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前提。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借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明确农地产权关系,恢复合作社的建制,并仿照公司治理结构来建立合作社的运作机制,从而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了,其缺陷也日益显露。这就产生了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很好的适应了现代农村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然而它却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用以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动因在于坚守集体土地所有权、兼顾农民的公平与农业的效率。随着当今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新一轮农地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出现了土地承包主体与土地经营权主体逐渐分离的趋势。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节点上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论文根据调查实践中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针对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程序极不规范,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不完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的中介组织及社会保障制度极度匮乏,为进一步放活土地承包来、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自身潜伏的缺陷已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无法面对WTO的挑战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股份化经营,建立公司化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概念、必要性、农户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障碍与制约因素、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设计以及对于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对策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通过整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现行法律的禁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研究还很浅显,但国外的发展较为成熟,随着近几年试点的涌现,国内又掀起了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研究热情,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法律禁区的破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实施会给我国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坚持农户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土地集体所有和土地农业用途原则和登记的原则.对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加以完善,同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建设,笔者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概况的回顾出发,分析了国家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制度绩效.认为,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需要侧重土地权利行使和保护角度,需要建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等目标模式,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就适应入世后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我国农业竞争优势,提出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全物权化,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机制,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及逐步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股份化经营、土地流转公司化运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正处于构建初期,相关制度也在进一步完善当中,通过梳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现状,认为土地产权不明,评估机制不完善,抵押市场化程度低,农地的保障性作用依然制约着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戴谋富  戴翠容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76-178,183
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就适应入世后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我国农业竞争优势,提出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全物权化,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机制,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及逐步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股份化经营、土地流转公司化运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对农户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政策落实中,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项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尤为重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但实践中有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地域性、复杂性等不容忽视。本次调研以山西省平定县某村为例,着眼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理论明确和特色实践两方面出发,探讨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地产权抵押融资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来看,经济法律的滞后性是阻碍农地产权抵押融资开展的掣肘。为探索农地产权抵押融资的出路,分析了产权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改革路径和现行法律对农地产权抵押融资的约束,提出了建立专门法律和完善修改相关法律,规范建立专业化农地产权价值评估机构,银企加强协同合作,推动确权工作开展,规范农地流转经营制度,加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等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今中国国企改制中对划拨土地处置的几种方式都有较大缺陷的情况,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几种处置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处置方式—一次出让,分期交纳方式,这种新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可以发扬其他方式的优点,规避其缺点,达到国家与企业的双赢。提出这种方式意在为完善中国国企改制中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有效实现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是唤醒农村沉睡资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囿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步履蹒跚。为此,需要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机制的构建和法律法规的修订等方面探讨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有效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对土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对构建农村土地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从土地征用、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宅基地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4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6.
吴浩 《古今农业》2006,1(3):1-10
马克思的农业发展理论实际上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早期,马克思强调西欧,特别是英国的经验,将农奴制下的农村公社—自耕小农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雇佣型大农业—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制大农业的发展序列作为人类社会农业发展的唯一道路。晚年,马克思的农业发展理论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对农村公社,以及自耕小农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农村公社包含了公有与私有两重因素,因而,农业发展道路并不是唯一的,完全有可能通过公有因素战胜私有因素使农村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合作制大农业,而不必经过自耕小农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钦  高超  陈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80-2882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许多问题:即所有者身份不明,土地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保持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作为土地征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征收中的补偿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热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分析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及我国现行的征地方法制度及缺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征地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丽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89-13791
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规定与实践探索,在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困境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担保制度的创新与配套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高瑞琴 《农学学报》2012,2(2):74-78
本文旨在对中国农村社会中精神疾病人群的选举权进行探讨,试图提出完善该类人群选举权实现的对策。本文对精神疾病人群的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在北京郊区进行了小样本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判定精神疾病人群的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有较大的区别;目前农村精神疾病人群选举权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障碍,其原因有:制度本身的不完备性、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人群缺乏了解和精神疾病人群分类制度与选举制度衔接不良;保障农村精神疾病人群选举权具有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有:建立农村精神疾病人群病情登记制度、实行农村精神疾病人群病情分流制度和健全选举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