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汝阳县地处豫西偏南,伏牛山麓,外方山区,位于北纬33°49′~34°21′,东经112°8′~112°38′,海拔220~1600m,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全县耕地面积2.6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德宏州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主要危害区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玉米螟信息素监测亚洲玉米螟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发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低海拔(1 000m)地区亚洲玉米螟全年均有发生,二是在高海拔(1 200m)地区集中在4-8月份发生为害。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世代重叠严重,因海拔高度不同,每年发生4~7代。高海拔地区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低海拔地区部分幼虫不滞育,但种群数量较低。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德宏州分布较广,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发生严重地区亚洲玉米螟为害率最高可达97%,为害级别多为3~4级,集中分布于东经97°51′~97°60′区间,呈带状分布。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在不同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为害率和为害级别分别是57.75%和4级。在不同海拔和纬度之间亚洲玉米螟发生概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在901~1 100m和1 301~1 500m海拔和24°46′~25°59′纬度之间发生概率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螟卵寄生蜂—暗黑赤眼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2008年8月初首次实地发现的草地螟卵寄生蜂及其寄生率和性比。所发现的卵寄生天敌为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膜翅目:赤眼蜂科)。发现暗黑赤眼蜂的地区位于河北省康保县(114°11′~114°56′E,41°25′~42°08′N,海拔1400m)。暗黑赤眼蜂对2代草地螟卵的寄生率为1%左右,雌雄性比随采集日期的推迟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昭通地区位于滇东北云南高原北缘,东经102°52′—106°6′北纬26°53′—28°27′。境内山脉纵横,河流深切,形成高山深谷,全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北部水富滚坎坝海拔仅267米,南部最高峰巧家药山海拔高4040米,相对高差3780米。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农谚云:“隔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  相似文献   

5.
广西防城地处东经108°20′25″,北纬21°45′30″,海拔10m,是全国最南的一个区县,东南频临北部湾(与越南接壤)海岸线长130k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 465mm,年平均气温22℃,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全年无霜期。为多种病虫衍发繁殖与迁入发生为害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XIA Yong and WANG Yaotian saw a first-year glaucous gull (Larus hyperboreus) at Beihu Lake,Shihezi (a cit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44°22′N,86°07′E;416 m asl) on 2 January 2016.The gull was also seen and photographed by other observers in the period of 19 December 2015 to 10 January,2016.  相似文献   

7.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7′~108°18′,北纬25°7′~25°39′。最高海拔1468m,最低海拔300m,全县平均海拔758.8m。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县城年均气温18.3℃,无霜期283d,年均降雨量1426mm。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为主。白背飞虱是荔波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5~6代,主害代为第3代和第4代,发生时期峰期频繁,虫量大,对水稻生产造成较大威胁。2005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占水稻栽插面积的78.9%,造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就海拔、坡度、树高、胸径、枝粗和枝方位等6个因子对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小吉丁虫的虫口密度在海拔1 350~1450 m显著高于1 150~1 250 m和1 250~1350 m,坡度10°~20°显著高于20°~30°,胸径30 cm的野苹果树显著高于胸径30 cm。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野苹果树胸径、枝粗呈显著正相关。利用海拔、胸径这2个关键因子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期为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14日至11月21日,考察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民丰、于田、策勒、和田、皮山5县的11条昆仑山河谷,包括安迪尔河(上游)、克里雅河、阿克赛河、布藏河、策勒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杜瓦河、桑株河、康阿孜河等,徒步攀登最高至海拔5 300 m以上。跨度从77°40′~84°00′E,35°55′~37°30′N范围。东西长600 km,南北宽约100 km,覆盖面积6.0×104km2以上。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昆仑山区不同县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比较。共记录到110种鸟类,隶属于14目、33科、74属,合计14 161只,其中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为中国鸟类新记录种。区系组成以古北型和广布种为主,缺少东洋型的成分。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只有雪雀(Montifringilla sp.)、雪鸡(Tetraogallus sp.)和地山雀(褐背拟地鸦)(Pseudopodoces humilis)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表明,策勒(4.0)和皮山(3.9)的指数均较高。策勒与和田的相似性系数较大(0.60)。  相似文献   

