总支出的65%~75%左右.为了降低成本,首先应从节省饲料着手.现介绍几种节省饲料的有效方法.1实行全进全出各类鸡场只养一类或某一生长阶段的鸡,生产期满后,全群一次性出场.鸡群出场后,鸡舍、用具、饮水器等全面进行彻底洗刷、消毒,以保证下一批鸡群的健康.由于场内只有同日龄的鸡群,能使疫苗接种的鸡群获得一致的免疫力,从而使鸭的安全有切实的保证;同时,鸡的饲养管理简便,技术措施单一,这样可节省饲料和人力,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改散养、圈养为笼养鸡散养或因养,活动量大,消耗能量…  相似文献   

6.
李明晖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10):38-38,40
1加强饲养管理 1.1全价饲料 要想使优质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必须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全价饲料不仅可以保证优质鸡的营养需要,而且能使鸡群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饲料不能霉烂变质,营养要全价。微量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的缺乏或者含量不足,都会使鸡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7.
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有饲料、饲养环境、日常管理和鸡群保健等方面,饲料作为保证鸡只正常生长、生产营养需要的提供者。根据鸡群不同生长阶段营养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换料,是培育优秀后备鸡群,保证鸡群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必项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禽病也逐渐增多。一些地区的蛋鸡在开产后经常发生一种以持续性水样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在临床上,该病较难治疗,耗费药物较多,复发性较强,而鸡群精神、采食正常,用多种维生素治疗亦无明显效果,因此有人取名为“初产蛋鸡腹泻综合征”或“产蛋鸡顽固性腹泻”。1一般症状鸡群精神状况、采食基本正常,但表现为暴饮,水样腹泻,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最特征性的症状是拉水样稀粪,稀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粪水分离明显。在临床上由于其较难治疗,复发性强,而鸡群饮食正常,产蛋略有下降,耗费药物较多,因此稍治则止,任其自然。鸡群的蛋…  相似文献   

9.
鸡群拉稀,普遍存在,轻重不一,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恰当,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找出鸡拉稀的真正原因,排除其诱发因素,实行对因对症治疗,是控制鸡群拉稀的有效措施。现就影响鸡群拉稀的因素分别作介绍。一、饲料因素1.食盐含量过高。饲料中含盐量过多或发生食盐中毒时,鸡饮水过度,出现强烈腹泻。饲料中使用的咸鱼粉过多,导致食盐的总含盐量超标;为增强鸡的食欲,过多添加食盐;为防治啄羽啄肛,大量使用人工盐等现象,都容易引起鸡群腹泻。2.粗纤维含量过高。如饲料中麸皮、稻糠添加过多,有的高达20%~30%,造…  相似文献   

10.
在养鸡生产中,为降低鸡群的培育成本,减少饲料消耗,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笔者曾多次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缩短群体更换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换羽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一、选准强制换羽的时机1.当准备保留的鸡群产蛋率达不到50%~60%或约有10%的鸡开始自然换羽时,应考虑强制换羽。2.当鸡群由于受饲料更换、光照不足、疾病等各种应激因素造成产蛋量突然下降,数日未能回升时,可考虑强制换羽。3.当本地流行某些疾病,新的鸡群培育将要承担风险或困难,而又需要群体更换时,可进行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1.
鸡群精神良好,采食量正常,饮水量增多.拉水样粪便,排水样粪便时呈喷射状。鸡舍内可听见“扑哧”的排泻声,有粪便中的可见未消化的饲料,有的粪便中带有粘液或脱落的肠粘膜,病程长达15~60d不等。发病初期鸡群产蛋正常。病程较长的鸡群产蛋高峰上升时间慢或产蛋高峰值低(比正常鸡群2%~10%),发病鸡群投喂抗生素和病毒药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2.
1 不宜在产蛋率上升期接种疫苗 蛋鸡开产后,机体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此时接种疫苗,就会给鸡群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产蛋率降低.甚至导致停产。对鸡群进行的免疫接种应在开产前进行,鸡群开产后只需进行必要的饲养管理、如果鸡群在产蛋期发生疾病,不要采用注射的方式治疗.最好采用饲料给药或饮水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雏鸡脱温转群是生长环境、生长阶段的转移,应使雏鸡逐步适应。转群脱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门窗,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 (2)避免在气候条件恶劣或鸡群健康状态有变化时转群脱温。 (3)转群后3天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预防剂量的抗菌药物。 (4)饲料要逐步改变,从雏鸡料到小鸡料要逐步过渡,以让鸡群适应7天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鸡体虽然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不多,但是若供给不足就会引起鸡体生长发育受阻、体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导致鸡体发病或死亡。所以在种鸡生产中应重视维生素的作用。鸡群只有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才能抵御疾病的入侵和充分发挥其免疫功能。一旦营养缺乏就会引起机体免疫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并且鸡群在发生疾病、育雏、产蛋等特殊生理期间,对营养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饲料中的营养水平对鸡群抵抗疾病和发挥生产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营养与鸡群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鸡群健康状态下,营养可用于促进鸡体生长发育,当鸡群处于非健康状态下,往往体温升高、食欲变差、采食量下降、饲料利用率低、生长缓慢等。鸡体通过消化饲料来获得各种营养,这时就应该在饲料中  相似文献   

15.
造成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在生产中一旦出现产蛋率下降,就要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饲料品质、防疫程序、疫苗的种类和时机、应用药物及效果、周围鸡群或当时当地鸡群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迅速治疗,控制大面积发病,提高产蛋率,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 霉变饲料 霉变饲料是用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在喂鸡后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鸡危害最大,即黄曲霉毒索、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各季均有发生,但以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如1批饲料原料被霉菌污染,则食用该批饲料的鸡群都会发病,发病时间一般在食用后3-5天,最迟不会超过7天。  相似文献   

17.
1 V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1.1 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在鸡群中进行免疫接种时,为了使鸡群产生最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可在用疫苗前2~3d添加VC,每吨饲料加100~150g。当鸡群发生传染性疫病时,添加VC也可以提高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1.2 缓和鸡群的应激反应 为缓和鸡群的应激反应,在热应激出现前24h,补充VC并在饲料中继续使用,直到热应激消除,其用量为每吨饲料150g,这在炎热的夏季是减少鸡群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抓鸡和运输中,饲料和饮水中补充VC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1.3 提高蛋壳…  相似文献   

18.
1 V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1.1 VC可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时,为使鸡群产生最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可在使用疫苗前2~3d,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00~150g。当鸡群已经发生传染病时,添加VC可以提高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1.2 VC可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为了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在应激(如运输、温度升高等)出现前24h,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50g。1.3 VC可提高蛋壳的质量:饲料中缺少VC,产蛋鸡会产下软壳蛋和破损蛋。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00g可大大改善蛋壳的质量。1.4 V…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是人类、畜禽和野生动物肠炎的病原体之一。由它引发的坏死性肠炎可导致家禽肠管出现坏死性病变乃至死亡。它还同家禽的其它疾病 ,如气肿疽、肌胃糜烂和坏疽性皮炎等有关。已发现患有坏死性肠炎的鸡肠道内有大量魏氏梭菌。使鸡群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的因素包括应激、饲料的改变及无临床症状的球虫病等。在饲料中加入大麦、小麦或黑麦能增加肠道内魏氏梭菌的数量 ,导致鸡群发生坏死性肠炎 ,使鸡群死亡率增加。已有报道 ,饲料中添加黑麦能增加鸡粪便中魏氏梭菌的数量。同饲喂不含麦芽饲料的鸡群相比 ,这些鸡群魏氏梭菌出现的频率更高 ,…  相似文献   

20.
蛋鸡饲料正确的更换时间现代的产蛋鸡开产日龄提前,并很快进入产蛋高峰,因此在鸡群开产后更换产蛋饲料可能过迟,对鸡群及蛋质均有一定影响。国外通过试验探讨不同时期更换产蛋饲料对蛋壳质量及鸡体骨质两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其结论如下:过去认为育成饲料向产蛋饲料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