10.
以天山中部乌鲁木齐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DEN数据、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Landsat数据,运用3S(GIS、RS、GPS)技术,采用分布频率指数、生境综合指数定量分析流域尺度1989 ~2013年云杉林与地形因子(坡度、坡向、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杉林分布面积大小与海拔服从韦伯函数分布,83%的云杉林分布在海拔2000 ~ 2600m,海拔2200~2400m是其最宜分布区;2)云杉林在坡向上的分布受生境综合指数制约,在生境综合指数最优(0.7 ~0.8)的阴坡分布58.93%的云杉林,在西北坡和东北坡分布30.25%云杉林,在生境综合指数最低(0.3 ~0.4)的阳坡则无云杉林分布;3)使用高斯函数可定量刻画云杉林在不同坡度上的分布状况,83%的云杉分布在坡度16°~45°之间,陡坡(26°~ 35°)云杉分布频率最大,达35%;4)云杉林海拔分布下限为1770m.上述研究明确并量化了天山云杉林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研究区森林调整与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地跨东径108°23′~110°38′,北纬29°07′~31°24′,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属西南山区单、双季混作区,平均海拔1000m,山地垂直气候差展异大,二高山以上地区气候冷晾、雨量充沛,适宜马铃薯生长,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马铃薯产业越  相似文献   

12.
<正>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中国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东径84°57′~86°43′,北纬43°20′~45°56′。行政上包括了玛纳斯县、沙湾县农垦八师,总面积24328km~2。该地属温带内陆干旱区,以石河子为例,年均温6.6℃,年均降水量199mm,年蒸发量1547mm。该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天山高峰海拔5000m以上,北部最低为固尔班  相似文献   

13.
<正>宜昌市是产茶大市,茶区多分布在北伟30.2°~31.5°;东经110°~111.8°的广阔区域内,并且海拔从100m~1 000m之间陡度大。地跨2个气候带,即偏北亚热带及暖日温带,茶区气候,生态差异显著;茶区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常年危害较严重的害虫、害螨有50余种,病害(包括线虫病)常见的有20余种,每年给我市茶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在10%以上。为了实现"全力打造集生产加工、产品集散、  相似文献   

14.
将乐县位于闽西北,处于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海拔138—1620.4米的山区。水稻面积20万亩,其中双季稻占66%。八十年代以来,我县螟虫种群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并出现了如下新的动态:1.二化螟取代了三化螟。七十年代三化螟是我县最主要害虫,年发生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八十年代以来,发生面积逐年下降,到了1988年只发生0.16万亩,1989年基本上不要防治。而二化螟在1980年发生2.8万亩,到了1988年上升为7.3万亩,增加62%。2.为害代次增加。七十年代二化螟常年发生三代,间或有少数四代的发生,以一代为主  相似文献   

15.
左文明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6):63-64,19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9′~102°19′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而过,系横断山脉南脉南段,西南与缅甸毗邻,东南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云南省唯一"一市连三  相似文献   

16.
火烧坪位于长阳中部,东径110°39’~110°48’,北纬30°27’~30°32’,属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尾部,海拔420m~1987.20m,平均海拔1800m,平均气温12℃以下,年平均降雨量1400mm以上,无霜期仅200d,年最高气温29℃。气候特点是冬长春短无夏,主要天气灾害是冰雹,夏秋阴雨和早霜。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和棕壤为主,土层深厚、土温低。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火烧坪因地制宜大面积发展蔬菜,  相似文献   

17.
<正>武汉市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武汉市北部,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区,中部为平原丘岗,南部为平原湖区,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全区面积2261km~2,耕地面积5.34万hm~2,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917.4h,无霜期255d,年均  相似文献   

18.
1980年,笔者在铜鼓县太阳岭,分四个海拔梯度,较系统地观察调查了二化螟发生期及化性的特点,为山区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点概况铜鼓县地处东径114°32′,北纬28°32′。各海拔高度点日平均气温,240米和410米处相等,但240米处白天温度较410米处高;610米处比410米处低1.6℃;810米处比610米处低1.6℃。240米处以双季稻为主的单双季混栽区,4月19日开始栽插早稻。其余各点为纯单季稻区,5月17日开始插秧。  相似文献   

19.
吴蓓蕾 《植物医生》2009,22(5):14-15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在东经108°4′~108°44′、北纬25°36′~26°27′之间,年平均温度18.1℃.无霜期280d.年降水量1200inm,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也是农作物痫虫害的多发、高发生区域,特别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两大迁飞性害虫的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呈南北向纵贯呼盟中部,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地势、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等自然条件。呼盟植物资源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